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igolomoh(异调)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10:04:09), 站内信件
|
在下面的讨论里我们看到对一个所谓“科学神创论”的批驳,注意这些神创论骗子常使用的手法:编造证据,包括对己方身份的虚张声势,把神学士或非相关专业人士称为“科学家”甚至“著名科学家”;使用过时的经过挑选的证据(比如人类起源缺乏化石证据,眼睛的进化过程等等),而对新证据故意视而不见;歪曲证据和科学学说(比如下面提到的木村的“中性学说”),无视科学界公认的解释而自己捏造解释等等。基甸转贴的那些支持神创论文章的路数全都如此。
当然也有许多承认进化论的基督徒,包括下面这位提供第一篇资料的“脱苦海”。带着死硬的脑袋敌视进化论,以至于去编造谎言攻击进化论,除了象下面所说“在封闭的教堂与教室中宣传‘科学家都反对进化论呀!’而大讲耶稣,累得教徒拍烂手掌叫好! ”以外,在教堂外的科学之光照耀下,只能显得无知和愚蠢,比如下文所说,这位Henry Morris虽然在美国(呵呵!)大受教徒欢迎,“但在欧洲新教会及罗马天主教会就不受接纳,原因是他的伪科学反而成为科学界抨击的借口而遗害教会传教事业。”
======================
1. 题目:《科学创造论》的谬论(节录自:《瞧!这个基督教》 )
作者:何永坤
文章提供:脱苦海
“科学创造论”不科学
因为推荐香港科学馆展出“人类的故事”,最近写了八篇关于达尔文进化论文章,现在就谈谈美国亨利.M.莫理士(编按:即 Henry Morris)所谓“科学创造论”对进化论所作的批评。
在美国,打著「科学”招牌的所谓“创造论学会”主要有三个,其中最为美国教徒在教堂与教室拍烂手掌的就是莫理士的“创造研究学会”,但在欧洲新教会及罗马天主教会就不受接纳,原因是他的伪科学反而成为科学界抨击的借口而遗害教会传教事业。因此我也乘梁燕城为他摇旗呐喊,也谈谈莫理士的伪科学。
“创造研究学会”在一九七○年设于美国加州圣地牙哥,他在一九七七年出版一本题为 《相信创造论的二十一位科学家》的小册子,其含意就是—连科学家也相信创造论,可知创造论是可信的。
但若细心查究这所谓“廿一位科学家”的来头,发现其中一位水文学家就是莫理士本人, hydrologist 就绝不算科学家,其余有三名教育学博士;五名工程师;一名物理学家;一名化学家;两名神学家;一名心理语言学家;一名取得“食物科学技术”博士的人;一名昆虫学家;一名生态学家;两名生化学家;一名生理学家,及一名地理物理学家。显然以上绝非莫理士所谓“廿一位科学家”。大多数基督教的“护教论者”都是大话、假话、空话、谎话的扩音器。从自吹自播宣传“廿一位科学家”这笑话来看,莫理士设立“创造研究学会”根本就缺乏“知识的真诚”。
其实,以上混杂有神学家及天文学家的“廿一位科学家”中,除了最后五人在有关生物进化及地质等问题,有发言资格以外,其余十六人在这方面都属门外汉。这类虚张声势用以粉饰阵容,就是本港“六百一十位教育人士”在今年十一月七日刊登报纸广告所称“为数不少之著名科学家”的假话内容。
我们须了解一套理论之被接受与否,不会因为它宣传是某某科学家所拥护,或有多少个科学家信仰,而应视乎该理论的提出者,能够为该理论提供多少有效推理的论证及有力证据。从科学史和科学家发明与发现定律来看,科学家都将他的理论与创见发表于科学性杂志及出版书本,以使世界其他科学家讨论及实验。最近梁燕城将莫理士捧为反对进化论的权威,真令人捧腹!
