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inateddy(武道者)
整理人: dannylu(2002-07-14 02:05:33), 站内信件
|
武道之心态
在武道或现实生活中,心灵的偏狭意味着心灵的冻结,一旦停止其必需的自由流动性,心灵将不再是真正的处于心灵的状态。在武道的心态中,一无自我意识时,艺至其最高之境界。一个人一旦能够超乎其所做事物的成败之关键,则必可发现何为“自由”。用自由之意发挥自由之身。武道之心态,系于此。
武道之价值
武之道,修己心,修己德。中国武术之长盛,系于此。
武之心态,源于武道。
它将拼搏溶为生命,成为生活强者。它的目的不仅在于强健体魄,延续自己的肉体生命,而是着眼于修练意志的坚韧,也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强调的自强不息的强身方式。而且练武强身的最终目的是强心,以磨练出超人的意志。
而武道修练之过程,它不仅要坚持克苦,更重要的是要超越现状,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精神境界的有效手段。它的结果,不只是使练武者强健了体魄,而是使练武者更能藉此去面对,去适应一切恶劣环境,磨练出坚韧的意志,这就是武道的本意所在。
武道之哲学
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亦可称为太极,是一切武术的基本结构与核心理论。太极的主旨就是:事物不会永恒不变。换言之,即一切事实乃是动的、循回轮转的,当活动量至极点时就转而为静,再由静化为阴,而至极静时亦会再转而为动,再转化为阳。两者圆通流转,循环不息。当我们深入研究问题时,必会发觉真理之所在,而问题永远不会与答案相离的。
阴阳两极在武术中是调和互用的,绝对没有相抗之现象。故此,假若一方采取主动,而另一方却处于完全被动的话,那是极不自然的,重点是千万别固执于任何形式,也就是勿使自己的注意力受限。此外,轮子惟有不过于附着于轮轴上时方可运转自如,一旦心灵是紧密地固守着,此种感觉将存在于每个动作之中,无法瞬间有效地发挥。
以上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另一个相关的法则:不可违反自然。以一个习武者来说,首先必须忘我,继而随迁而变,不与对手硬碰而是顺其来势,引其入围,然后借机制敌。十分重要的一点,如何借力使力,使自己的反击威力更大。当然,一个人除非消除他自己精神上与技术上的一切障碍,否则是无法进步的。
在武术中的一切活动,是与意志中的活动有着连带关系的。向来意志带动身体,身体随着意志的指挥去活动。既然身体五肢受制于意志或思维,因此意志或思维的修练是很重要的,但却要说明,意识,意志或罹的训练并非易事,所以说,一般人也很难达到“悟”的境界。也可以这样说,武道不单纯是在技巧上的,更重要的是它对心灵的探究与修练。
武道在阴与阳合一时即己存在。武道哲学系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