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U众说纷纭>>转载连载>>连载作品>>nicole_kim的《一周读书笔记》系列>>网上读书之十五:一周读书笔记(2002.3.31~2002.4.8)

主题:网上读书之十五:一周读书笔记(2002.3.31~2002.4.8)
发信人: nicole_kim()
整理人: maryrock(2002-04-17 16:16:49), 站内信件


第一本书:《大盗贼》(德:奥德弗雷德.普鲁士勒 著 陈俊译 21世纪出版社)
这是21世纪出版社的大幻想文学的一部分,和以前提过的恩德的《毛毛》同属一个系列,南昌的一个小出版社有这等气魄,倒佩服的很。可惜这本书有一处极明显的印刷错误,有大概四页的页缘字统统没印上,尽管故事简单,不至于少了这个就看不懂,但仍是恶心的不得了。

第二本书:《玫瑰之名》(意:安伯托.埃柯 著 谢瑶玲译 作家出版社)
其实作家出版社的这本书是写作《玫瑰的名字》的,不过俺习惯了一直叫它《玫瑰之名》,如果再哈日点,没准会写成“玫瑰の名”。可惜不是。
我还是喜欢较为复杂的书,或者说有深刻含义的书,春节时翻过这本书,看的超星电子版,大概是八十年代初大陆才引进的那个版本,看到维纳蒂乌斯被浸到猪血缸里的情节就没继续,有一次看二黑说文中有许多介绍植物的文字于是又提起自己看它的乐趣,书拿到手里一看他说的这段我居然是看过的,可是竟然毫无印象。奇哉怪也。不过也来不及感慨良多,一气翻完,现正读第二遍,属于那种读进去警句惊心余香满口的书,同时在网上找了些相关书评来读。觉得自己对这篇复杂的东西还没有那么长的攒字本事,只能一手捧着这本书一手上google去查相关资料。
另,仅因为记得《编辑人的世界》里提到过这本书英文版的销售情况,据说当时大卖,引进书业中人啧啧叹为还真是有一个意料不到的读者群愿意购买(尽管不一定读得完)这种繁复高深的图书(俺就为了这句话将这本《编辑人的世界》又翻了一遍)。另据阳光说安伯托的另一本书《昨日之岛》也登上三联的销售榜,估计世界大同。

第三本书:《侦探》(加:阿瑟.黑利 著 外研社出版)
这是俺到上海后买的第一本书,和luc去逛陕西路地铁站季风书园时买的。
因为看到《玫瑰之名》里阿纳利多针对修道院里的重重暗杀事件引述的《圣经.启示录》里的话,让我想起俺手边的这本书,这本书里也提到了一个妄用《圣经.启示录》的喻言杀人的连环杀人犯,尽管这不是故事的主线(主线是另一个警察利用这个连环杀人犯的手法杀害自己的父母启图转移警方视线的故事),但也挺吓人的,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神甫、学者出身的警察,阿瑟.黑利第一次写侦探这个行业,自然要玩点不同的花样,但这本书仍然是很象一本侦探小说。
关于利用《圣经.启示录》的喻言杀人阳光还推荐了一部电影《十字狂魔》给我,附近音像店遍寻不着。

第四本书:《黄金时代》(王小波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可能是想到了《十字狂魔》血淋淋的可怕性,俺又去看王小波的书来加强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估计这么来看王小波书的人也就俺这么一个。不过看到了那些活生生的字、那些乍乍洒洒的人、那些鲜明生动的片段,都一齐在眼前活起来,攒成那么一大块,迂回曲折地冲着眼前冲过来,那情形,大概也只有蓝熊在甜戈壁看见了沙拉赫.艾尔.安拉--所谓“上帝的金钢沙”的感觉可以比拟,那是一种席卷一切呼啸而过的力量。人这一辈子必然要有一个时候折服于这种力量。
“不管怎么说,那也是我(他)的黄金时代。”
“一个人的似水流年,是真正属于他自己所有的东西,其他的欢娱与悲伤,都是片刻的东西,最终都将归到这似水流年里去,除了我之外,我不知道别人是否知道自己身上有这么个东西,我看他们都失魂落魄地,丢了自己的似水流年也不知道”。
俺看书至喜欢的地步就是能背出(大致背出)书中的句子。不过现在没年轻时记性好,以往能大段大段背诵,现在只能记几句了。

第五本书:《日本野生资源博览》(日:菅原光二 著、摄影 天津美术文化出版社)
是一本摄影文字集,看前言后言介绍说作者是日本著名的野外生物摄影家,著名不著名倒在其次,看这本书至为感动我的是他关于童年在野外的回忆,以及他和风倒木之间的友谊,和大风吹倒的大树交上了朋友,一棵大树要大概二十年的时间才能产出树林中的宝石--蘑菇来,他就是以这份心去与这棵树交往,去等待那一个时刻。一个人爱什么打小儿就看得出来啊,更难得的是一直为此而努力着,而且也不曾丧失了交往中的乐趣,这个,大概也只有自然能给予罢。
我对摄影完全是门外汉来着,不过对书中那些漂亮的画面仍然是倾慕不已,深知有许多镜头在平时是非常难以捕捉到的,象蝉和蜻蜓的羽化,两只雄凫为雌凫争斗,大苇莺的搔首弄姿,。。。记得喜爱(我一个热爱摄影的师哥)有一次给我看一张小鸟振翅的照片时说:
看这家伙手多快,他爸肯定是小李飞刀。
估计喜爱看了这本书肯定要佩服到五体彻底投地了。
不过俺这种门外汉还是酷喜欢那些站在花枝吸吮花蜜上的小鸟(稍稍做下处理即可冒充工笔花鸟画的),那些透明半透明的蘑菇(树林中的宝石),还有那萤火虫飞过留下长长绿影的小河,那一副场景似乎只有在柯罗的名画《酒神的女祭司和小爱神》时看过,或者,那就是《仲夏夜之梦》发生的地点。
书的编排是从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幻开始,从雪中怒放的款冬开始,到山樱、夏天的小河、水草、野菜、到秋天的红叶、冬天的北狐、飞鼠、白眉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日本人对自然的喜爱真是发自内心的,尽管那同样是一个非常拥挤的所在、

本周擦肩而过:
《人类与大地母亲》(英:阿诺德.汤因比 著 徐波 徐钧尧 龚晓庄 等译 马小军校 上海译文出版社)
看了《玫瑰之名》后,上网查圣多明我会和圣方济各会的历史查到这么一本书,于是就在网上读完了有关西方基督教的部分,就手将圣本尼迪克特会的历史也收入囊中,可惜这点儿知识不足以满足我对欧洲中世纪历史的求知欲,所以才翻过头儿去看过序言后就把这本书放下了,可能也是因为许久不在网上读书的缘故,不大习惯了。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名列影响世界历史的百部名著之一。也是浩浩巨帙啊。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