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广东历史文化★★>>关于南越王墓

主题:关于南越王墓
发信人: log_hwd()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4-01 16:03:30), 站内信件
关于南越王墓
1. 一个王国的辉煌与落寞
汉代,汉民族强盛的时代,强壮的军队,辉煌的王朝带来的是广阔的国土和民族的兴盛,汉族从此开始有了自己的称谓,但是,在那样强大的时代前景之下,位于岭南之地的南越国真的能独立行国吗?在南越王墓中,我们找到了证明墓主身份的金印“文帝行玺”,证明当时南越国确实是一个独立的一国。
经考证,墓主赵昧是南越一的第二代国一,虽然他下葬时身穿丝缕玉衣,试图用宝贵的玉片使他身体不腐,但经过两千年,我们最终只能找到他剩下来的下巴骨和一点头骨。从棺材长度判断,他是个身高有⒈75米的高个子,从墓中陪葬的那一千多件物品看来,这个国王生前可能很爱酒,爱乐,生活极其奢侈放纵。并且,他还想修练成仙,在墓中出土的五色药石就是他服用的长生不老药,难怪他年纪轻轻的在45岁左右就死了。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广州是否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向来总是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从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这些文物中,我们找到了一些当时的“舶来品”,证明早在公元前两百年的南越王国,海外贸易通商已经十分发达。
墓中出土的一个银盒,花纹是用锤子打出来的磊蒜头一般的形状,边上还有一圈极薄的鎏金装饰。从外观看来,与中国传统器皿形状风格迥不同,反而是与公元前五世纪的波斯帝国用具很相似。在记忆中,似乎只有在中亚地区才能经常看到这种造型的用具,于是人们相信这是当时从中亚地区而来的物品。
南越王的外衣上,带有装饰作用的小金泡也很有西洋风味,这些小金泡看起来很像我们现在用的小纽扣,半球状的表面用金丝焊接成圆形、心形、瓣索形,这种焊接的工世早已被证明起源于西方,同样也是中国境内较早的舶来品。此外,墓中还有原只非洲牙、产自西亚非的乳香心脏熏炉等,由此我们同样能想象出当时中外贸易的频繁。
¨ 食在广州的起源
“食在广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在南越王时代已经非常注重饮食了。在志越王墓中,我们可以找到广州美食文化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渊源。
在展厅里,随葬的炊具就有近百件。可以想像当时的南越王确实是一个美食家。炊具的分类相当明确,有专门的煲汤的汤罐,用来乘酒的酒器,仅仅是用于烧烤炉就有大小近十个,烧烤的器具,如铁叉、铁焊等,和现代人用的同样差不了多少。
当时的美食家们在吃什么东西?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有长期被誉为“天上人参”的佳肴禾花雀遗骸,还有其它一些海产品,家畜等。而墓中唯一的屏风托座造型,是一个人嘴里叼着一条蛇,那个身装短袖服装,低鼻梁,大眼睛,有很典型的南越人特征。如果这样,是不是可以说明广东人吃蛇的历史从两千年前就开始了?

地址:位于解放北路越秀公园附近

另附:
关于赵佗
南越国第一代国王是赵佗。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赵佗任龙川县令。拿来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秦朝形势混乱,赵佗运用手上权力调动兵马统一了岭南地区,乘机于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定都广州,自称为“南越武王”。越佗是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在位时对内发展经济,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执行民族事融合政策,令南越国有了圈套的发展,我不知道,广东形成至今这样兼收并蓄的个性,是不是可追溯到赵佗当年的治理?他也是个长寿之人,在位时间67年,第二代国王赵昧是他的孙子。但赵佗的儿孙都不太出息,在他死后没多久的公元前111年,南赵国缍为汉武帝所灭。南赵王墓的地点向来非常秘密。到了三国时代,吴国君主孙权“闻璨王墓多以异宝为殉”,也惊动了,派遣几千人寻访赵王墓,把大小岗岭都翻遍了,但却全都无功而回,令赵王墓更添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