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集 邮>>其他收藏>>收藏攻略>>成都寻宝记

主题:成都寻宝记
发信人: guang_zhou(爿片)
整理人: danhan(2002-04-03 23:22:27), 站内信件
成都寻宝记 作者:楼钢 来源:www.gg-art.com
 
  行内人士都知道,作为中国西南第一大都市,成都的古玩市场在国内仅次于北京、广州而排在第三。近些年来随着收藏热潮升温,成都的古玩市场也十分火暴,而且常常有捡漏的机会出现。这次趁从丝绸之路考古回来的经过成都的机会,邀上了几个朋友“再战成都”。 
http://www.gg-art.com/n/ng836xem.jpg
成都的古玩市场游人如鲫

  1998年我第一次到成都,下榻在锦江饭店准备次日一早飞西藏。下午5点来钟找了个空子溜出来跑到对面的指挥街寻宝。可是从街头逛到街尾,经营古玩的商店不少,能够引人心动的古董却一件也无。当我从最后一家店铺里踱出来,失望之余不禁叹息一声:“唉,这么大个成都居然没有一件象样的东西啊。” 
http://www.gg-art.com/n/ng85mtvm.jpg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想这一声叹息引来了店主的侧目,老头子吼了一声:“小看我们成都啊?小四儿,打开柜子拿两件东西出来。” 于是小店员小心翼翼地从室内捧出一个锦盒打开放在柜台上。我站在店铺的门外,借着落日的余辉望去,一件青花器展现在眼前:大约45公分高,上画蕉叶麒麟。不禁脱口赞道:“顺治一统瓶,好!”
  “咦?来行家了!快,再取几件出来。” 老板来了精神,一面催促小店员,一面重新把我请进门来。接着搬出来的东西让我大饱眼福:45公分高的清雍正粉彩仕女图棒槌瓶,24公分高的清乾隆红釉玉壶春瓶,37公分高的清道光官窑青花赏瓶。虽然多少都有些缺陷,但是如此大件绘制精美的瓷器仍然令人砰然心动。
http://www.gg-art.com/n/ng807xam.jpg
晚清红木客椅

  由于我第二天一大早就要飞西藏,没有时间做进一步的接触了。但是成都古玩市场的实力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十年来成都古玩市场经历了两次迁移,从猛追湾到二仙庵,再从二仙庵到现在的花鸟市场。随着市场的规范经营,除现在串货场性质的花鸟市场外 ,还分离出草堂北门的四川省古玩艺术品市场和送仙桥艺术城。以前散布在锦江宾馆、岷山饭店周边的古玩铺大多今不如昔,当年古玩荟萃的指挥街已被美容美发及娱乐餐饮所占据,仅存的几家也是明日黄花。除此之外,尚有少数国营文物商店与个别零星的古玩铺散落市区各处。所以我们就直奔草堂北门。 
http://www.gg-art.com/n/ng81fhpm.jpg
翻箱倒柜只为寻宝

  花鸟市场一东一西两个大院,把图书字画及各类器物分为两边。这天正好是星期天,里里外外人头攒动,三教九流纷至沓来,各种口音相杂,间或各种肤色相混,再加上我们这一行又是老外,又是台湾友人,穿行于人流之中,煞是热闹。两院中间十来亩的空地上散放着林林总总的稀奇,大到成吨重的石刻柱墩,小到挖耳的银勺,软有一片残纸,硬有和田的玉器,细有闺中的绣品,粗如田间的犁头,地上摆的是硬木制成的家具,墙上挂的是软木雕刻的窗棂,品物繁多几乎无所不包,但是其中赝品占了绝大多数,偶而发现一两件真品那也是百孔千穿,残破不堪,真正能入眼的却一件也无。再前行至送仙桥的艺术城逛逛,情况也是一样。半天下来只收到了一件晚清的绣品,自是令人失望。是什么原因令到成都的古玩市场外表红火了,内容却萎缩了呢? 
http://www.gg-art.com/n/ng7xd77m.jpg
太白醉酒的故事在蜀中广为流传

  其实国内许多地方的情况都是和这里大同小异,比如深圳罗湖商业城内原来也有庞大的文物市场,后来却沦为假货博览大观,最后只得关闭收场。这和有关的管理部门只注意到了古玩市场对于搞活经济,促进旅游业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却没有注意也没有切实花力气把引导和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是有很大关系的。这样的结果自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http://www.gg-art.com/n/ng804ucm.jpg
竹雕十八学士帽筒


----
http://www.gg-art.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