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铁道通信>>铁通动态>>关注中国电信运营商专题:回眸中国铁通一年间

主题:关注中国电信运营商专题:回眸中国铁通一年间
发信人: haomouse(凯撒)
整理人: zhanglu(2002-03-20 14:30:00), 站内信件
关注中国电信运营商专题:回眸中国铁通一年间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卫通5+1的格局。提起这些运营商,大家听得最多的可能是中国电信、网
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电信分拆、网通田溯宁、移动短信、联通CDMA,说起来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了,就连新近挂牌成立的中国卫通也抢去了不少风头,在各种媒
体上纷纷露面,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铁通,这个成立已经1年多的电信运营商,却似乎很少有人提起。铁通度过了不平静的一年,又迎来了更不平
静的新年。

不平静的一年

  铁通成立之初,百事待举,这从公司成立、接管铁路通信网、运行、进入市场前面所加的“正式”二字即可看出。有了“正式”,似乎才是名正言顺,以前都算不得
数。请看:

2000年12月26日,中国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1年1月7日,该公司获准正式成立,独立经营。
2001年2月28日,铁通公司正式接管全国铁路通信网的调度、指挥和管理工作,第二天,该公司的电信网络正式运行,中国铁通于是正式开始以电信运营商的身份进
入电信市场。
3月份的最后一天,该公司固定电话正式对外放号,开始大规模的业务运营。
仅仅3个月的时间,中国铁通所做的“正式”的事情,就有5件。渐渐都是掷地有声甚至振聋发聩的。

  中国铁通,就这样开始了不平静的一年。而更不平静的,则在后头。

网间互联互通

  大家知道,网间互联互通工作是新兴电信运营商进入市场、接受市场考验的第一关。作为新兴电信运营商的中国铁通实力较弱,用户受限制,如果用户不能与中国电信
等运营商的用户实现互联互通,那就不可能进行通信。自然,不能通信用户就不会安装,铁通也就没法推广业务了。非但如此,而且网间接通率、网间联接速度、各种服务
功能对等开放等等网间互联互通的质量,也是新兴运营商获得市场的关键因素。铁通自然不会疏忽这个问题。

  按照计划,铁通应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与中国电信等的互联互通问题,铁通高层也曾在2月份公开表示将在5月份开始放号工作。然而,这一工作并未如期取得圆满结
果。直到7月上旬,中国铁通才与其它电信运营商达成互联互通协议。而且直到现在,互联互通这项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给今年的工作留了个难题。

初装费问题

  事前,铁通公司曾说,该公司为了吸引用户安装固定电话,初装费肯定会低于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如果能够如期解决与中国电信等的互联互通问题,早日放号,毫无疑
问,相对较低的初装费肯定是一个卖点,对用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惜,互联互通协议直到7月6日才达成,而早在此前的7月1日,中国电信就已经取消了初装费,“初
装费”的诱惑,对铁通来说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了。

  一般说来,初装费是电信运营商的第一笔收入和利润。利用初装费,运营商可以铺设网络、改造硬件,可以用来充当自己的投资。对铁通来说,较低的初装费是一个竞
争优势,能够从中国电信的目标市场中夺走一部分用户。但是,这项“投资”和竞争优势,在取消初装费面前,都变成了泡沫。

服务问题
  
  初装费的诱惑消失后,中国铁通又提出以服务质量取胜。公司高层自我安慰说,作为新的运营商,铁通失去了初装费这一收入来源,对建设重组和改造却是有一定的影
响。但是从铁通的本意讲,该公司也并不是想以初装费或高额话费起家,相反,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运营商的效益同样也会增加,铁通正是希望以低价优质的服务赢得用
户,由此解决资金问题。

  不得不舍弃实实在在的初装费收入,而依靠相对空洞的服务来赢得用户,又以建立在这一空洞服务基础上的用户的增加来带动效益提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不
过,具体铁通提供了哪些优质服务,相对价格又是如何的低廉,铁通的领导们都没有讲,我们也无从得知。大家都为铁通捏把汗。
 
铁通的命运:不是被卖就是出局

  连续不断的不平静和不顺利,带来的是沸沸扬扬的舆论。其中虽然不乏对铁通赤胆忠心的“铁哥们”,一直看好铁通的前途,但是更多的恐怕是对铁通命运的担忧和忧
虑。甚至连以前铁通的许多支持者,在看到铁通经历的一个又一个打击后,都丢弃阵地,加入到担忧者的行列。大家都在为铁通捏把汗。

