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27:02), 站内信件
 | 
 
 
付嘱——初悟《六祖坛经》(77)
 
 ☆☆☆个人意见☆☆☆
 
 [付嘱品第十]
 
 本品是六祖大师涅槃前为其十大弟子所说的法。是六祖为保顿教法门得以流传所说的法门。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
 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
 
 六祖大师一天唤来十大弟子。为说付嘱品。
 因为这十人在六祖涅槃以后会各自一方为师,教化一方。
 为了顿教法门不失,所以六祖特别叮嘱。
 为什么只是为十大弟子说这法门。难道说六祖心中也的有分别心,特别关心这十人?
 其实不然,只是因为这十人以后会教化一方,为了不错解佛法,为害一方,所以特别叮嘱。
 而本部《坛经》是广为流传的,所以法海禅师也是要把这段六祖大师的密密叮嘱录入的。
 
   [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
 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这段正是六祖大师的叮嘱,这段象是提纲样。把下面要说的内容先说一下。
 六祖大师会把“三科法门”,“三十六对”法。说得很是清楚。还有举例说明。(后续)
 其中的核心就是,“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就是要令人得见自性。
 一般来说,不一定是要自己明心见性了,得证菩提了才可以为人说法的。
 只要为人说法时,所用的法子是合法门,即可不失宗意。
 六祖即为说了“三科法门”“三十六对法门”。
 其实为他人说法,就算是照经念了一遍也是很好的了。
 因为这十大弟子是要为一方传法。所以特别为说了“三科法门”“三十六对法门”
 这可以称为“传法之法”。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法海】【神会】【智通】【志彻】【法珍】【法如】【灭度】
 【三科】【三十六对】【二法】
 
 
 
  ---- 愿众善知识!得闻《六祖坛经》,心即开悟。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