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探索无止境>>匹夫有责>>方志敏:今天,我想起一个大写的人

主题:方志敏:今天,我想起一个大写的人
发信人: j.k53(剑客)
整理人: leonard_soup(2002-03-28 15:44:55), 站内信件
方志敏:今天,我想起一个大写的人

《可爱的中国》、《清贫》,这些文章是我曾经读过多遍的,俺深深为其中的那种精神的力量所叹服,写这些文章的人叫方志敏。1935年的8月6日,他倒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下,到今天,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有66个年头了。

方志敏是江西人,家里祖祖辈辈种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担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和主席。1928年,他领导了弋阳、横峰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4年底,他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蒋介石赶忙调集7倍的兵力进行围堵。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于1935年1月24日,落入了敌手。

方志敏被捕以后,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对于敌人的“软化”和“规劝”毫不动摇。他一方面机警地避开敌人,争分夺秒地写文章;另一方面,把监狱里的同志们组织起来建立党支部,积极开展对敌斗争,策划越狱。《可爱的中国》、《清贫》等都是他在狱中写成的。

我忘不了他的《可爱的中国》,方志敏深情地把祖国比作母亲。他感叹母亲在受着列强的压迫,帝国主义在分食着她的血肉。他呼吁祖国的儿女们起来拯救母亲;在他《清贫》中,他述说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气节。在他被扑时,国民党士兵不相信一个共产党的“大官”,竟然几乎一无所有。在今天读到这一切,恐怕感触尤深。

方志敏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气节,是中华民族志士仁人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精神的延续。可以说,中共当初能够在危难中崛起,依靠的正是这种精神。


方志敏的气节也打动了敌人阵营的人。他被捕以后,被押解到南昌,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想方设法把文稿送出监狱。南昌监狱有一个姓高的年轻下士文书,他看到方志敏根本不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凶相”,便和方志敏作一些接触,方志敏抓住时机,商量要他把文稿和密信送往上海。二人商定由这位青年的未婚妻送文稿。这位姑娘化名“李贞”,带着文稿和鲁迅等人的地址,离开南昌来到上海。经过一番周折,方志敏在狱中写的文稿终于交到鲁迅手中。鲁迅冒着生命危险珍藏着它,直到第二年4月交给当时党中央派往上海工作的冯雪峰。这使我们有幸能够读到这些文稿。

人活着,必须要有一种精神。这是读了方志敏的文稿所体会到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