  首先是整体实力。中国铁通由铁道部控股,铁路全路14个铁路局等共18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就算到2001年底,该公司的总资产只有136亿元,刚刚成立时
就要比这个数字小得多了。而中国电信则把持着市话的天然垄断。截止到2001年11月底,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总数已经达到1.77亿户,增长了3000多万户。
而2001年中国电信的全年业务收入也超过1500多亿元,是中国铁通总资产的11倍。一切说明,中国铁通和中国电信,根本就不属于一个级别,他们的竞争不是一
个层次上的竞争。显然,中国铁通根本就不是中国电信的对手。

  其次是中国固定电话市场发展前景小。中国人口多,电信市场前景广阔,但固定电话市场却相对有限,而且目前已经基本饱和,发展前景很小。统计表明,到
2001年上半年,全国电话的普及率已经达到24.4%,主线普及率13%。在本地电话中,乡村用户增长迅速,到2001年上半年,83%的行政村开通了电话,
用户总数达到6128.5万户,占比较2000年同期增长3.5个百分点。连乡村的固定电话都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中心城市、中小城市的电话数量就更不用
说了。因此,固定电话已经到了发展的末期,利润、空间都已经很小很小。中国铁通,将目标对准固定电话,显然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

  再次,网络质量差。网络质量是决定服务质量和竞争优势的基本内容,而中国铁通在这方面则只能占下风。据说,在沿海地区,铁通的光缆带宽多数在2.5G左右,
甚至只有600兆,一些地区还是铜轴电缆充数。与此相对照的其他新兴运营商,每根光纤的带宽则达到10G,让中国铁通望尘莫及。可想而知,在用户对带宽趋之若鹜
的今天,如此大的悬殊,用户心里会怎么想,会怎么选择。

  第四,地域有限制。据悉,中国铁通将主要凭借原来的铁路通信网开展服务,在铁路沿线、火车站周围放号,这自然产生了一个服务范围局限的问题。一般来说,城市
的火车站周围大多安装了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而偏远地区的铁路沿线的居民则相对较少,对固定电话的需求很少,而且预期收入低,铁通从中得不到多少好处,甚至还要
做赔本生意。

  最后,机制不活,人才少,效率低。这是老国企的通病,但对刚刚企业化的中国铁通来说,似乎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铁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
制和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对市场快速反应、以市场为中心的运行机制,竞争、效率、时间观念不强。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人才较少,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此外
铁路运输业面临的问题,也对铁通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铁通,甚至直言不讳地说,铁通的结局“不是被卖就是出局”。

铁通悄悄进攻中国电信

  似乎明白了自己的凄惨的境况,中国铁通忍辱负重,默无声息地开展了行动,在各方面向中国电信悄悄的发起了进攻。

  对内

  铁通整合自身的资源。加快实施既有通信网的扩容、改造与技术提升,并严格杜绝重复投资。公司还加强了管理,改变了作风,进行了企业改造和市场化改造。

  在战略上,中国铁通确定了电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定位。除了国内区域长途和国内长途电话两个强项外,铁通公司还将业务伸向了互联网、数据通信、卫星通信等
领域,向国内用户提供国内长途电话业务、本地电话业务、全国范围内传真业务、全国范围内公共数据业务、专用通信服务、全国范围内网络资源出租业务、全国性互联网
接入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IP电话、卫星通信业务等。

  对外

  中国铁通主要进行了互联互通工作和服务网络的建设。2001年4月25日,铁通天津分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所有的铁通省级分公司已经全部组建完毕,至
此,中国铁通已经在4个直辖市和大陆25个省会城市都设立了分公司,将触角伸向了中国大陆的各个角落。

  在互联互通上,经过长时间的协调和努力,中国铁通与其他电信运营商的互联互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截至2001年12月25日,中国铁通已经有212个本地网
与中国电信完成了互联互通,有105个本地网与中国联通完成了互联互通,有81个本地网与中国移动完成了互联互通。

  在网络建设上,中国铁通长途传输网、固定电话网、城域网、铁路专用通信网等基础网络建设上的投资已经达到70亿元,取得了明显进展。7月12日,铁通光骨干
5环网络的中心环——北京-上海-广东中心环400F DWDM光纤网络一起正式开通,11月20日,继京-沪-穗高速环之后,中国铁通宣布正式开通西南高速宽
带环网。与此同时,该公司高层表示,中国铁通骨干网络中的西北环和东北环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中,不久,西北环也开通。这样,该公司的高速宽带骨干传输网“五大环工
程”中,已经正式开通了3环。11月30日,该公司宣布,铁通交换网一期改造工程的所有供货商都已经全部完成了交货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其它网络建设上,中国铁通已经有10000部公用电话投入使用,为公用电话项目开了个好头。中国铁通交换网、高速互联网和智能网工程已经进行了前期准备,不
久就可以启动。计费中心、网管中心和技术中心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大规模网络建设的启动和部分项目的顺利完成,提高了中国铁通的服务能力,也为铁通的核心竞争力
增添了举足轻重的筹码。

