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wwww68(Del)
整理人: clarafire(2003-01-05 18:53:49), 站内信件
|
......但是我们现在又很确切地知道,这只是一本书,一本很普通的哲学入门,它在德国卖了多少本,在挪威卖了多少本。而且,即使我们真的是别人的脑电波,或者住在一粒电子上,即使我们真的意识到这点,也不能有任何的行动,像苏菲和艾伯特做的那样。我们只能习惯于水到了100度会开,而且总结出一个真理来,但不会平静地面对在空中作90度拐弯的飞碟。心灵的想象只是想象,哲学的诘问只是诘问,矛盾的逻辑只是逻辑。但是再奇异、再荒谬的想象,也像我坐的椅子存在于地球上一样,真实存在于意识之中。意识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在它面前,还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的呢?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意识,那就像艾伯特所说,已经滑到那只白兔的皮毛深处去了。
......后来又想到了相对论。我不懂相对论,但看一些有关的书,知道相对论是关于大尺度宇宙的理论,通过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我们的这个宇宙从前是一个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奇点),经大爆炸后渐渐成了现在的模样。但相对论的前提是只适用于大尺度,它到了非常接近奇点的地方,宇宙小到了基本粒子尺度,相对论就失效了,需要量子论来拿过接力棒。相对论本身不能到达自己的预言,我想,这也是一个奇特的拓扑结构吧。相对论死在自己的推理上,少校创造的人物反抗自己,有一种电子邮件可以自毁,这种本身所含“必然自毁”的结构,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如此矛盾而又真实存在。相对论是伟大的,苏菲在书中是真实的,自毁邮件是很省心的,就是每一个人的出生,不也意味着从此走向死亡的“必然”之路吗?所以,想来想去,所谓想象、奇异、荒谬、矛盾这一类字眼,其实也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这有着少校的“牛皮糖”一般想象力的作者,不仅仅是通过艾伯特的口、少校的礼物,还通过这本书自身,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我想,这本书是买对了。你说是不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