莫理士在一九六一年与他人合著《创世纪的洪水》一书,在七十九页中说:“正是由于圣经这样说,因此即使上帝用了一些不为我们理解的方法(来操作世界),我们仍然可以诉诸上帝的大能。”言下之意,就是圣经纵使遇上理解上的困难,也不必怀疑。莫理士的理论盲点,就是基督教蒙昧主义的体现,这与科学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南辕北辙。
对地质学年代的谬见
莫理士以为,科学界已先接受了进化论模式的解释,于是多数采取放射性元素的测试法,才将地球年龄被断定为数十至百亿年,符合进化论的时间假设。
说这种话的人,不独对科学界的竞争、批判及科学发展史,完全无知,甚至对科学的仇视已达肆意侮辱的咀脸。就以达尔文的“渐变说”,历来科学界就有不少人提出批评。自一九七○年以来,美国和东欧国家的一些生物学家提出反达尔文的理论,认为生物是突变而非渐变。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N.艾尔德雷奇及哈佛大学的S.J.古尔德提出“间断平衡”理论,指生物进化是跳跃式产生,而非连续变化产生。化石记录中找不到生物进化每个阶段就是这个论证的例子。此外,还有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突变,还有细胞质基因突变及质体突变等等,都被认为是进化的过程。
对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日本的木村资生在一九六八年提出“中性说”予以批判,认为中性突变基因的进化,既无利亦无害,不受自然选择的作用。总之,科学家和基督教的教徒不同,不会将那本大话西游的神书膜拜。基督徒将神书创世纪作为结论,对世界解释完全以之作为蓝本,就犯了“内定结论的谬误”。正如我以前指出,进化论已被各种证据系统地统一起来,包括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和生理学、动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等。莫理士与其同好者要否定进化论,苦过刀仔锯大树。
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对“断代”采用两种方法,即相对年代断代法和绝对年代断代法。科学家最重要的绝对断代法和精密测年法,是放射性碳素分析素—即碳十四和钾一氩分析。目前正在考虑采用一种崭新而有发展前途的“氨基酸消旋断代法”。
莫理士质疑地质放射衰变方法,是完全妄论,因他对放射衰变的基本原理完全不懂。其实放射测量的基本概念并不复杂。假如一块岩石在生成时含有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则这个同位素就会因为放射衰变而产生衰变物。由于各元素有其一定的放射性衰变率,且可藉实验测得,又由于可以从岩石样本中,测得目前所含放射性元素及衰变物的含量,因此可以轻易借助一条数式,推算得该岩石样本,从初生时所含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至目前含量所需的时间,这时间也就是岩石(以至地球)的年龄。
以碳十四来说,碳十四开始蜕变,还原为氮十四,在此过程放射β粒子。在一九六三年测定碳十四半衰变期为五七三○年。这即是说,原碳十四数量的一半要经五七三○年方能变为氮十四。可通过计算碳十四所放射的β射线来测定年代。钾氩分析法的钾,半衰变期是十三亿年。
地球年龄十万年的谬说
莫理士在一九七四年编辑出版的《科学创造论》中,对地质学的测量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地质学家所采用的放射性衰变率,并非一个恒久不变的常数,而是一个会随外界突变因素干扰而改变的函数。莫理士举出这些突变因素,包括中微子的撞击;超新星诞生所引起的宇宙辐射;地球磁场南北极自然转向所引致的宇宙辐射;以及压力、温度,、岩石的化学状态等等。
莫理士的质疑,显出他对科学的无知。我们第一个反问就是:莫理士何以不能证明这些外界因素对衰变率的干扰,究有多大?事实上,按照核子物理学,放射性衰变过程是极不可能受外界干扰,因为从原子核释放出来的粒子,是受微观世界的作用力支配。这些短距作用力支配原子核的效力,远比日常环境物理及化学反应的作用力为大。
第二、假设衰变率可以被改动,莫理士又何不实验证明他列举的因素会构成衰变率的改动呢?事实上,在一九二八年,科学家L.R.麦士维就曾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衰变率没有改动。可叹莫理士连这点科学常识也懵然不知。
第三、地球磁极无疑是会转动,这是古地磁学专门研究各个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磁场得出的结果。但地磁极的逆转非常缓慢,在百亿年以前,地磁极的位置才在现在的赤道附近,今后逐渐缓慢向极区移动。并且,地磁强度非常微弱,在赤道和两极测度,在距离导线一匣米处(不足半吋)只分别为 0.3 及 0. 7 高斯,无可能引致宇宙辐射。从我上文反问莫理士第一的解释,可知地磁极的缓慢逆转,对放射性变数绝无影响。莫理士如果正 如梁燕城所夸称是地质学家及科学家而对地球磁场如此毫无常识,实在令人为之笑喷饭 !
