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梦寻鹏城>>··个人文集··>>jacky_xj[二狗]文集>>情爱物语四:鞋

主题:情爱物语四:鞋
发信人: jacky_xj(蚂蚁搬家)
整理人: andes(2002-04-06 11:37:06), 站内信件
  大家都有一种错觉,似乎只有水晶鞋才能配得起爱情这样子崇高的字眼,这当然是因为女人通常都有一段有着童话光感的年纪,。毕竟,红舞鞋太欲望了,它让人疲于奔命,停不下来,而其余的鞋呢,又太实在,脚踏大地固然塌实,终究是不情愿的:每个女孩都渴望前途未卜的爱情,想想看,谁愿意过那种一眼看到底的生活呢?恋爱中的女孩不喜欢生活如应用文,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渴望恋情如小说,充满了悬念,尽管她们最后终于要不可避免的进入到应用文一样的人生中去。

  以鞋写爱情,在我又是一件相当为难的事情,中国的夫妻们向来过着“削足适履”的婚姻生活,这其中可能更多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和习惯,很难说有爱情的成分,至多不过是亲情罢了。那些稍稍抵抗世俗/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的女子,终究不敌社会舆论强大的压力,除了被人民群众为其“穿小鞋”之外,还被确立为社会女性形象的反面样板,俗称“破鞋”。中国的所谓“破鞋史”由来已久,这当然跟中国这样一个强大一元的道德伦理社会有关,“破鞋”的下场是悲惨的,然而与之对应的那些女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她们因为守节获得了社会舆论的首肯,可是这是以丧失自身的生命质量为代价的。其余的女子偏是那些挣扎在是作一个郁闷的节妇还是做一个快乐的婊子,我想,她们活得也不舒坦。破鞋是千夫所指的,这种指责到潘金莲那里形成了高峰期,今天看来,小潘同志在当时的社会气候下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是需要大勇气的,凭这一条她就可以和麦当娜平起平坐。一个光辉的女性形象后面必定有一个矮小委琐的男人。小潘背后的男人当然就是西门庆了。较之潘金莲,西门庆就表现的很逊,这厮扯块布料就搞定了潘金莲,于是他就顺势将女人等同于一块布料,在他看来女人与女人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是她是一匹绸缎还是一匹棉布。这很不好嘛,西门庆因此直接成为了后来女权主义者攻击的靶子,然而女权主义者许是气火攻心,居然只鞭笞了他玩弄女性的一些表面行为,并没有认识到西门大官人骨子里蔑视女性的“人生观”。当然了,当然了,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中国女人的命运向来是叫眼浅的人大掬眼泪的:“新人从门入,旧人从阁出”,男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挥动衣袖,将人类喜新厌旧的劣根性演绎到了极至。那个叫秦罗敷的漂亮美眉的坚贞也不过是男人们用来宣扬女子从一而终的正面材料而已,当然了,也不排除是因为那个太守没有道明寺那么有型。班固的妹妹固然有才华,也终究只是为女人应该如何循规蹈矩编写了那么一套教材。杜十娘算是有主见的了,身为“职业女性”懂得女人经济独立的重要性,然而将宝全部押在一个男子身上,最终遇人不淑,万念俱灰之下,将那一箱珠宝尽相喂了鱼儿。后来者越发不济,远的不说,“三寸金莲”即是女性依附地位的畸态表现之最。

  现在这种情形当然已是大为改观,陈染/林白/海男/徐小斌们的私小说之后,美女作家闪亮登场,身体写作/在书上开妓院一时成为文坛的时尚,又没过多久,一个叫九丹的女子楞是祥林嫂般的要拉着你展示她的伤口……中国的女人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个时代,道德的约束力已经相当的稀薄了,真不知这样是幸抑或不幸。晚报上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奇怪的婚恋故事,鼓励着你的想象力。(我已经跑题到爪哇国了,闪回)与之对应的是鞋子在当代的极度繁荣,各种品牌各种造型的皮鞋填满了各大商场的某个楼层。不同的品牌/款式/色泽/标示了不同的气质与风度,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文化/品牌理念。对于男人来说,皮鞋的品牌对应了美女的段位,购买力亦然,钱包里内容的多寡决定了你所购买皮鞋品牌的档次。皮鞋是如此的接近爱情,以至于一个并不怎么样的皮鞋品牌也以这样的语言诱惑/谄媚着城市的痴男怨女:“穿米罗的女孩,小心陷入爱河!”

  鞋子纵令千奇百怪,终究脱不了实用价值,那就是用来走路,走很长很长的路。鞋子质量的好坏可以用它维持行走的路程来计算,这就好比一段感情的长度,爱情终究要在平凡又平凡的日子里经受打磨的,鞋子也是。它们都属于耗损式消费,不同的是,遗弃一双鞋子要比放弃一桩婚姻容易的多干脆的多。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