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m726hk(森美)
整理人: sam726hk(2002-07-26 23:48:04), 站内信件
|
巴以爭端有其歷史淵源。巴勒斯坦地區位于約旦河與地中海之間,在《聖
經》中有“到處流著奶和蜜”的肥沃熱土之稱。巴勒斯坦古稱迦南地,迦
南人在這里繁衍生息,迄今大約有5000年的歷史。而猶太人原屬生活在阿
拉伯半島的閃族的一個部落,居住在今天的伊拉克巴士拉地區。公元前18
世紀,他們在部族領袖亞伯拉罕的帶領下,沿著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
之間的商路開始遷徙,輾轉于敘利亞地區,最后扎根于當時已有較高文明
水平的迦南地,同當地的土著人和睦相處。
: 經過几個世紀的休養生息,猶太人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并于公元前
11世紀建立了以色列國。然而,到了公元前926年,統一的以色列國一分為
二,北部的叫做以色列王國,南部的稱做猶太王國。兩個猶太人王國控制
了巴勒斯坦地區。公元前722年和586年,兩個王國分別被亞朮帝國和巴比
倫帝國所滅。此后,巴勒斯坦地區又先后被波斯、希臘和羅馬征服。直至
公元135年,猶太人不甘奴隸處境,舉行了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后,猶太人
被迫背井離鄉流散世界各地,留下來的人數大大減少,失去了在巴勒斯坦
地區的優勢。
: 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占領巴勒斯坦,當地居民大多皈依伊斯蘭
教,并與陸續遷入的阿拉伯人融合在一起,形成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
人,即巴勒斯坦人。從此,他們世世代代居住了下來。雖然流散他鄉,但
猶太人從來沒有放棄重回故土的念頭。他們一直認為,巴勒斯坦是他們的
“根”,是祖先從“上帝”那里得到的“應許之地”。19世紀末,“猶太
復國主義”運動大規模興起,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紛紛踏上回歸之
路,返回巴勒斯坦地區定居。從此,阿猶兩族便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土地爭
奪大戰。
: 英國殖民主義的分治政策,對巴以爭端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
用。巴以爭端之初,摩擦僅僅圍繞對土地的占有、草場的放牧、鄰里間生
活習俗的差異等小打小鬧的非政治性問題,但是,自英國托管起,巴以兩
族的沖突就發展成了“誰是巴勒斯坦的主人”的矛盾。巴勒斯坦人是古迦
南人的后裔,几千年來他們一直在此生息繁衍,自然是巴勒斯坦這塊地區
的主人﹔而猶太人則主張他們才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他們的祖先曾在
這里生活了2000年,并建立過強盛的王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帝國為
了自己的利益,首先于1915年在《麥克馬洪書簡》中許諾阿拉伯在大戰結
束后建立阿拉伯國。然而,它又于1917年11月發表了《貝爾福宣言》,明
確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之家”。英國的兩面派政策,大大激化
了要保衛家園的巴勒斯坦人和要在巴勒斯坦復國的猶太人之間的矛盾。19
47年4月,由于無力繼續其統治,英國把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在美、
英、蘇、法等國的操縱下,聯合國大會不顧阿拉伯國家的反對,作出了分
治巴勒斯坦的 181號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同時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
國,并對領土作出了偏向猶太人的具體划分。根據決議,猶太人分得土地
1.52萬平方公里,阿拉伯人只得到1.115萬平方公里,面積約176平方公
里的耶路撒冷城由聯合國管理。
: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而阿拉伯國則因當時的阿拉伯
國家一致反對181號決議而未能成立。以色列國成立的第二天,埃及、約
旦、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等阿拉伯5國發動了討伐以色列的第一次中東
戰爭。巴以爭端從較小規模的爭斗演變成了大規模的流血沖突,巴勒斯坦
人和猶太人之間的仇怨越結越深,巴以爭端也成了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
最為復雜的地區難題。
轉自 ... 唔記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