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inzai999(等爱男孩)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4-17 10:52:03), 站内信件
|
约400O年前 ·潮汕已出现狩猎和畜牧生产方式。
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帝平定百越,设象郡、桂林、南
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阳岭建立戌
所。
·中原开始移民入潮,农业生产开始发
展。
公元前111年 ·置揭阳县,属南海郡。
公元331年 ·从南海郡分出东部地方设东官郡。揭
阳县改隶东官郡。
·析揭阳县为海阳、海宁、潮阳、绥安
等4县,属东官郡。
公元413年 ·分东官郡设义安郡,辖绥安、海宁、海
阳、潮阳、义招等5县。
公元59O年 ·废义安郡,撤消海阳县,在义安郡治
所置义安县,属循州。
公元591年 ·始置潮州,辖义安、潮阳、海宁、绥
安、义招、程乡等6县。
公元6O7年 ·改潮州为义安郡,隶属扬州。又改义
安县为海阳县。
公元610年 ·武贲郎将陈棱,自义安渡海击流求
国。
公元621年 ·义安郡改称潮州。海宁县并入潮阳
县。
公元65O年 ·潮阳县并入海阳县。
公元669年 ·潮州少数民族首领雷万兴苗自成起
义。
公元686年 ·割潮州与泉州接壤地方设立漳州。
公元712年 ·从海阳县析出部分地域复置潮阳县。
公元738年 ·在潮州始建开元寺。
公元742年 ·潮州改称潮阳郡。
公元758年 ·潮阳郡改称潮州,隶属岭南节度使。
公元819年 ·韩愈被贬任潮州刺史。
公元977年 ·建棉湖镇。
公元999年 ·陈尧佐在潮州修孔庙,建韩文公祠。
公元1086年~1100年 ·于韩江下游凿成三利溪和南海
公元1O9O年 ·潮州刺史王涤创办韩山书院。
公元1121年 ·潮州增置揭阳县。
公元1127年 ·僧人大峰募资创建和平桥。1153年建成。
公元1127年~1279年 ·潮阳县滨海渔民已有养蚝业。潮阳和海阳滨海地方有淡水鱼苗贩卖。潮汕渔业有所发展。
公元1132年 ·揭阳县和潮阳县并入海阳县。
公元1138年 ·从海阳县割出辖地,复置揭阳县。
公元1140年 ·揭阳县知县孙乙于玉滘村创建揭阳
县城,称榕城。
·从海阳县割出辖地,复置潮阳县。
公元1170年 ·始建潮州广济桥。
公元118O年 ·海寇沈师犯南澳,广东提点刑狱杨万
里合诸郡兵讨平之。
公元1243年 ·建黄冈城寨。
公元1276年 ·宋端宗赵昰同弟赵昺及太后离福州
人潮,驻跸红螺山,十一月转驻南
澳岛,一个多月后离开。
公元1278年 ·元兵攻陷潮州城。元将唆都下令屠城
3天。
·文天祥率抗无义军入潮,大败陈懿,
杀刘兴。陈懿引张弘范来袭,宋军
败。
公元1279年 ·潮州改为潮州路,仍辖海阳、揭阳、潮
阳地域。
公元1357年 ·在棉城筑土城。
公元1369年 ·潮州路改为潮州府,辖海阳、潮阳、揭
阳和程乡等4县,隶属于广东行中
书省。
·倭寇犯惠、循、潮诸州,滨海骚动。
·蓬洲建所城。初为土城,1398年改建
石砌城。
公元1370年 ·建南洋寨城。
公元1387年 ·明代朝廷命南澳居民尽迁入海门守
御千户所。14O4年始予回籍。
公元1391年 ·在棉城筑守御千户所。
公元1394年 ·在海门镇临海筑城,驻水师。
·在大城所筑海防城堡。
·在靖海设置守御千户所。
公元1409年 ·尽迁南澳居民于海阳县苏湾都。
公元1435年 ·潮州知府王源筹集民资修筑成广济
桥。
公元1445年 ·棉城重建城廓。
公元1457年 ·魏崇辉于厦岭聚众起义。1463年被
官兵镇压。
公元1477年 ·从海阳县析出8个都置饶平县。县治
在弦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
公元1489年 ·潮阳知县王銮组织开挖潮水溪,河道
自揭阳仙桥附近引榕江水入潮阳
