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yldm(步惊云·X)
整理人: dyldm(2002-04-06 09:22:56), 站内信件
|
转载:热力影迷论坛
高卢雄鸡凭籍高贵的傲气,以视觉的终极革命向世人再次展示实力,试图延续搏击电影潮头的光荣传统。
崛起的新一代法国电影人不甘屈服来自好莱坞的淫威,除了苦心培植自己的弄潮接班人外,还深入研究彼岸“敌手”的虚实,实行“拿来主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正面抗衡汹涌袭来的庞然大物。他们主动出击飘洋过海,吸收对手的精华、掌握崭新的技巧和理念,学习先进的运营模式。当结合本土人文、地利烹饪的法式大餐隆重出台并全面开花的时候,着实令对手和影迷大吃一惊。在短兵相接当中勇者无惧的首推吕克贝松(Luc Besson),其他高卢战士还包括杰拉德卡拉维克(Gerard Krawczyk,《的士速逮2》)、马修卡素维茨(Mathieu Kassovitz,《血色河流》)、克里斯托佛冈斯(Christophe Gans,《狼族盟约》)、彼托夫(Pitof,《夺面解码》)。
2001年令人目眩的动作大片《狼族盟约》(Brotherhood of the Wolf)把慢条斯理的法国人顷刻赶回电影院——被好莱坞洗脑已久的观众惊叹这部属于自己的娱乐电影多么激动人心!票房的成功以及观众的积极反响使制作人员吃了定心丸,顿感雄心万丈,也为此类电影的再发展留下伏笔。
同年9月,SONY公司最新推出的Cine Alta 24-P数码摄影机被勇于吃螃蟹的法国人再次拿来玩弄了一把,数个第一次把古装侦探片《夺面解码》(Vidocq)包装得活灵活现、炽热异常:导演彼托夫的处女执导,法国历史上首位侦探维多克的故事,大银幕首次全部采用高清晰度数码摄影机进行拍摄。玩视觉特效出身的彼托夫对镜头的调度可谓炉火纯青,旁若无人地运镜诠释意境的手法令人叫绝,快速而缭乱的景别变换使人目不暇给:天空永抹不去的阴云,大量的广角、变焦运用使纵深的巴黎街头一览无遗,大革命背境下隐藏的罪恶被彻底揭露。长镜头处理得恰到好处,如实地交代了罪案过程与时空变化,变形的特写、夸张的推拉、手提跟拍渲染了紧张气氛,尤其是多个玻璃面具的特写,把心不在焉的观众也吓得半死。而简洁果断的剪辑则把恶心恐怖一笔带过,没有为反对派留下任何抗议血腥的籍口。与预期无异,本片的画面数码感极浓,锐度十足,意外是还不够细腻逼真,层次感不强,对黑暗的表现也不理想,但色彩的调配却别具一格,厚实丰富,暗黑与金黄的背景和谐配合悬疑剧情,质感的CG画面与古典实景完美地融为一体,偶尔展露的斑斓全景,仿佛把观众带入印象派的世界。
与影像的精雕细琢相比,《夺面解码》的剧情与它的探案一样显得古老而笨拙,老掉牙的细节,缓慢的节奏加上无精打采的杰拉得德帕迪约(Gerard Depardieu)和古拉姆卡内特(Guillaume Canet),把雷厉风行摄影机的努力顿然化为乌有,不断的插叙、倒叙以及故意混淆视听,把乘兴而来的观众毫不客气地带入歧途,当然自以为是而洋洋得意的答案揭瓮后,观众肯定不会买帐的。表意形式的咄咄逼人与内容处理的不思进取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得侦探老前辈的事迹并未引起多少的共鸣。令人挠头的不只是云里雾里的案件,还有更令人吃惊的事情:19世纪洋人怎么会打起中国功夫去擒凶?看来自从袁和平伯伯和李安叔叔充分展示功夫魅力以后,也为洋鬼子们带来不少后遗症。
纵使有豪气万丈和奋斗精神,但面对已成型的巨无霸对手,无论是数码摄影机统治未来还是法国人抵御好莱坞侵略的雄心壮志,要全面胜利还需时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由于这部片的全美d5版还未正式出,其d9版只是飞龙版,在某个程度上说,飞龙的确不够全美的缘版好,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等等再买。
----
爱我者我皆爱之
☆★★★☆
至HOT碟讯,尽在广州DVD/VCD!!
我系神
你系人
齐来不知所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