更可笑的是另一个创造论的美国伪科学家班乃士(T. G. Barnes)在他写的《地球磁场的起源及命运》一书中,完全否认地球的磁极会有转向。于是追随他的其他创造论者依他的谬说而以当今人口出生率逆推到远古,而断言“地球的存在不足十万年”。人口出生率会因天灾人祸及生态环境而发生变异,何况不可知的远古?创造论伪科学的狂妄,显出他们的非理性主义达到目中无人的心态。
虽然莫理士对科学的无知与班乃士的谬说,被当今科学界踢出科学共同体的大门,但在他们同好者中却可大派用场,在封闭的教堂与教室中宣传“科学家都反对进化论呀!”而大讲耶稣,累得教徒拍烂手掌叫好!
其实以科学创造论者及护教论者对进化论与人类学之无知,用他们的伪科学来批评科学,其不撞大板者几稀!究不如在教堂和教室诈骗那些“罪人一族”,说上帝用尘土造成一对泥公仔吧。
科学创造论是伪科学垃圾
莫理士的化石批评还有两点陈旧的见解:
(一)认为书本中的地质年代是为配合进化论过程而作出井计然排列,但发现的地层却有古地层叠在新地层之上,而进化后期的生物化石也会在较古旧的地层发现,因而不符合进化论观点。
由此,莫理士认为进化论以地层的生物化石为主要证据,而化石若按先后排列须假设进化论的真实。这样,如果科学家要证明进化论有效,就得先行假设它的有效,也就犯了“循环论证”的谬误。
(批答):地质学的研究早于达尔文在一八五九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之前就已发展,早在一八一五年就已将地质年代(不是天文年代)编制完臻,绝不受后出的进化论影响。一八一七年有“地层学之父”美称的W.史密夫出版《经整理后的化石之地层系统》在序言中就宣称:“我在地层学这个科目的观察,是完全崭新并不受其他理论影响。”以后地质学成专门学科发展,人类学兴起后又独立发展。莫理士之所谓“循环论证”根本不存在。
地层的移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内容。自二十世纪开始,有H.B.具克的“大陆漂移说”,以后地质学家提出“地幔对流”、“海底扩张”及近年的“板块构造”等理论,都提供地层岩块的位移及断层上下与新旧翻置的原因。但人类学家也精于地质学,对化石的验证不单独测量地质年代,也测量化石所含的碳氮或钾氩以确证化石的实际年龄。所以地层倒置不成问题。新发现的化石都能经公验,再不能发生“辟尔唐人”了。
(二)莫理士又声称目前所掘出的化石样本,记录不完整,很多古生物的化石没有连贯性,甚多失去的一环,所以不符合进化论关于生物逐渐演化的描述。
(批答):生物自三十五亿年前出现以来由于年代入远及地层移动,或受化学作用侵蚀,致很多古生物都没有化石遗留或尚未出土。以八十年代计算,全世界博物馆已存有一亿以上化石种类,足以解释生物由低级步向高级物种的进化过程。今天的遗传理论(基因论)证明染色体内之细胞基因突变及质体突变而出现的突变是遗传的特性,加以各种“突变”理论的出现,使得南方猿人、能人、直立人及智人的出现,不必须有过渡型的化石也能从体质了解他们的连贯性。进化论已成为“广义踪合进化论”的整体。
自从科学哲学家孔恩(T. Kuhn)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家共同体”、“典范”及“常规科学”等理论,伪科学家就抱怨他们的创造论不被主流科学家接受。其实他们的见解只是批评进化论与人类学,自己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理论证据,只可算是科学垃圾。让我为他们改一个招牌名称——“创造科学论”。
2. 题目:创造论是科学吗?