  就这样,一年间,在争论和怀疑的目光中,中国铁通不知不觉的开始了内部整肃和外部建设,悄悄地驶上了竞争的航道。

铁通将全力一搏

  2001年已经过去,而2002年的时光也快丢失了一个月。铁通也在竞争的航道里快速行驶,甚至又与中国电信展开了肉搏战。这几天中国铁通就连续发生了两件
最引人注目的事情。

将建立第一个提供IP音像通讯服务的网络


  1月末中国铁通开始向全国国各地提供IP音像通讯服务。并且已经在中国建立了最大的H.323视像会议网络和全国第一个完全基于IP的系统,此次它将利用多
点会议设备、多媒体网关、强化通讯服务器、数据合作服务器等,在全国提供IP视像会议服务。中国铁通有关人员说,中国媒体、大企业、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将从这个
视像会议服务中受益。

  同日,在北京电信刚宣布每月给用户25个免费通话次优惠后,北京铁通也针锋相对的宣布每月给铁通用户25个免费通话次。该公司除了这项优惠外,在春节期间还
将有其他的优惠促销。由于铁通在北京的市话费比电信便宜10%左右,所以北京的铁通用户得到的实惠幅度更大。

  连续两件发生在铁通身上的事情,颇为耐人寻味。从分析中不难看出,这两件事情至少可以说明以下的问题:

  铁通在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固定电话已经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利润空间不大相反投入却不少,所以中国铁通将目光瞄准了新业务,诸如互联网、数据通信、卫星通信
等。前文所说的IP视像会议服务,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基于IP的系统,远远走在业界的前面。

  抓住大客户。大客户战略是中国铁通的一贯思路,在此次IP视像会议服务领域的动作,就生动体现了这一点。毫无疑问,IP是向会议系统针对的主要是媒体、大企
业、政府机构、教育机构等大客户,拉动的是集团消费,当然赚的也是大钱。这跟铁通固定电话的营销策略也是一脉相承的。在固定电话中,铁通就是重点抓住大客户,发
展集团消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电信展开激烈的竞争。虽然不管从哪个方面说,现在的中国铁通都还不是中国电信的对手,但在许多方面,铁通正在静悄悄地向电信发起攻势。前文所属的“五大环
工程”,近期启动的IP视像会议服务系统,而最明显的则是与电信针锋相对提出的25个免费通话次。铁通在北京发展形势不错,今年已经有十几万用户了,在电信宣布
每月给用户25个免费通话次优惠后,铁通也毫不犹豫,在第二天就宣布了同样的决定。而且由于铁通本来的价格就比电信优惠,因此铁通用户所得的优惠将更多。从目前
看来,这是中国铁通和中国电信首次面对面的对峙,也是首次公开的交锋。虽然双方都会承受一定的损失,但似乎都已经决定要豁出去了。与电信的公开竞争,标志着中国
铁通的成长有进了一步,力量又增加了许多。


铁通的优势

  确实,铁通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在与电信的竞争中将不断获得优势,提高自己的砝码。

  铁通网络覆盖广,触角能够伸向铁路所及的各个角落。这一点电信没法比。按照规定,铁道系统有权在铁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开沟、埋线,这自然就有利于铁通在铁路沿
线以及铁路所经过的大中小城市发展电信业务。

  铁通管理统一,也为铁通面向社会提供电信服务打下了基础。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已经进入新的时期,分拆后,中国铁通就成为中国唯一的拥有覆盖全国固定电话网络的
电信运营商了,这一身份,无疑将对铁通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而且电信分拆过程中,铁通可以利用这一良机发展自身。抢夺市场。

  铁通已经形成了比较齐全的网络,为与电信的竞争打下了基础。据报道,目前的铁路通信网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稳定可靠、功能齐全的三层网络,也就是基于光纤传
输为主,数据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基础网;包括电话交换、数据通信、传真通信、电报交换、电视会议、无线寻呼、无线列调、应急通信等业务在内的业务网;包括电子
信箱、传真转发、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铁路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等在内的服务网,加上目前已经完成或者正在建设的“五大环工程”、计费中心、网管中心、技术中心
等等,铁通有条不紊的铺开了自己的网络,为自己推出业务做了充分的准备。

  正式成立刚刚一年多的中国铁通,已经朝着电信的腹地进发了。中国铁通,在无声无息地行动,在刚柔相济中竞争,也一定能够在中国通信发展的新时期里获胜。




----
       **   **
      *********
     ***********
     **** 盈  盈 ****
     ***********
      *********
       *******
        *****
         ***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