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潮汕风情>>
〖潮汕风情〗
>>潮汕民问故事>>潮汕民间故事(三) 林大钦的故事

主题:潮汕民间故事(三) 林大钦的故事
发信人: southernchen(南戥)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4-10 20:08:52), 站内信件
林大钦才服薛中离

明朝正德十三年元宵夜晚,年方八岁的林大钦从外面游玩回家。一进门,看见母亲和婶母满脸愁容,忙问出了什么事。两位长辈告诉他,说薛中离要挖新溪,要把他家那块维持生计的“香丁田”挖掉,已插上竹签了。
    薛中离是薛陇村人,正德十二年中了进土,第二年回乡省亲时,请旨在桑埔山脚兴修水利挖新溪,在俊桥直溪至田溪一带田地上插旗定线,准备隔年正月二十四日开工。
    隔天一早,林大钦就跑到薛中离驻扎的大祠堂擂门。薛中离以为有什么大人物来找地,立即穿戴衣冠,令部下整装列队迎接。一开门,见是一个稚气未消的孩童,薛中离心中十分生气,他见林大钦穿的是绿色衣服,便问:“你这只小青蛙,跳到这里来做什么?”林大钦指着他的大红蟒袍说:“青蛙跳来找熟蟹。”薛中离越发不满他说:“早出日头不成天!”林大钦不甘示弱地应道:“ 落西山无久时!”经这番唇枪舌剑,进士大人不得不转用温和的口气来问话。林大钦这才一五一十地把原委诉说一遍,还告诉薛中离说,山脚下有荒地可挖溪,无须占用良田。
    薛中离想再试一试林大钦的才能,便说:“听说你会作诗,我们来对诗,你对得好,我便听你的,好吗?”林大钦问他要对什么诗。他说以每人四句,都要以‘三字同头’起句,“三字同旁’承句,三、四两句中,一定要含有头两句中的那三个字。口林大钦满口应承,请他先吟,他便吟道:


三字同头官宦家,
三字同旁绸缎纱。
如今穿着绸缎纱,
乃为官宦家。


林大钦明后立即大声朗诵:


三字同头大丈夫,
三字同旁江海湖。
将来走遍江海湖,
便是大丈夫。


    薛中离点头赞赏,还对林大钦说:“你说的事,等我们再商议吧!”
林大钦高兴地辞别出门。殊不知一大堆乌黑黑、粘糊糊的池泥阻在他的面前。他想:刚才来时,路上还是干干净净的,莫非是薛进土令部下搬池泥来刁难我?他无意中回头一看,见薛中离悄悄地跟在他的后面,就断定猜测没错,于是,他不绕道,穿着红鞋一边从容踩过池泥,一边高声吟咏:“红鞋换乌靴,朝官随后行。”薛中离闻言,彻底地佩服了,立刻叫他站住,从袖里掏出一对蜜柑,递给了他。
    林大钦跑回家里,亮出两个蜜柑,对母亲和婶母说:“我领了薛进土的‘情’啦!”原来,柑与橙同类,潮州话“橙”与“情”谐音。
薛中离后来果然把溪道改向山脚下的一片荒地去,这便是现在弯弯曲曲的“中离溪”。


林大钦银湖对对子

林大钦十五岁中了秀才,十六岁就到银湖村去教书。第一天到银湖时,乡里老大伯他年少才学浅,有意试一试地,便捐着书斋后花园的花草说:“银湖院后虎耳草。”要他对对。他忽然想起来时路过老爷宫前响情景,立即对了下联:“金石宫前龙眼花。”老大拍手叫好,就把他留下来教书。
    一天,书斋门外纸了一摊打铁的。打铁声噪得无法讲课。林大钦请打铁师傅把摊子搬到别处去。师傅说:“我出一个对让你对,你对得妙我们便搬。”老师傅就指着手中的工具说:“锤是铁,砧亦铁,铁钳挟铁铁打铁。”林大钦不加思索,便对下去:“目观书,耳听书,书斋教书书传书。”打铁师傅高高兴兴地把摊子搬走了。
    一天,林大钦要到江东访友。过渡时艄公对他打趣说:“先生,搭渡要对对子,对得好才让你过江。”说着就出了上联:“南船戴西瓜,逢东风打来北港。”林大钦一时难对,忽听岸上有个农妇对一个姑娘说:“夏莲,你拿个春萎来,盛些冬笋到秋溪送给阿姑。”林大
社心头一动便对了下联:“春篓盛冬笋,命夏莲送去秋溪。”艄公大声喝彩,立即开船过江。

林大钦中状元游御街

明朝嘉靖十一年,林大钦高中状元,皇帝赐他游街。他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蟒袍,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气派非凡。
    正在皇宫“养心阁”养神静坐的皇太妃,听说新科状元在游御街,立即令宫娥扶她到临街的“玉凤楼”,想看看新科状元的模样。可惜晚了一步,状元的高头大红马“嘀嘀哒哒”刚刚过了“玉凤楼”。皇太妃便命太监追上去传她口谕,令林大钦重新转回,让她看一下。这可急坏了林大钦,因为不朝见皇太妃是要问罪的。但历来状元游街都是有进无退的,要是把头掉过去,那会被人家误会是偷看皇太姑,更加失礼。林大钦灵机一动,即把马头勒住,只把乌纱帽倒转过去,两手反剪作揖,头向后仰,动了三下,当作“三叩首”;并说:“新科状元林大钦,向太妃娘娘请安,愿太妃娘娘千秋,千千秋!”说后立刻恢复原状,继续朝前走去。
    这位皇太妃也是潮州人,见林大钦如此聪明绝顶,就用潮州话半真半假骂他一句:“短命仔,机灵鬼!”据说皇帝是“圣君嘴”,后妃的嘴也“圣”。林大钦被皇太妃这一骂,果然成了“短命仔”,三十出头就死了。

林大钦停建状元府

 

    林大钦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奉旨营建状元府。当周围山墙砌好正要上梁时,门外扛杉的民工中,有个文质彬彬的老汉,独自一人吃力地扛着一根大梁走进来。人们争着要帮他杠,他说:“任何人我都不要,除非林大钦自己与我合扛!”监工和差役见他口出狂言,便把他扭送到状元驾前处治。
    谁料那林大钦一见此人,急忙走下台阶,躬身作揖,扶他坐到交椅上,说:“先生恕罪!生员迎接迟了。只是先生为何来此劳苦呢?”原来老汉是林大钦的启蒙老师郭绵山。他有话想当面找林大钦说一说,又没有办法见到,才想出这个苦力计来。郭绵山说:以你抽调民工建状元府,为什么不给民工付工钱?”林大钦说:“这是朝廷规定的呀!”郭绵山说:“既是朝廷规定的,你就上朝请旨,要求另作定夺嘛!”林大钦知道民间的疾苦,又经老师迭么一说,便下令暂停施工,还叫监工拨一部分最好的木料给郭绵山。现在郭陇沟头“绵山公祠”里面的大柱,就是当年林大致赠送的。
    事后,林大钦立即动身进京请求皇帝拨款,不幸病死在途中。林大钦一死,建府第的事也就停了,所以如今状元府的遗址就只有一个石门楼和一大圈围墙。 



----
 人的一生很像是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蒙雾中的一片,辩不出方向和吉凶,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忧惧和怀疑,一步步向前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之后,你都能把下一步的路看得清楚一点。    

 申请“潮汕风情”版主,大家看后请支持哦    

 潮汕风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