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eys(3214)
整理人: gp05(2003-01-04 04:36:14), 站内信件
|
多个甜菊糖生产商及食品代理商正筹组香港甜菊糖协会,并提出五点质疑挑战食环署禁用甜菊糖的法例,指世界生组织及多个国家均承认甜菊糖(Stevioside)的安全性及法定性,要求香港政府将甜菊糖列入食品添加剂类别,又扬言不会主动回收有关产品。
<br />
<br />
不过,食物环境生署指甜菊糖为人造糖,不可使用于食品上,该署正研究修改法例,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列明成分学名或国际通用代号。另外,食环署继前日宣布11种含禁用甜菊糖成分的商品,昨日将商品名单增至四个制造商的16种商品。
<br />
<br />
中国等逾20国承认
<br />
<br />
香港市面上不少来自日本、内地及南韩的食品、饮料、日用品,甚至中成药冲剂及健康食品,均以中英文在包装盒上标明含有甜菊糖。食环署承认,未来将会发现更多问题产品。
<br />
<br />
香港甜菊糖协会创办成员之一的甜菊糖生产商香港创升国际集团总裁大杉正指出,超过20个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均承认甜菊糖为食品添加剂或代糖,其中中国内地及日本更使用甜菊糖逾30年。他指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虽然未有将甜菊糖列为代糖,但将之列入副食品类别,又称世界卫生组织在前年已承认甜菊糖,质疑香港政府为何不接受有关产品。
<br />
<br />
称天然提炼非人造
<br />
<br />
大杉正又指,甜菊糖纯正天然提炼而成,绝非人造糖,并指现时并无科学数据指甜菊糖会引致人类脱发、不育,甚至致癌。而现时不少含有甜菊糖的产品在出售日本食品的超市及健康食品店均有售,协会不会主动呼吁代理商回收。
<br />
<br />
国际权威机构不确定其安全性
<br />
<br />
不过,食环署助理署长谭丽芬昨晚指出,甜菊糖虽属天然食品有甜味,但却不是糖也不是碳水化合物,政府将之列为人造糖类别,而国际权威包括联合国食物发展委员会及有关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均未能就甜菊糖的安全性定位,因此有关成分不能用于食品。
<br />
<br />
谭丽芬强调任何产品含有甜菊糖均属违法,若继续在市面发现有售,代理商及零售商将被检控。
<br />
<br />
16种含甜菊糖食品须回收
<br />
<br />
另外,食环署再宣布16款含有甜菊糖的食品必须或代理商自愿回收,对于市面近日发现不少这类食品需回收,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日本,谭丽芬解释,日本能合法使用甜菊糖,加上文字上令业界以为甜菊糖是天然产品,不受人造糖条例规管,导致不少产品受影响,该署将继续与业界合作并作出巡查,估计未来将有其它含有甜菊糖的产品被发现。
<br />
<br />
日本:甜菊糖沿用多年
<br />
<br />
固力再发现两种食品含有甜菊糖,已安排收回市面上共四种产品。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昨天发表声明,香港生产的食品并无采用甜菊糖,绝对符合食物条例。代理固力产品的四洲贸易有限公司亦发表声明指出,全线固力产品中,只有四种产品受影响,其它产品则不含甜菊糖。
<br />
<br />
不过,固力日本总公司发言人洼田却表示,由日本直接入口香港的固力产品中,共有十种含有甜菊糖,除百力滋外,尚包括香口胶、朱古力及饼干等八种食品。至于这些食品是否都需要回收,则要向代理商了解。
<br />
<br />
就甜菊糖的安全问题,日本厚生省食物安全部副主管Yoshida接受访问时强调,现时其实并未有足够证据显示甜菊糖可致癌。对于港府日前决定回收含甜菊糖产品的决定,他表示每个国家均有不同注册政策,禁止使用甜菊糖是香港的个别决定。
<br />
<br />
官员认发布消息欠清晰
<br />
<br />
食环署过去两天先后发现发4种食品含有“甜菊糖”而须回收,另外两种产品涉及食物卷标及商誉原因也须回收。对于有代理商及零售商指摘当局发布有关回收的信息混乱,食环署承认信息欠清晰,但归因事件发展过快所致。
<br />
<br />
部分零售店对传媒表示回收情况混乱而无所适从,士多老板娘王太直指“完全唔清楚要收咩食品,代理商都冇通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