发信人: hnyjchuhong(楚泓)
整理人: hnyjchuhong(2002-04-19 16:57:27), 站内信件
|
2002-4-12
【来源:硅谷动力】
解决CEO对信息化的认识只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是要让CEO真正看到系统实施的成果,看到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
从零售行业转到汽车连锁销售行业来负责信息化工作,赵先生的工作重心和精力很大程度上也在发生转移。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投资信息化的概念在这个新的单位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物”。对赵来说,说服CEO为信息化付费成了他搭建企业IT架构的第一步。
“刚到新公司时,我的想法还很乐观,公司的信息化基础几乎是空白,当时的感觉是,没有之前的一些旧系统,一切从头开始应该能够更快地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基础架构,不用担心与旧有系统之间的融合与衔接等问题,”“而且,我的工作施展的空间也应该更大。”但工作真正开始实施起来,赵就感到了这个“空白”带来的压力。
赵所在的汽车连锁总店是全国最大的汽车销售连锁企业,分店和加盟店遍及全国,在汽车销售模式上也有多次创新之举。但是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却依然乏善可陈。“我原来所在的零售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规模和规范,系统实施起来非常容易,很多时候甚至是领导催促着我在做。”可汽车销售行业做起来却完全不一样。整个行业目前的发展都处在初级阶段,几乎没有哪一家连锁店采用什么信息化的手段,即使使用系统简单地将财务和人事系统管理起来的例子也不多。没有成功的范例,企业决策者看不到实施信息化的好处,在资金投入上自然就非常慎重。事实上,赵的老板也算是个见多识广的人,曾经多次出国考察过国外汽车销售的模式,对信息化不是没有概念。但轮到自己出钱建设信息化,考虑到风险与成本,老板的口袋就捂得紧了。
虽然困难重重,但信息化的工作还是不能放弃。领导不愿投入,是因为没有看到投入带来的好处,赵先生开始想办法寻找突破口。他的目标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紧接着财务。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开始大量与企业管理厂商进行接触和沟通,并极力争取以极少的投入先上马人力资源系统和财务系统,“等系统见到成效时,领导也许会舍得投入了。到时我们会逐步将整个信息化解决方案建立起来。”
除此之外,赵先生还利用一切机会来增强决策者对信息化的认识。企业的成功案例,还有一些专业的研讨会,都成了难得的机会。“4月底有一个‘人力资源开发研讨会’会在北京举行,到时会无论如何也要带我们的人力资源总监去听一听。让她多接受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概念和新思想,能走出第一步,下面的工作就好做了。”赵非常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开始。“我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沟通,和软件企业沟通,尽量争取较低的价格或是免费;和领导沟通,说服他投入资金。”
事实上,不止赵先生存在这样的问题。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推动者,几乎所有的CIO在信息化的投入方面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毕竟,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要赢利,而每一个CEO都会考虑企业运营的成本,考虑每一笔投入的风险。解决CEO对信息化的认识只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是要让CEO真正看到系统实施的成果,看到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
在许多信息化起步较早,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特有的实施方案,并拥有了多家成功案例的行业里,CIO的工作相对容易许多,他们不需要费力在企业上下进行信息化的普及教育,不用过多担心资金的问题。尽管如此,在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资金来实施一个项目时,他们依然需要让CEO看到、了解到明确的投资回报—与CEO的沟通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也许正象赵先生说的那样,“与人(包括CEO与厂商)的沟通占到了企业信息化成功要素的一半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