作者:书虫
书虫已为此题目提供了不少资料,可是争论仍然不绝。据说 Sir Richard Gregory 曾自拟墓志曰:
我的祖父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
我的父亲传扬社会主义的福音,
我则传扬科学福音。
科学不是宗教,可揭露伪科学的确需要传教士一般的热诚。书虫虽然对此题目已有点意兴阑珊,终于也抖擞精神,再作冯妇。
丧波兄说:“中史都要加番孙悟空同孔明借东风”,是要指出,进化论和创造论根本不是对等的科学理论,要用同样时间教授二者,无疑是白费时间。
全球民族创世神话盈千累万,为什么在进化论之外只教基督教创造论?美国创造论者将其理论装扮成科学以回覆质疑,但伪科学终归是伪科学,鱼目混珠,混不了多少时日。
“科学创造论”失败之处,不在于它说了什么关于神的东西,而是在于它不能对大自然说得了什么有意义的东西。
试打开任何一本“科学创造论”的书(学下 Roger 兄先),书虫可以担保全书花在“破进化论”的篇幅多于“立创造论”的篇幅。创造论能否如进化论般有效解题(从实用观点看)? 能否证伪(从 Popper 观点看)?且看我道来:
为了证明自己是科学,“科学创造论”也提出了自己的解题策略:
搞笑的“洪水地质学”:
先看化石分布:细看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我们见到最低层的是细小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再上是鱼,两栖类,爬虫类,最后是哺乳类和鸟。没有进化论,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猜测到两件事:该等化石是生活在该地层形成的时候,其次序则显示了不同时段有不同的种群存在--它们不是一开始就生活在一起的。
创造论者连这两个猜测都认为是错的。十九世纪末的创造论者提出了两个他们自己的解释:化石的这种排列若非魔鬼的作为,就是神籍以试验我们的信心!现在是二千年,如此的“解释”真是“阎罗皇讲经”--鬼才会听。摩登创造论者比较聪明,采用了一个少一点神话成份的“模型”:曾经有一次世界性的大洪水,杀了差不多所有的生物,它们的遗体被洪水带到不同的地方,沉积,石化,形成了化石。
现代创造论者之中,以 Henry Morris 最勤力去用“洪水地质学”去解释化石现象。“瞧!进化论能解释的,洪水地质学也能,并且做得更好!” 他举出了14个“洪水地质学”的“预言”,并列举其理由,只举数个,可见一斑:
3.住在低纬度的生物倾向于埋在低纬度,反之亦然。
4.海洋无脊椎动物生于洋底,故其化石亦在最底层。
5.鱼类生活在较高的水位,逃避活埋的能力也强一些,因此埋在较高之地层。
6.两栖类和爬虫类生活在水陆交界,故埋尸之处比前二者更高。
9.由于水力的作用,较简单,细小而轻身的生物当然先行沈降。
10.哺乳类和飞鸟活动能力较大,住得也高,故出现在最上层。鸟类因为可以四处飞,遗留下来的化石数目也因而较少。
总括一句,Morris 用了三个因素去解释化石次序:居所,水力,活动能力。他的模型的解释能力是否真的比进化论呢?
无原则地将以此三者混合,Morris “解释”了化石的“大路”分布。但细看之下,他的说法制造了更多的问题:为何生于洋底层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在所有地层?为何水生的鲸鱼和海豚化石竟出现在比爬虫类更高的地层?飞行爬虫为什么会出现在水陆交界的地层?极长期的洪水使雀鸟找不到栖木,大部份雀鸟肯定一样会死亡,为什么它们的化石那么少?诸如此类的问题,创造论者都未有答案--除非在圣经之外加入无穷多的临时假设。为此 Morris 说:“由于这只是一个一般的原则,必定可以找到很多例外”(The Genesis Flood, p.275)“偶然的例外在所难免”(Scientific Creationism, p.120)。至于例外是“很多”还是“偶然有”,他可说不清楚。还有,Morris 在此用了双重标准:难题的出现“致命地反证了进化论”,却只是创造论的“例外”。再举一个例:硬骨鱼(TELEOSTEAN FISHES)由形态至游水速度都千差万别,为什么只出现于较近代(较高)的后三叠纪地层呢?Morris 的三个法宝都不能解释为什么全族硬骨鱼都跑到上层去死。此外,挪亚方舟的实际运作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Morris 和 Whitcomb 在《The Genesis Flood》中干脆祭起 “神的大能”的最后法宝去解释--换句话说,即是默认创造论只是神话,不是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