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27:01), 站内信件
 | 
 
 
初悟《六祖坛经》(21)
 
 ☆☆☆个人意见☆☆☆
 (下面的内容是在《坛经所说法门》中说过的。)
 
 禅是一向是被说是无门之门。
 多少禅的故事听得人都头大了。公案所说的本就不是非当事者可以体悟的。
 但要是用自己是学识来理解也是可以的。
 但……!呵!就象是入了这门,也就是出了这门。
 (一扇门,如不分内外的话,你过了这门,你说是入还是出?)
 真是无门?
 《坛经》中提到的修这一法门是怎么样的!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
 即得见性。】
 
 是不是说得很清啊!
 要说清的话真是很不容易的事!
 在这之前,要知道,修法门为了什么?
 见性!
 是了,法门,法只是法船,到了彼岸就要丢的。
 先是明了这理就可以往下读了。
 【须修般若行】是指的什么的呢?
 《坛经》中是如是说的。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明白这个就是般若行,时时行这般若行,就自身等佛了!
 就不用什么法门了。但也有不明怎么样才是般若行的。
 说:啊,这很是难办到啊!那怎么办?
 好办!持诵《金刚般若经》。
 再要说持诵的方法前,先要做一些准备的工夫。要明白一些理。
 【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这段经文,提到“屏息诸缘,勿生一念”
 这正是参禅的先决条件。
 【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这段经文,提到“净心”和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这是咒的加持。
 【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这里提到“愿力”,就是发愿。
 要发大愿,发宏愿。
 【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
 这里提到,“口诵心行”。是要人不要执着“念”。
 这些是要在说念诵经文前要说的。
 说到这就可以知道,要说下去的话就越是具体,就越是多要求了。
 是不可以一一列举的。
 这里再提一下。勿要执着口念。合十
 念诵《金刚经》,先请净三业。
 “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
 1,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
 2,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
 3,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
 现在是要说到“持诵”了。
 要怎么“持诵”呢?受持念诵。受恃,依经所持。念诵,念诵经文。
 这里就有“念佛”这理在!
 有几个境界!
 口念,身念,心念,无上念。
 口念者,只是口中念念。只是要求,口中发音不错,常常念诵。
 身念者,口念已深,可以不发声念,不用看经,默念心动。没见“能念”没起“疑情”。
 心念者,一心不乱,已见“能念”已起“疑情”。但没见性。
 无上念者,无上念。
 强分几层,是让人易入。合十。
 这里有个故事,一位在家的读书人,一夜睡觉时梦见一鬼来见,求其为他超度他。
 读书人说:我又不是高僧,如何有能力帮你?
 鬼说:只要您为读一遍《金刚经》就可。
 读书人醒来后,夜里就为那鬼读经。
 读到一半,家人来问要不要茶。读书人没回答,只是摆摆手,意是不要。
 就又读下去。
 夜里睡梦中,鬼又来了。说您怎么没读啊!
 读书人说:我读了啊!
 鬼说:你读到一半,就说“不要”。所以功德就没了!
 读书人第二天醒来,就又为鬼读了一遍。鬼得以超度。
 可见《金刚经》的功德无量。和念诵时要“一心不乱”。
 具体怎么念诵:http://fxys.126.com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
 【法界】【三昧】可到这来 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126.com以禅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