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艺术·体育 ☆>>艺术>>岁月留金

主题:岁月留金
发信人: ntltm1(阳光骑士)
整理人: dannylu(2002-07-14 02:02:59), 站内信件
 
(这两天心绪很糟,一点都不想写东西。昨天收到著名导演徐耿寄来的他最近执导的电视电影《陈毅在茅山》的光碟,其实我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也看过了。看后我有一些想法,就写下了以下的文字,也算是鼓吹这个很不错的电影吧。) 

在纪念陈毅元帅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电影《陈毅在茅山》,在这之前,我们早就看到过《东进!东进!》、《陈毅出山》等以陈毅元帅事迹为素材的优秀剧作,致使后来的创作者必须要从较高的水准线上起步。但是,《陈毅在茅山》没有在已有文学成就面前“搁下怯懦之笔”,而是艰苦探索,独辟蹊径,使这部同样以陈毅事迹为素材的电影真正成为“独创”的作品。它使描写老一辈革命家的题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很欣赏这部电影在结构上的尝试。它采用套层结构的形式,即现在与过去两条时空线平行交叉,来刻画人物、体现主题,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孙犁说:“创作艺术作品,感到最困难的,是结构问题”。而这部剧作究其成功的原因,精当的艺术结构,便是它成功的妙诀之一。 
  在取材上,《陈毅在茅山》艺术家在审视生活和择取生活时,并不注重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与重大场景,只写了别人尚未写过的陈毅在皖南茅山这一历史阶段的几个小片断,截取陈毅率军在茅山期间的一段艰苦斗争生活,扣住陈毅在战争空隙间的种种日常事件和生活故事,塑造陈毅作为革命家的儒雅风趣的形象,凸现其光明磊落、平易谦逊、豪放潇洒、乐天达观的思想性格。而这一切又是在革命的老妈妈和孙女重归茅山的现在时空结构中完成的。 
在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阶段,陈毅率新四军来到皖南茅山,陈毅一到茅山就从枪口下解救了一个国民党的徐参谋,他认为在抗战中最重要的是要团结各方面力量,作为共产党人要心地坦然,大度磊落。接着影片为观众讲述了陈毅冒雨救老乡,率部夜宿道观门外,严肃处理不执行命令的部下等等几个小故事,用独特的美学见解和创作构想,采用“平视法”——完全依据生活,严格按照人物的性格逻辑去表现其爱、其恨、其乐、其愤,还发掘了陈毅性格中的喜剧因素,通过一系列戏剧冲突凸现其独具的可敬可爱的性格侧面。与之平行的是现在时空,革命老妈妈和孙女故地重游,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孙女是一个现代感特强的女孩子,她对当年陈毅在茅山的革命活动知之甚少,也不以为然,然而,她的奶奶,也就是当年跟随陈毅在茅山一起艰苦奋斗的革命老妈妈,回忆了他们当年的一切,使孙女最后明白,过去的工作态度和吃苦的精神仍然有现实意义,革命战争没有轻松和浪漫。这样以孙女的视点看现代,以革命老妈妈的视点看过去,表现了两代人、两种观念、两种思想的冲突,也形成了强烈的审美反差。影片在现在和过去这两条平行发展的故事线上,侧重于过去,以现在烘托过去,过去时空追求故事刻画人物,现在时空表现思想寓意,从而使影片的“内含故事”和“内含思想”都非常丰富。 
  《陈毅在茅山》由几个小故事组成,人虽不多故事精,头绪也纷繁。如果采用传统的戏剧结构,势必难于在一个半小时里包孕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内涵,刻画出陈毅的“全人”。 影片所尝试运用的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由革命老妈妈一人穿针引线,十分巧妙地将陈毅这个人物和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的故事以及他的思想串连起来,显得十分成功。每一片断均有自己的取材角度,所表现的生活侧面和展开的戏剧冲突,独立成章,像一出出“折子戏”。但安排在一起,又有机地缀合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而在事件的串连、人物的承接上,影片更是匠心独运:用现在部分的一两句台词或采用一两个生活细节,为过去故事的展开找个由头,埋条伏线。在最后一段戏中,为了争取团结爱国地方势力,以打开茅山茶叶公司老板纪先生为主要目标,成立抗日联合四县会。陈毅派两名女侦察员化妆成小姐来到县城找纪先生商谈,当小姐发现县自卫民团团长就是杀死自己亲爹娘的时候,小姐向自卫民团团长开枪,从而暴露了身份,使任务没有完成。最后,当自卫民团袭击茅山茶叶公司的时候,陈毅及时率领部队赶到,不但救下了爱国人士团结了爱国力量,更体现了陈毅机智果断的军事家的风范……这一故事是革命老妈妈的最深情回忆,因为她当年就是化妆成小姐参加了那场战争,而且还牺牲了她最好的姊妹,这场回忆也是对孙女的最好教育最强烈触动。现在和过去两个视点以人纪史,以史育人,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这种时空交叉的结构形式是《陈毅在茅山》赖以支撑的骨架,那么生动的细节则是它获得活力的血肉,陈毅那田间干农活的巧妙设置、走出丛林向着太阳的吟诗、与部下既严厉又慈爱的豪兴、与道观僧人的真诚对话以及雨夜背医生救老乡等一系列潸然泪下的动情细节……这些都是服从影片的总体结构,为塑造陈毅人物形象服务的。可谓是一串串细节,一朵朵火花,倘若影片的骨架撑不起来,再好的细节也只能是一盘散珠,而这部影片的结构为细节在总体中的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它使陈毅形象获得了多侧面的立体反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它又使其他人物的性格刻划和思想内涵得到了丰满。 
《陈毅在茅山》的创作“寄深意于现实”,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而产生的艺术力量。因此,这一影片自然就成为“鉴诫今天生活的镜子”,陈毅也必将长久地耸立在观众脑海中而不失其耀眼的光辉。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