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reamerz(7up)
整理人: jaja(2002-03-25 22:47:57), 站内信件
|
5.3 五味戏猪
今天可以算是个悲伤的时候,因为按原计划观音姐姐要打道回俯了,虽然我们都做了最大程度的游说,但她还是要走,我师徒二人不禁悲凉起来~~。
在镇口陪她一直坐到10点多,才等到了去清远的车,一个人15块。送走了她,我们师徒又钻进了山里,继续我们的长征,今天的目的地是个叫倒流水的村子,路程估计和第一天的差不多,比较轻松。
去倒流水先要经过一个叫石梯的村子,在地图上,岩背到石梯还是有路标的,之后就没有了,想必又是那些村间的小路。出发前,罗前辈就提醒我注意一下当地的地名,可能会有不少有趋的典故,所以这也成了我要做的功课之一。沿着去阳岩洞的方向走(当地一景点),3公里后有了岔路转右是洛家塘,左边直去6公里就是阳岩洞。村子很小,很快又是向上的路,这里和别处不太一样,石灰岩地质显然占的要多,地上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石灰岩块,感觉好象是下过流星雨后遗留的残余,跟着就是一条跨过山口直达山下的石梯,看来前面的石梯村由此而来。
来到村口就见一小商店门口坐着位老伯,他热情的拉我们去他店里休息,喝口茶,闲谈中了解到当地的一些情况。村里很少见到中青年的男性,多是出去打工了,留下的基本是老幼妇女,照我估计,石梯村在周围蓝山地区都是比较贫困的。由于现在人口也有所增加,每家分到的田不到一分,主要能种的就是玉米,芋头(一年一熟),稻米,红薯等。由于土地产量不高,一亩的红薯只有100多斤的收成,而隔壁蓝山地区的产量就好不少,石梯的农家不得不用一斤的红薯去换人家一斤的稻谷(可能品种较好),而实际上蓝山地区是专种红薯,所以石梯的窘境可见一般,而农家的经济来源几乎就是养的那点牲畜。农村电费改革制度倒是落实了,一度0.99元的价钱一看就知道是并入电网的价格,可村里自己有个水利发电机,所以这个价格也让我有点不解,照理说如果自己有水利发电的话应该只是0.3元左右的。还有就是计划生育的国策让我不得不佩服,别以为到了农村就可以随便来,即使是这样的山区,依然很有影响,据说现在已经完全规定只能是一个了,多生一个就要罚款几千到上万,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那简直是一辈子的收入,当我问到真的没有时怎么办,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回答:去借,没有借来也要受罚。而且可能还要被人抄走床褥,反正是不少不太光彩的手段,要你过界一次就永生难忘,这样看来联合国人权组织对我国的批评并不完全是政治攻击。读书也是当地人的一块痛,路太远,但关键还家里没有钱供孩子上学,一般只能上到小学4.5年级,读完算好的,上初中的将来可能就有资格做村委干部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奢望。而这里的学费也比较贵,小学一年要600多,而初中一个学期至少就要这个数,我本人就觉得和当地的经济状况不太相符,简直和我们城里的学费相差不远嘛。总之感觉百姓对咱们党微言不少。
和我们闲谈的这个老伯以前是村里的生产大队长,村委对老人家照顾还可以,去英德看病可以去借车,年终有200元的补贴,而平时就是每月拿养老保险了。话说的差不多,老伯就拉我们去他家吃饭。端上来的就是密度比水大些的玉米粥和小个的芋头,这便是常年的早,午饭了。对于我们这些在城市里吃惯精细的不能再精细的人来说,吃这些粗粮可能是很不错的(让我妈吃到就高兴了),可对于这些常年与之为伴的人来说,真的是生活太苦了。
告别了老伯,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倒流水了,据说离的不远,我也不太着急。走到村委隔壁的小水电就开始上山,可见一条很粗的水管从山上下来,这里的水利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到了头有了左右两条路,我们决定走左边的。左边的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人工的水渠,走了不久还看到前面的小朋友给我们写的“去倒流水”几个字。这是一条极舒服的路,幽静的小路,脚下是流动的山水,左边就是两个山谷之间的一条河滩山林非大,但足以让你我心旷神怡,我们便忍不住要停下来慢慢享受。悟空脱下上衣,伸展双手,呼吸这天地精华(造元气弹?),而我就背上相机和脚架爬到高处装模作样。
继续往前走了不远,河滩越来越高了,忽然看到一条可以下去的小路,我一念之差:悟空,我们下去看看吧。接着嘛,呵呵,本来是忘记了带游泳裤,可这行人不多,就算有,这谁认识我啊,于是我师徒二人就穿着PAPER作半裸秀了。下来了,真是个没错的选择,这里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甚至形成了天然的更衣室和游泳池。因为是山谷间的河滩,也就是山里的风口,用冰凉的山水洗去身上的不适,再坐下来吹吹风,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如果有人想来,带上一双凉鞋和泳裤,放下诸多的要求,这里真是个溯溪的好地方,我向下游走了挺长一段,见到两个天然的岩洞,其中一个不但比较高,而且里面估计有三,四十平方,水位比较低时可以在里面做饭搭帐呢。
来到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不照相?可我们这样也有点太不雅了,就算吓不着家里人,吓着晒相铺里的小姐们也是不好的嘛......所以我的方法就是用报纸,而悟空更豪爽,搬块石头足以遮掩天下了,看来树叶已成为一般过去时!!
