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ongcarbet(dreamhome)
整理人: roy_young(2002-04-19 06:13:10), 站内信件
|
作者:杨匡汉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教授
读了搜狐网站2月7日刊登的《梦断考研路》(上)、(下),我心里非常难过。作为一个教了几十年外语的老教师,我深知外语,特别是英语,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重要性。高考、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考研、TOEFL、GRE,哪一项考试都有可能决定一个青年人一辈子的人生走向。中国的青年学生,没有人不知道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正因如此,他/她们在外语学习上所花的时间,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从小学、中学、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从课内每周四至六课时到课外各色各样的补习班,许多青年学生花在学习外语的时间总计在两、三千小时以上。可是,效果如何呢?除了外语专业院校毕业生之外,绝大多数非外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没有达到所学外语的“四会”水平。自己不会说,听不懂别人说,写不出一篇没有语法和拼写错误的简单的应用文,即使是看本专业的外文文献,也只能连猜带蒙,看个大意。遇到一些稍为复杂的句子,十有八、九还是看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悲惨的结果呢?作为一个外语教师,几十年来,笔者一直在思索、探究这个问题。我认为,影响我国学生外语学习水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 学习动机不明确 “为什么要学外语?”如果你问一个小学生,他/她会回答说:“我妈让我学的。”如果问一个中学生或大学生,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因为要考试。”这两种回答的实质是一样的:不是我本人主动要学外语,而是别人要我学外语,我被迫学习外语。凡是迫于外界压力,被动学习外语的人,只要一拿起外语书,心理上就觉得烦躁,对所学外语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即使从理论上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强迫自己去学,表面上花不少时间,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学进去,什么生词也记不住。许多人年复一年考试失败,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学习动机摆正。如果你的回答是:“因为我喜欢学外语。”那你就一定能够学好外语。有经验的外语教师都知道,学好外语的关键是学习者本人的“Motivation”(学习动机),也就是学习者是不是具有主动地、迫切地要求学好该种外语强烈愿望。因此,学习者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自己对所学外语的兴趣,要打心眼里喜欢它,逐步达到对所学外语“朝思暮想”的痴迷程度,一天不学就不舒服,一打开外语书就觉得心里踏实。许多外语学得好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他们在学习外语的某个阶段,最好是在已经学过一两年,掌握一千来个词汇之后,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走路、吃饭、睡觉做梦,时时刻刻都想着所学外语。走路看见一辆小汽车,脑海里立即想说:“It is a car.” “It is a new car.”或者 “It is an old car.” “It's a pity that I can't drive. I'll learn how to drive and buy a new car some day.” 吃饭时买了一碟菜,心里说,“It is delicious. I like it very much.” 晚上十点半钟,要睡觉了,一看表:“Oh, it is already half past ten. It's time to go to bed.” 躺到床上,还会对同寝室的人说一声:“Good night.”总而言之,随时随地都想着使用学过的句式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一种外语教学法叫做“沉浸法”(immersion approach),就是创造条件,在一段时间内,使学习者“泡”在一个全外语环境里。如果你孤身一人到了国外,自然就“泡”进那个环境里去了。在全外语环境里学习外语是最理想的,也是最有效的。欧洲各国的青少年往往利用假期到国外去学外语。要学英语去英国,要学法语去法国,要学意大利语去意大利。笔者在瑞士遇到一位刚高中毕业的女孩子,她会说德、法、英、意四种语言。瑞士有德语区和法语区,她的家庭住在法语地区,但她的妈妈是从德语地区来的,因此,她从小就和爸爸说法语,和妈妈说德语,还没有上学,两种语言就已经很流利。上学后,外语课学英语,加上常去英国和意大利旅游,于是,四种语言就都掌握了。欧洲有些国家幅员较小,一个人如果不掌握几种语言,会很不方便。我们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中国人对外语的需求自然不象他们那样迫切,而且我们多数人也没有条件经常到国外去学外语。我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完全处在母语环境的包围之中。因此,学习者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兴趣和毅力,才能在一段时间内,给自己创造这样一个局部的外语小环境。学习外语的人怎样才能够养成对所学外语的强烈兴趣,使自己产生一种要学好该语言的强烈愿望呢?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世界上任何一种现在还在使用的语言,都积淀着使用该语言的那个民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着该民族世世代代人民的智慧。当我们使用本族语的时候,因为我们是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不知不觉地学会的,除非特别有人提醒,我们可能领悟不到母语的博大精深,就象我们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那样。学习外语的情况就不同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是在已经掌握了母语之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的。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和欣赏该外语所承载的异族文化,并把它和母语所承载的本族文化相比较,我们就会大大加深对两种不同文化的认识和感悟。就会进一步增强我们学好该门外语的兴趣和决心。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学一些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学唱几首外语歌曲,背一些外语的成语、谚语,都会增加对所学外语的兴趣。而最能够提高一个人学习兴趣的是,想方设法使用学过的外语知识。如果你能够经常上网看英语新闻,用英语和国外的网友通信,那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大,你学好英语也就指日可待,要通过什么样的考试都不会犯难。总而言之,如果你是被迫学习外语,你只能把它作为一种死的、异常复杂的符号系统来死记硬背,越学越累,很难学好。反之,如果你是主动学习外语,你就能体会到所学外语是一种活生生的,人们赖以交流思想、交流信息的非常奇妙而又非常实用的工具。你会觉得它趣味无穷,越学越想学,不知不觉、轻轻松松就能学出成效。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 一剑闯江湖!
I have my dream, and yo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