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tltm1(阳光骑士)
整理人: yerk(2002-04-16 10:56:43), 站内信件
|
武侠的史诗 爱情的绝唱----看电影《飞天舞》
故事:
该片改编自韩国同名漫画。湖北刘家庄被灭后,幸存的后代刘珍河并不知道自己是高丽人,跟着卖艺人刘藏学得一身武功,从狼嘴里救出蒙古将军的女儿雪莉,从此青梅竹马,各持半块玉佩以作爱情信物。他一生都在复仇,报灭门之仇、杀父之仇,没想到仇人却是情人之父。
评论:
飞天舞, 很烂漫的名字,那种轻盈的感觉。据说是韩国大手笔的作品。
很像港台流行的包装剧,但是精致而温情。像夜里轻轻抚弄着的古筝,宫商角徽都闪烁着哀艳的美丽,流畅而清冷。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就融了进去。
有些情节有似曾相识之感。席慕容说,我们一代代微笑呼喊着的,是相同的名字。因为相同,也因为年轻,很容易被打动了。年轻的珍河和雪莉深爱着,热烈而单纯的相爱。而别离总是很轻易的。再次邂逅已是十几年后。雪莉带着他的骨肉嫁做人妇。不断的纷争,侠客们相继地倒下。殷红的血绽放出妖冶的艳丽。直到彼此在最后一场杀戮后相拥而死。儿子南宫城默默地流泪,正是春季,年少时两人清澈透明的嗓音在漫天旋舞的春花中遥远。
还记得,儿子南宫城偶然得知身为救命恩人的蒙面师傅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那个血洗南宫世家的紫霞郎。仇恨和爱在他的世界模糊颠倒,似乎在这样的时候,他只能问出这样的一句。为什么?紫霞郎疲倦地笑着,“不怪你,也不怪你母亲,只怪我,看错了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们选择错了就再也无法反悔的事情。
珍河下落不明后,雪莉为了儿子委身于南宫晴光,往事无痕,只有十几年前残破的玉饰,残留有寂寞的哀婉,怀念完整时叮铛的清脆悦耳。雪莉精致的脸隐约有泪光,月满西楼,别种相思无从凭寄。今年今事,不似去年时。她想起少年时执着爱过她的少年。而幼时的少年死里逃生,独坐飞檐一角,忧郁的眼打量着面容依旧的少妇,眼前闪过往事的片段。
还是见面了,却是在血洗南宫世家之后,摇曳的火把映着紫霞郎阴骜的脸。年少浪漫已恍如隔世。雪莉愤然转身,紫霞无言。无可自拔地爱着对方,却无法站在同样的位置上对话。
这是他们无法控制的爱情。
金喜善素有韩国第一美女之称,影片里她坚毅的柔情更胜过平常的清秀可爱。冷漠,但不乏温存。
宁静的插曲下隐藏着最后一次杀戮的危机。雪莉飘然扑向紫霞郎的怀抱。那是她年少时看到的珍河。一只箭弩射中了她。
电影的结尾,紫霞郎拔出箭弩,以死亡作为他们终要相遇的方式。
珍河承诺要给雪莉他的一生,诺言总是脆弱的。他终究没有实现。他们搁着太多的变迁。然而死亡是完美的结局,他们终于能平静地属于彼此。烟花烂漫,莺飞草长的阳春,钟琴竖琴清新的质感,让人有时光倒流的错觉。
《飞天舞》是韩国第一部大型武打片,其武打颇有特点,完全有别于中原诸派,而比较接近日本的武道士。其中主人公头戴斗笠,身披黑袍,手持长剑,武术的起式和落式都酷似日本浪人,且杀人如麻,干脆利落,只求效果而不究招式,令观众有毛发直竖之感。《飞天舞》无疑是惟美主义的作品。画面讲究造型美,招式讲究动感美。在满地秋叶上,雪莉死的姿态是最美的。美得几乎有“拗”造型的嫌疑。影片的武打让人产生的联想不是血腥和暴力,而是美,一种如舞如敦煌飞天般的美。由此联想到吴宇森,想到北野武,他们的“暴力美学”与金荣俊一样,把毁灭与崇高、血腥和优美兼融与一体。但《飞天舞》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韩派“暴力美学”。
源于一本《飞天神记》的恩怨,纠缠着一段难解的凄美爱情,演绎出《飞天舞》里的动人故事。
如何在武打片里讲述爱情的崇高,如何在纷繁的电影情节里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可以说是武打片制作者们一真在探寻的问题。 这里,韩国影片《飞天舞》以其风格化的意象构图和运用自如的特技法向人们展示了诗化语言在武打片中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武打片,往往以复仇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如今受现代主义的影响,武打片也逐渐开始加强对人物形象的多侧面塑造和心理意识的深层次挖掘,尤其是掺进了绵绵伤感的爱情因素后,其表现风格显得更为真实质朴。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而《飞天舞》在这一点的处理,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电影画面构图、声画对位和整体风格上。
