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eonard_soup(水中月)
整理人: leonard_soup(2002-03-30 21:37:11), 站内信件
|
作者:三家村
警惕信息殖民主义
□ 吕国英
不可能的事情,在特别的人面前,常常变得完全有可能。
张斌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特别的人。1999年11月1O日,解放军报在一版中心位置刊登一则报道,这篇报道的引题是:挑战世界著名定理、摘取重大科研成果,主题是:高工张斌不愧为“网络英雄”。
1997年9月,美国微软公司在中国举办电脑人才培训班时,发现张斌是个不可多得的电脑人才,便执意聘请张斌为微软中国地区高级工程师,酬金为周薪1万美元,张斌婉言相拒。张斌又被委以微软中国公司中方副总裁的要位,薪金当然是要翻着倍数的增加,张斌仍是一笑了之。此事传到比尔·盖茨的耳中,其自言自语:中国人身上有种特殊得让人难以理解的东西,在中国军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宣告此事至此作罢。
最近,张斌提出了“信息殖民主义”或“信息殖民主义现象”问题。有关专家将这种现象产生归为信息产业的不对称发展。这是一个很严肃或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全球信息产业中,CPU的产量美国占92%强,系统软件的生产量达到86%,目前因特网的用户已有1.2个亿,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在全球有3000个,其中设在美国的就占7O%。这说明什么,说明“信息殖民地”问题己相当严重。
在信息社会,信息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变得特殊的重要。进入信息社会后,国际政治和社会政治生活事件被即时嵌入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各种信息媒体将各类政治事件和信息实时不间断地传输到全世界,国家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限变得模糊,国家政治安全必然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和冲击。
1996年全球信息产业的产值超过1万亿美元,信息产业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超过诸如汽车、钢铁等任何产业,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种特殊产业。有专家预测,到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3.5万亿~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还有统计表明,现代经济的发展与增长,4O%来源于信息产业,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占GNP的45%~6O%,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业产值仅占GNP的1%左右,这也就必然地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信息殖民主义现象对于军事安全的挑战尤其严重。我们早已知道,“WIN95”刚推出时,就有人发现,这个软件有个神秘的“黑匣子”,只要接入互连网,它就会向微软总部发送信息。
“WIN98”在设计上预留“漏洞”也是早已公开的秘密,它在接入因特网时,系统会自动搜索用户电脑中的信息,甚至身份鉴别资料,其外接的一个庞大数据库,还与政治、经济、军事组织相联结。还有像英特尔奔腾ш处理器,可通过内置的序列码,将用户与截取的信息一一对应起来,破译出用户的身份和秘密,还有的故意在信息产品中留下嵌入式病毒,安装产品隐性通道和可恢复密钥的密码等隐患。使用这样的信息产品,你能保证你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那就怪了!
信息殖民主义现象另一个问题,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信息列强的信息产品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其语言、文字,这也就必然地将其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带入使用这种信息产品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文化受到冲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张斌认为,面对这种信息殖民主义现象,我们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他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
欢迎来古今政史区之 探索无止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