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ityconnor(城市角落)
整理人: znevar(2003-08-07 21:20:14), 站内信件
|
宫奇骏
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小时侯,急于表现成熟,以思想的超前为快乐。很久以前就不看动画片了,从来没有对漫画有过兴趣,从来不喜欢玩电子游戏。回想起来,因为没有这些,我好象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了自己是怎样成长的。
不久前听到一个电脑高手说起电视里正在放映的动画片头头是道,我觉得奇怪,“为什么你现在还知道那么多动画片的人物?”“因为我经常放学回家看动画片咯。”他是一个大四的男生,22岁了。
22岁又怎样?
对啊,22岁又怎样?
如果是32、42或者82岁呢?谁知道82岁的时候,我们还会不会看动画片?
因为童年里过早没有了动画片,以致于现在陷入了无限漫长的青春期。我变得越来越幼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着幼稚。这种现象是何时发生的我不清楚,只是知道,我无法阻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就象蚂蚁在大雨前必然要进行大规模的搬家行动一样。除了幼稚之外,我和当年喜欢故作深沉的朋友一样开始喜欢上看动画片,看儿童节目、卡通,买回当年的漫画—蜡笔小新、长腿叔叔……我突然想到一个好笑的词来形容这些变化—心灵上的返祖现象。
我还是一个远远落后于潮流之外的人。我没有看过《流星花园》、《环珠格格》以及《珍珠港》等等正在流行的影视作品。前段时间看到某大学一份外语系的考研题目,偌大的一张试卷只有两题,其中一题的大概意思是说请结合今年的‘环珠格格’这部电视剧评论所引出的‘小燕子’热潮。我一看就傻眼了,竟然会有这样的题!
因为不合时宜和落后于潮流,所以我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所以我到现在才看了《千与千寻》,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宫奇骏的动画片。然后我在近夜觉得突然那么强烈的渴望看完所有他的作品,《天空之城》、《龙猫》、《风之谷》、《再见萤火虫》、《岁月的童话》…….
那天在唱片店里碰到一个女人,她说的话就象预言一样证实了今天的热爱,“我很喜欢这个日本导演的,他所有的动画电影都很好看的,《再见萤火虫》是最伤心的一部……”
那天唱片店的桌面上摆着一张《天空之城》。我还不太清楚它的价值。只是因为某种需要,必须补课。那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名字,被用作多种用途。
看完〈千与千寻〉后我知道自己毫不犹豫地爱上了宫奇骏,象喜爱艾力克·侯麦一样的爱上了他。我知道什么东西是适合自己去爱的,这是一种直觉。这种感情不会发生在侯孝贤或者王家卫身上,也不会发生在奇斯洛夫斯基和张艺谋身上,这种感情无法承受任何沉重的意义和哲理。宫奇骏和侯麦,他们温情,简单,自然,他们塑造的人物傻傻的,幼稚,就象三月里发芽的幼嫩青草和山坡上提着篮子经过的小姑娘。这种感情,就象你和一本正经的人激烈地讨论完严肃的学术问题后,关上门,你向最亲近的人撒娇时所流露的温柔。
昨天看到一本〈哲理漫画〉时还在暗暗佩服可以用漫画表现高深哲理的人,进而敬佩那些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复杂事物的人。今天我又碰上了,相见恨晚。如果不是我的不合时宜和落后于潮流,也许他会改变我的童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也许正因那无法改变的事实,才让我有了如此深刻的感触。
---- 爱到天荒地老,也不过是回忆中的浮光掠影.所有的灵魂也是寂寞的孩子.
城市角落:www.mymansun.com
cityconnor.longcity.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