看完此片,一个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对话少、意象多。其简约而具震撼力的画面构图不禁令人想起黑泽明的《乱》。当刘珍河回忆童年时期雪莉翩翩起舞的窈窕身姿时,那淡黄的裙裾、蓝色的天空以及翠绿的草地,俨然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美丽的春景映衬出少女的甜美与活泼。那一只舞动的手臂地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同一张同样舞姿的人物肖像画有机地连接起来,既寓意着时空的跨越,又表现出珍河对雪莉的款款深情。在描述两人从童年伙伴,渐至成长为青年恋人时,作者大胆运用电脑特技,在一段委婉柔美的乐曲中,用一个长镜头完成了对整段历程的连续性剪接。这种手法,我们在动画片里似常可见到。那是一个芳草如茵、天高云淡的美丽图景,珍河与雪莉身着亮丽的服饰,嬉戏在漫天飞舞的花瓣雨中。电脑绘画制作出的白色花瓣,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有节奏地随风飘扬。渐渐地花瓣的流速逐渐变缓,慢慢融为一片片茸茸的雪花,轻轻地洒在恋人的肩头、发梢,周围换上了素裹的银装。
另一极具代表性的诗意镜头出现在电影的结尾处,青翠的松林下,男女主人公紧紧相拥,在黎明的晨曦中逝去,平静而自然。俯拍的镜头所构成的圆形景框中,那一红一白——飞散的裙裾覆盖在血染的土地上,宛若两只凄美的蝴蝶在天际飞舞。随着镜头的拉伸,蝴蝶渐渐远去,冥冥中,那熟悉而纯真的童音再次响起在空中,“你好,我叫雪莉,你呢?”“珍河”。音画交融,整个画面的情感张力由此达到了极限,诗画的写意特征在此迸发。
诗韵之美令人回味悠长,快慢相宜的电影节奏则赋予电影影像以生命的动感。电影中的节奏主要表现为连续画面的动静转换和前后组接。一动一静的画面组合,构造出电影节奏和心理节奏的强大对比,电影的表现力和诗韵感自然映现。
在叙述雪莉为替珍河报仇,刺杀贼人帮主的一段戏中,大部分时候摄影机都是围绕一段优美柔和的长袖舞而进行,并且对于领舞者(雪莉)始终只见其背侧,不见其面容。镜头里,当粉色的舞裙越舞越快,渐至变成一个彩团时,突然间的一个面部静态特写让我们看到那双泪光闪烁的熟悉的眼眸。虽然画面转瞬即逝,但由于电影画面由动到静地快速剪接,使得观众对雪莉的双眸久久难忘,在心理空间上达到与雪莉的共时,从而深深地体会到雪莉对珍河的无限深情与怀念。
将两个事物并列而造成的对比性节奏,虽看似平稳,但其中不乏强烈的跳跃和振荡,运用得当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本片中,珍河坠入悬崖后,慢慢沉入蓝色的大海。苍白而无表情的脸,渐渐在海水的荡涤中变得影像模糊。而与此相并列的,是雪莉披红挂绿,待嫁之前的面部特写。结婚本是喜事,但雪莉却泪眼迷离。一白一红、一悲一喜的画面意象对比构成两者微妙的内在联系,加强了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情感读解。
另外,本片对观众心理节奏把握,有序、有效,使得全片情节紧凑,主题鲜明。影片最后当看到珍河与雪莉终于拥抱在一起时,人们不禁为这对历尽磨难的情人重获幸福而打心眼里高兴起来,不料一支冷箭射中了雪莉,人们的刚刚建立的心理平衡再次被打破。一阵短暂的激烈交手后,珍河抱着雪莉,自尽身亡。死者的身形被导演描化得安详而美丽,于平淡中更显出故事的感人。这段静→动→静的情节,催化了观众平和→紧张→感伤“的心理激荡。通过这种电影节奏达到了增强戏剧效果、渲染悲情氛围的作用。
从影片的整体意象到具体细节,《飞天舞》无时无处不体现出作者的诗化风格。这在当代武打电影中,可以说有其独特个性。略有不足的是,片中某些画面的启承转合,稍嫌硬涩,不够自然流畅。
但是, 很明显,《飞天舞》的新派包装、漫画化奇情、飞天裂土式夸张武打和电脑化特技,比不上《风云》,整体更不是李安「旧派」武侠《為跻誷》的级数。然而,无可否认近年南韩片活力很强,这一部学香港武侠片做到有型有劲,还把古龙式多情剑客无情剑拍出情调,今后南韩武侠片拍得好过港片,也不出奇。
其实《飞天舞》不是拍韩国武侠,而是以中国元朝为背景,一本剑术秘笈《飞天神记》引起武林大争夺,还发生多角迷情,跟我们熟悉的武侠桥段一样.英俊小生申铉□饰演忧郁剑侠,披头散发,有点像郑伊健。他练成的飞天剑术,凌空飞旋,运功击出爆炸性「剑气」,恍似发射隐形的鱼雷、火箭或激光,简直翻天覆地,完全是程小东式样□□据说此片正是请了程小东班底负责武打设计。
金荣俊导演的《飞天舞》,初看过于夸张造作,但看下去,就觉得并非离乱无章,每场武打都有部署有变化,其中十多个黑衣人吊威也在屋顶飞舞的情景,虽然不及日本武侠飞檐走壁,亦拍出幽异的美感。
此片最吸引是爱情描写,女主角金喜善形象凄美,成为历尽沧桑一美人,不断被男人追求和掠夺,真是薄命红颜。她扮舞女飞身行刺霸主一场,最有戏剧性。她和忧郁剑客的悲恋,对丈夫的爱恨,则构成动人的叁角关系,那丈夫其实亦是很有情义的武林高手。南韩片拍男女间的迷情关系,往往有怨曲味道,此片的映像与音乐结合,在后段格外有缠绵情调,使我想起徐克早期电视片集《金刀情侠》。片中一个擅长放毒的冷艳女黑侠,对男主角一往情深,舍命救他,亦是性情中人。总的来说,《飞天舞》还是太香港式,连不伦不类的「新派中国古装」打扮也学足,我宁愿看正式韩国古装。
幸而此片逐渐增强了情味与格调,适合古龙迷观看。
最大感想,是东亚国族实有共通之处,此片实为中日韩新旧文化交流的产品,今后大家在各自发展的同时,肯定会继续互相影响和加强合作,这是好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