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潮汕风情>>
〖潮汕风情〗
>>潮汕民问故事>>潮汕民间故事(九)其它故事

主题:潮汕民间故事(九)其它故事
发信人: southernchen(南戥)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4-10 20:08:52), 站内信件
                           西湖渔筏
 
 
    “西湖渔筏”是潮州八景之一。从前,“渔”字没有三点水,“筏”字是宝盖头下面加个“八”。“鱼穴”,意思是藏鱼的洞。 传说藏鱼洞不藏鱼,却藏着一颗宝珠。因石洞窄长,寒气刻骨,谁也不敢去探个虚实。
    城北有个李老二,以摸石螺为生,老婆快生孩子了,家中连一粒米也没有。他打算冒死去探一次鱼穴,用那宝珠换钱给老婆做月子。第二天一早,他就直向洞里游去,摸着摸着,终于到了洞尽头。他张眼一置,洞里一滴水也没有,只见石桌上-只宝珠毫光四射。他赶紧把它抓起包进水布里,扎在腰上,就往外跑。
    他决定把珠宝卖给主玩铺。
    古玩铺财主买卖珠宝几十年,还没见过这股成色的,十分高兴。但他认为李老二是个不识宝的人,就说:“这是颗假珠,最多值五两银子,”李老二说:“假珠?!这是刚从西湖‘鱼穴’模出来的呀!”财主一听,又加价五两。李老二不卖,向财主要回宝珠,财主不还,两人吵了起来。
    这时恰巧知县出巡路过这里,李老二说要请父母官替他评理,财主只得把宝珠交给知县。知县一看知是稀世之宝,便对差役说:“把他们带回县衙!”
    到了县衙,知县立即升堂审问。知县先对财主说:“这珠是镇城之宝,你能买?姑念你是生意人,不加处治,回去!”财主走了,知县又对李老二说,“你偷了护城龙王的宝珠,全城百姓就要遭殃啦,你知罪吗?”李者二连忙求饶说:“小人知罪,小人知罪!”知县说:“念你是贫苦人,我给你十两银子,宝珠留下,回去听候发落。”
    隔几天,知县传李老二到西湖,还请合城土绅来旁听。知县对李老二说:“昨夜护城龙王对我托梦,说你愉了宝珠,要你快快送回去。但你老婆生孩子,你的手脚不干净,所以我用仙草一石榴花把宝珠洗净,再用红缎封好,现在你就把它送回去吧!”
    李老二接过红缎包,把它咬在嘴里,转身跳下西湖,游向石洞。他送回宝珠,刚爬上岸,知县立刻喊差役把他缚住用乱棍打死,并说:“不打死地,他明天还会再愉?满城百娃还要遭殃。”说完又故意问各位土绅父老这样做对不对。
    父老士绅都是拍马屁的,纷纷说对。
    其实,送回石洞的是假宝珠。真宝殊已被知县藏到箱底了。
    过了一些日子,知县卸任带着宝珠要回家去了。不料船到半江遇上狂风大浪,全家都翻到江里喂鱼,那颗宝珠到头来真的归还龙王爷了。
 
                               桑浦李姑洞
 
    宋朝未年,桑浦山下有兄妹两人:哥哥叫李古,又名李上元,妹妹的真名没入知道,只称她为李姑娘。兄妹受不了官府的欺压,便率众上桑埔山扎寨造反,劫富济贫,受到远近群众的爱戴。官兵不时来围剿,有次李姑娘为了迷惑官兵,特地带人抄小路到揭阳炮台墟场买来几筐海蟹海螺给弟兄们吃,吃完后把壳挂在岩洞顶的旗扦上。隔天,官兵一看,认吝为他们能抓到海鲜来吃,必是驻扎的山洞有路通海,要抓他们很难,只好收兵回去了。
    后来,官府知道受了骗,每次发兵围剿,山寨被围得水泄不通。哥哥决定率兵突围,可是妹妹死也不走,想守住藏在洞里的金银财宝,以备他日之用。哥哥想,-个姑娘家在此死守,能守住什么,到头来还不是要被这群禽兽侮辱,然后一刀杀掉。情况危急,一时又无法说服她,哥更怕妹妹落入官兵手里,只好忍痛趁李姑娘不备,把她杀了埋在岩洞里,然后带领众弟兄突围走了,官兵又扑了个空。
    为了缅怀这对兄妹,后人在洞口石壁上镌刻着“上元李古寨”五个大字,把这个洞叫做“李古洞”,但更多的人叫它“李姑洞”。 

                             腐 乳 饼

 
 