境,后人称为王公沟。
公元1491年~1493年 ·潮阳知县姜森主持,凿通前溪和后溪。
公元1492年 ·潮州知府周鹏主持建潮州南堤南门涵,是为最早的引韩灌溉工程。
公元1496年 ·潮州府同知车份定体例,订纲目,修成《潮州府志》。
公元1520年 ·建广东与福建交界的分水关。
公元1522年~1566年 ·饶平县大埕渔民始创敲鮕捕鱼作业。
公元1522年以后 ·潮州陆续从外地及国外引进玉米、甘薯、小麦、烟草、番木瓜、菠萝、甘蔗等农作物。
公元1524年 ·析潮阳县部分地域及海丰县龙溪都,合置惠来县。县治设惠来都。
公元1526年 ·析饶平县部分地域置大埔县。
公元1527年 ·薛侃(字中离)向潮州府倡议凿通洲溪和西溪。1528年开挖,经3个月完竣,后人称为中离溪。
公元1530年 ·今汕头市升平路一带形成沙脊,渔民在此设棚捕鱼、养蚝,称为沙汕。
公元1533年 ·潮阳县降下一次陨石雨。
公元1545年 ·知府郭春震重修成《潮州府志》,1547年刊行。
公元1548年 ·筑黄冈石城。
公元1556年 ·筑樟林寨。1563年为海寇所毁,1669年另筑石城。
公元1558年 ·许朝光踞辟望村,自立为澳长,踞辟望、鮀浦及牛田洋等处,计舟征税。
公元156O年~1562年 ·张琏聚众10余万起义,改元“造历”, 自称“飞龙主人”。1562年被官军歼灭。
公元1563年 ·析海阳、揭阳、饶平3县部分地域合置澄海县。又从潮阳县析出3个都置普宁县。
公元1565年 ·戚继光率军3000人在南澳大破吴平的军队。吴平驾舟逃往外洋。
公元1566年 ·澄海人林道乾聚众抗衡朝廷,屡遭官军围剿,1573年率战船突围,先后到达柬埔寨、暹罗,最后在暹罗南部掌管北大年港。
公元1571年 ·潮阳县令黄一龙在榕江下游督修防堤,长 5906丈。
公元1573年 ·饶平人林凤屯兵于南澳岛钱澳,随后进攻靖海、达濠、柘林、澄海等地,并曾窜入潮州。 1574年为避官军进剿,率部向吕宋岛进发。曾与菲律宾人民一起抗击西班牙殖民主义者。
公元1574年 ·潮州府派官兵征剿澄海苏湾都的朱良宝农民暴动队伍,朱良宝被困身亡。
公元1576年 ·南澳设漳、潮副总兵,筑镇城于深澳,分福建、广东两营。并在后宅筑城。 ·割南澳岛的青澳、云澳归福建省诏安县。
公元1623年 ·在南澳岛建猎屿铳城。
公元1628年~1644年 ·南澳渔民已建造了大型桁艚,发展海洋捕渔业。
公元1645年~1651年 ·揭阳刘公显率众起义。1646年九月攻占揭阳城,十一月攻潮州府城和潮阳县城均不克,史称九军起义。1651年五月在府城被捕杀。八月,清兵数万破九军据点鸳鸯寨。
公元1646年~1657年 ·郑成功到南澳招兵,次年在猎屿誓师, 1649年冬率主力入潮州,平定潮州“五虎”,165O年四月进驻揭阳城,1651年又攻潮州城不克。1657年再据南澳岛后,又派黄廷率兵攻陷鸥汀,屠居民6万多人。
公元1653年 ·潮州总兵部郝尚久反清,清朝派靖南王耿继茂率军10万靖剿,九月十一口城破,大肆杀戮屠城。
公元1661年 ·清朝下令自钦州到惠、潮与福建交界的分水岭沿海一带居民,内徙 50里,实行靖边海禁。1669年始展复界地。
公元1664年 ·驻南澳郑成功部将杜辉降清,全岛居民迁入揭阳县等地。 ·设水师海门营。
公元1666年~1669年 ·撤消澄海县建制,1669年恢复。
公元1674年~1677年 ·潮州总兵刘进忠反清。曾在饶平、潮州等地重创清军,占领普宁县城攻打碣石,取兴宁,占惠州,迫使数十万清兵投降吴三桂。1677年刘进忠降清,1682年在京被处死。
公元1683年~1684年 ·潮州知府林杭学重修《潮州府志》
公元1685年 ·南澳设总兵。 ·从南澳派兵协守台湾,每3年换防1次。
公元1717年 ·在汕头海边沙陇筑烟墩,建炮台旧庭为沙汕头汛炮台。
公元1723年 ·清政府规定各省船身特定颜色。广东用红油漆,故称红头船。
公元1731年 ·潮州知府胡恂倡修《潮州府志),蓝元为总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