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27:02), 站内信件
 | 
 
 
开佛知见——初悟《六祖坛经》(58)
 
 ☆☆☆个人意见☆☆☆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
 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这一节是六祖大师为法达所开示“一大事”即“佛之知见”。
 世间的人于外着迷于外相,追求外物。于内就迷于空相,追求空的境界。
 要是可以“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要的明白了这法门就是悟了,
 就是“开佛知见”,即是得佛之大智慧。
 这里六祖再次提出所传的法门就是要人明心见性,内外不迷。
 就是“于相离相”。这点在上见回已经说过了。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
 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这里有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六祖时时会把一些文字换成别的文字来说明的。
 象这里,六祖就把佛换成了觉。觉也是有很多种意思的,佛也可以称为觉者。
 再说一下这里的背景资料。
 六祖这里的说的“四门”是和《法华经》中的“开、示、悟、入”是相应的。
 附:
 #法华文句卷四上次第就开、示、悟、入等四字,特立四位、四智、四门、观心四释
 等名目而阐明‘佛知见’之旨义。#
 #法华经(大九·七上):‘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
 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所以六祖大师有这么分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
 最后还是说到:本来真性得出现,即是佛的出现,就是自见本性真佛。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
 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
 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
 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
 见。]
 六祖说,不要错解了经意,见说到““开、示、悟、入”是佛的事,是佛出现于世。
 和我们没关系,这就是错了。佛本来就具有佛知见了,还用“开”?是为我们“开”。
 所以要知道佛知见,就是自己本心真佛,就是有见这真佛,没有别的佛可求的了。
 六祖也不怕麻烦地又说了一遍,什么是开佛知见:
 “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
 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
 见。”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
 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
 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合十
 开佛知见就成佛,开众生知见就成众生。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
 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牛爱尾?]
 修法念经,而不知开佛知见,就是舍本逐末。
 六祖在这段中虽然是开示法达的,但实际上已经把禅宗的真实意思说出来了。
 就是要开佛知见,就是要明心见性。别的一切法都是手段。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
 【觉】【知见】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go.163.com 以禅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