就这样过了两个小时,忽然悟空大叫:“师傅,我们还是走吧,远处有一团妖云逼近!”我一听便不爽,但依旧耐心教导:“悟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的话分明带有种族歧视,要知道,人同埋妖都是有阿妈生的,人的妈叫人阿妈,妖的妈叫妖阿妈......”悟空听后无端作喷血状,愤然弃我——拣他的石头去了,我照磕我的瓜子。话说回来这的石头真的挺漂亮,拣回去就是最好的手信!
再好的地方还是要走。回到小路上,往前走了几步就看到了原来前面有个水闸和一个泻洪渠,而脚下的水渠也分了一条向右边的深山里,估计是通到蓝山的。而我们要走的是中间那条不太明显的路。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一片开阔地,马上就看到了一间祭神的地方。这个地方石灰岩地质明显比石梯村就少多了,有很多被开垦的梯田,而且是倚山而上的水田,虽比不上元阳的,但也很有特色。走到田间问正在劳作的农民,知道我们已经到倒流水,但似乎我们这两个外来人吓着了当地人,他们对我们抱相当的警惕,这是我出来这么多天第一次遇到的情况。当问到可不可以借宿时,那人很爽快地——拒绝了!这一下我们可碰了钉子,但没理由就这么走掉,都到这了难道还真要我去住帐篷?况且都已经5点多了,罗前辈就曾告诉我如果借宿不顺利最好就去找村长。于是我们在村里磨洋工,到处假装问路,就在问的时候一个在田里干活的中年男子主动为我们指路并询问我们的情况,最后他很热情的邀请我们今天去他家里住,我们这才放了心。。
一进他家就腾空了待客的长凳为我们放登山袋,跟着就给我们烧水(用煤气炉)泡茶,可见这里民风很好,人都很淳朴。他的屋子也是常见的泥砖房,也很破旧,进门做边是柴灶,旁边有些干柴,跟着就是用几块木板围起来的洗澡的地方,屋子的另一角则是煤气炉,暖水壶和一部用了十多年的黑白电视机,右边是长凳和碗柜。看着这四周漆黑的墙壁,很难想象这就是他的厨房+客厅+浴室,还有比这更地道,更真实的乡村吗?
这位大叔告诉我们他姓何,整个倒流水有何,梁,刘三个姓氏,都居住在这周围的山里。我们歇下的这个地方有50多户人家,应该算是附近状况最好的村了。每家可以分到三分地,如果自己再开垦些就不止了。除了养牲畜外,还可以种衫木和竹笋,经济情况自然好的多,而且还有一条山路可以到岩背,虽然比较颠簸但可以通拖拉机和小车,去年就曾有一批香港来的大学生到学校去协助扶贫。当我问到地名问题时,他也说没有人知道到底为什么这么叫,看来这成了一个谜。不过最后他幽默的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可能前人预见了会有自来水!
来这么两个外人应该是村里的大事,不一会就来了很多围观的群众。我赶快给各位父老乡亲递烟,他们都颇有“风度”的接受了。一支烟后何大叔也把他的烟草递给我,问我想不想试试,我可从来没抽过这些自己卷的烟,更何况它没有过滤嘴啊,不过想到出门在外还是要爽快点好,就接了过来,照样子卷起来抽了一口,哇!!这才知道我们平时的什么红塌山都是垃圾,吐出来的完全不是平时二手烟的味道,真的带有一阵清香,要平时可以买到这样地道的,不加任何香精等东西的烟,我恐怕真要成烟民了。大叔还怕我抽不惯,但看到很喜欢后就有些得意了,告诉我这烟草岩背镇上买的,要15块一斤。好贵啊!!
何大叔在外面打过好几年工,广州珠海都去过,所以是见多识广,和我们交流起来没有任何困难,搞的我一直认为他就是村长。对于我们这样的旅游他也谈的很有兴致,并愿意明天开拖拉机带我们去他老乡家看看。
天色见暗,我们便把何大叔的一间木工房收拾了一番,他还专门去买来灯泡接上电,这便成了我们今天的卧室。8点左右何大叔便招呼我们吃饭,这才看到原来他家有4个男孩,看来政策下来前他的生产工作抓的不错!晚饭也相当的简单,蒸了一锅大米饭(这里的米相当的好),菜就是一盆非常清淡的腐竹鸡蛋汤。哎,真是让人感叹,这便是最好的村子了!电视是小孩最大的娱乐,不少别家的也跑来看那几乎什么都看不见的屏幕,信号太差且只有一个台。
计划完明天的行程我们便回去睡了,这一晚真的睡得太痛苦。我们俩挤在一块狭小的木板上,门外的牛,鸡,狗几乎叫了一夜,而屋里的蚊子和老鼠也没停过,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夜里一只老鼠爬到了我的睡袋上,被我一脚不知道踢到哪去。好,跟着报应就来了,众耗子在房顶上挖洞,搞的泥块不断的掉到我的耳朵边上;蚊子虱子把我俩亲的周身“咖喱鸡”;天气闷热加上屋里潮湿,我师徒二人都成水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