    相传,潮州从前有间糕点铺,专做广式五仁龙凤饼有一年年三十夜,财主和老婆在房里商量要换头手师傅事。
    这时,恰巧头手师傅从财主的窗下走过,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谈话,心里又气又急。他走进工场,一肚子火气无处泄,拾头看见地上有一瓮红腐乳,自盲目语说:“好吧,你好做初一,我好做十五。”抱起腐乳瓮,把红腐乳全部倒到盛绿豆馅的大缸里。这还不解气,又把桌上的半箕蒜头,一瓶陈酒,也通通倒了进去,还用擀面棍把它们搅得一塌糊涂,成了一缸大杂烩,这才走了。
    过了年新师傅落铺,他照样做起五仁龙凤饼来。奇怪,生饼压印后上了焙炉,有股奇异的香味飘了出来。饼刚刚上市,那股香味直叫顾客流口水,很快就披抢购一空。财主看了这种情,目笑嘴笑,高兴自己的决断对,庆幸自己的眼力好。新师傅呢?心里虽说不明白,却也是美滋滋的。
    饼一卖完,财主又催促新师傅马上动手,再做一大批上市。新师傅也卖力气,便又尊古法再做了一批。谁料这一次做出来的龙凤饼,却闻不到前一批那样的奇异香味了,不用说顾客少得多了,卖了很久还是卖不完,财主和新师傅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说:“开春那批饼馅,是原来老师傅下料的。一定是他临走时有意露一手,好叫我们再请他回来。”财主觉得有理,急忙跑去找老师傅,说尽了好话,硬是把他请回来。
    老师傅重新回铺里来,倒也于得起劲,只是做出来的饼照旧是没那香味,生意不好。
    有一天,老师傅吃饭肘吃到一小块腐乳,突然眼睛一亮,触了心窍,丢下饭就往铺里跑。一进铺,忙叫财主赶快买红腐乳、大蒜头和陈酒等物。东西都买回来了,他马上动手,按那次赌气的办法调馅,做出来的饼,又有那股异香,一上市顾客又争相购买,糕饼铺的生意兴旺起来了,腐乳饼也由此得名,成了潮州人人喜爱的传统糕点。 

                           鸭 背 柿
 

    文祠鸭背村出产的红柿又甜又胶,闻名潮汕。每年秋分红柿上市时,它的价钱总要比别处的红柿贵。别处的柿主不服气,常常与生果行的财主吵闹,硬说他们的柿也要好价钱。
    财主的生意无法做下去了,就带着所有的柿主一起到县衙,请县官评判。
    县官问众柿主:“你们都带红柿来了吗?”都说带来了。
县官便把他们带到县衙大门口的照壁前,说,“你们每家各把红柿摔在照壁上,能贴在壁上的就是好柿。”
    别处的柿主听后,都争先恐后要先摔,他们使出浑身力气,把大红柿狠狠扔到照壁上。大红柿砸在照壁上,柿水四射,柿肉全都掉到地上。
    轮到鸭背村柿主摔红柿,只听“啪”的一声,柿子在照壁上开了花,随后变成一堆印泥样的东西紧紧胶在壁上,等了很久很久还是没有掉下来,围观的人都拍手叫好。于是县官宣布说:“鸭背柿水少糖多,鸭背柿最好!”
    从此鸭背柿就更出名了,别处的柿主再也不敢拿自己的柿和它比高低了。 

                             仙 佛 造 桥
 
 
    韩愈被贬到潮州后,要在潮州城外恶溪上面接一座大桥。因为水深流急无法施工,便请侄儿韩湘子他们八仙和活怫广济和尚帮助。广济和尚负责西岸工程,八仙负责东岸工程。为了早日把大桥建好,他们都大施法力,各显神通。
    广济和尚跑到桑浦山来,口中念起符咒,用手一指,只见满山石头都滚动起来,霎肘变成一群羔羊,由他赶往潮州城。东岸八仙跑去凤凰山,把山上石头变成群猪,也赶向工地。
八人多,分批赶猪。别人都走了,只有铁拐李赶着最后一批猪下山,哪知半路碰到一个孝妇在一座坟墓前啼哭。这丧气一冲,符法失灵了,那群乌猪倒下去变成一座山,就是现在的“猪山”。
    广济和尚一人赶羊,顾此失彼,赶到潮州时,发现少了两只,急忙跑回头寻戎。找到刚要赶来,又碰到一个贪心的财主,说这两只羊是他家丢失的,硬是把羊拖走。拖到自己田里,羊再也不肯定了。财主在羊身上抽一鞭,两只羊顿时变成两座山头,把财主和他的一百苗田地都压在山下。这两座山就被人们叫做“乌洋山”。
    八仙少了一群猪,广济和尚少了两只羊,大桥建到中心,便役法连接起来。铁拐李急得直跺脚,结果把东岸桥墩踩低了一角。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见何仙姑把手中的宝莲花抛下,花瓢在江心散开来,变成十八条梭船;对岸广济各沿看了,急忙把手杖丢下江心,变杨一根绳,把十八条梭船连成一架浮桥。
    桥建成后,潮州人为了纪念韩湘子他们八位仙人和广济和尚,就给桥起了两个名字,一个叫“湘子桥”,一个叫“广济桥”。
 
 


----
 人的一生很像是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蒙雾中的一片,辩不出方向和吉凶,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忧惧和怀疑,一步步向前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之后,你都能把下一步的路看得清楚一点。    

 申请“潮汕风情”版主,大家看后请支持哦    

 潮汕风情

今日视点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