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1388(独庸生)
整理人: dannylu(2002-07-14 02:02:34), 站内信件
|
我梦中的沙园
珠江的主流将广州一分为二,北岸叫河北,南岸叫河南;夹江相望、一水之隔,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河北是主区,大厦林立,高楼遍地,是现代大都市的典范,是多数人眼中和口中真正的广州;河南是工业区,林立和密集的商业大厦,在这里被大片大片低矮,简单的楼房取代,和繁华热闹的河北相比,要冷清和宁静许多。
深入河南的腹地,藏着一个不显眼的沙园。别以为是什么园林,公园的,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地名:过了人民桥,沿工业大道一直走,在路的左边,离珠江很远。具体位置是工业大道和昌岗路交汇一带,至昌岗路止;交通也算便利,要到河北,除了人民桥,还有渡江的客轮,日夜穿梭于珠江两岸。
沙园具体有多大?我没深究过,但肯定不会太少,然而我梦中的沙园全围绕着那座广船小学,及周边的地方,是很少且宁静的一角。这一带是广州造船厂的职工生活区,除了有小学,还有工人活动中心、职工饭堂、小医务室、更多是错落低短的住宅,座落在新种的绿化小树间。南面是一个市场。
沙园给我的印象有点象一个小镇的老城区,小巷老街、幽深而狭窄,旧房老舍、拥挤、杂乱、陈旧,却有着繁华大都市少有的宁静和幽深。斑驳的楼房,泛黄的围,低短的屋檐,凹凸不平的青砖街道,处处残留着悠悠岁月的沉香,弥漫着醇朴、自然的气息,简单而让人愉快,古朴却使人玩味。现在每每想起,就仿佛想到神话传说的伊甸园,涌上心里的总是亲切和贴心的感觉。
我也深知沙园其实是很普通,很平凡,很不显眼,只是某种原因才给我难以磨灭的印记,象一个神秘的图腾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就说我心中的“圣地”-----广船小学,在别人眼中,肯定毫不显眼,根本不值一提。它太少,又没有巍峨的建筑,更不用提悠久的历史,缺少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是这样简单,一目了然,又那样狭窄,所以一览无遗:长方形,南北两端是不新不旧的教学大楼,中间是简单的足球场,和蓝球场。疏落地挺立着几株老松,地上只见黄沙不见青草。球场对着大门,大门前一条老街,直通大街(工业大道),将杂乱无章的楼房,切得更零碎。
住在附近的多是职工及其家属。门前常有退休的老人摇扇闲坐,小巷里也小不了背着手,慢悠悠地踱着方步的老者。大榕树下的小买部前,也时有三三两两的人围在一起闲聊,一包花生,两瓶啤酒,就打发一个下午。白天,这里显得平静、和楷。晚上万家灯火,为这平凡的地方加添了美感和温。但这里不是世外桃园,这里不是蓬莱瀛洲,早上上班之前,东家传来洗漱声,西家碗盘叮当响。这家大人在叫小孩起床,这家小孩却欢呼着跑上学校。黄昏下班时,旋转的车轮,也曾将夕阳的金辉剪碎,归家的步履也曾打乱黄昏的恬静,清脆的车铃声夹杂着阵阵笑语响彻小街老巷。慢慢暮浓灯明,炊烟缕缕,小街处处飘香!这里有着凡人的喜怒哀乐,有着柴米油盐,也少不了鸡毛蒜皮,但是,但是,一切却显得这样和楷和美,质朴而感人,至小在我是如此。
也许每个人的心内,总藏着一个地方,只是各有不同。有的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闭上眼睛就会想到,相信这个地方对多数人是故乡。但有的却是暗中有一条看不见的纽带联系着,既不重现也不隐退,极可能还是一直未曾留意和发现,但某天的蓦然回首,却赫然闯进视野,占据心头,从此越见清晰和明朗,我就是。我,第一次走出家庭,离开生我肓我的花县,背负着未知和忧伤,踏出人生第一步,迎接我的竟会是一个叫沙园的地方。“沙园”和“花县”近音,骤听很容易混。我说是花县人,别人总以为是沙园人。
这当然是种巧合,并不代表些什么。但我却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延缓,否则为什么,若大的广州,等候我的偏偏是这样一个地方?陌生的世界第一次为我敞开和展示的,会是这样一个可以说没有任何特色,仿佛也没有色彩,却有着说不出亲切感的大都市中平凡的一角?我真怀疑:是这里的简单、陈旧,质朴让人易于接近,并不象河北林立的森林,容易让人迷失和彷徨,所以我可以记住它的容颜,可以贴近它,慢慢体味它清淡却悠长的滋味?或者,我更应庆幸和感激,当初容纳我的是这样一个地方,让我的心中永存最可珍贵的一角
在沙园,我住了两年。两年相比漫长的人生,只能算是弹指一瞬间,感觉偏象江河流水绵绵不断,恒久浸润心田。时间上的短暂,并不妨碍记忆中的永恒。两年的日日夜夜,朝朝暮暮,将广船小学一带锻造成了我的背景,更是我的腹地。这里曾响彻我的足音,我年轻的步履曾踏遍每寸土地,如果将脚印比作落叶,必是密密码码,重重叠叠铺满一地,我从这个小站,迈出人生第一步,一直走到永远;这里也曾印下我或长或短,或淡或浓的身影,如果身影可以留痕,相信现在还残留在树梢和小草间,这里驳斑的一切,陈旧和古朴定有着我身影的浓缩。想当年那个孤独的少年,爱在秋天落叶纷披的老街上独行,总喜欢拾起片片落叶-----蝴蝶形的那种,放在掌上,举在风中,看它在风中飞舞,是否曾幻想过也有朝一日可以扶风直上九重宵?黄昏来临的操场里,或沉默地漫步,或忧郁沉思,但眼里沉淀着青春的星火,仿佛可以点燃黑夜;望昊天万里,对夕阳无限,是否想过化身为云彩和霞光,为这人间增色?
不知道这里的居民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少年,注意到一个孤独、瘦削的身影,走过千门万户,走入重重岁月?可能他太平凡了,平凡到没有人愿意记住他的样子和名字,就象沙园的一草一木一样,引不起任何留意。只不过在那两年间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白昼和黑夜,一般少不了他孤独的影子来点缀。但这又能说明什么?没有人清楚,他从何处来,会到哪里去。更不会有人理解,他为什么爱漫步?爱独行?爱沉默寡言?还有象暮色般的孤独?他所思所想所遇所感,是他个人的喜欢怒乐,是他个人的感悟和体味,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说到底,我根本没有溶入沙园,只不过是沙园活在我心中。我于沙园,只是一个勿勿过客,来是空言,去也绝踪,但沙园于我却是一个永远的驿站,一个人生的起点,更可能是心灵的港湾。它将在我的心中日趋简洁和清晰,定格成一个不变的剪影。背景越简单更能突线条的脉络,更能烘托出前景的深刻。
离开有好多年了,不知现在是怎个样子?是更古朴,还是旧貌换新颜?还会认得当年的少年?不清楚,也没有想过回去看看,尽管很近,尽管。。。。。但我喜欢的是以前的沙园,或者叫我梦中的沙园;回忆象醇酒,时间越久越醇厚,就让它在记忆中飘香吧,用我的灵性再作酝酿。
梦中的沙园和沙园中的我,今晚,可否重入我梦?
---- 游离在天地人间,徘徊在爱与恨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