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nnysun()
整理人: cswpcl(2002-12-21 16:19:31), 站内信件
|
选择
——如何选择理想的宽带接入方式?
首先想声明的是:本人既不是电信的职工,也不在世面上流行的长城、聚友、高盛等运营商公司工作。只是以一个IT从业者宽带用户的角度讨论一下以上的问题,纯属一孔之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对各位其它行业的用户有所帮助。
宽带:
何谓宽带?宽带是相对窄带而言,即相对于传统的电话拨号、ISDN等接入方式而言。严格意义上的宽带应该满足DVD效果流畅的视频点播需要,大约5-8M带宽。实际上目前除了宽带城域网接入能实现外,其它的接入方式都无法满足。目前流行的宽带接入方式无非是以下几种。
电信ADSL:
理论下行带宽7.1M上行带宽1.08M,受限制与传输距离、电话线路质量以及局端用户数量的多寡,实际用起来下载能有200K就不错了;目前因电信推广力度大,日益普及。严格意义上讲与(Cable Modem)同属于过渡接入技术。优点在于连接上后有公网IP,方便玩家使用。甚至可以通过DNS2GO等服务架设个人主机。
电信以太网:
以太城域网接入方式,有五类双绞线和光纤可选,带宽可达10M、100M、1000M等,成本高昂,个人用户不必考虑;通常被二级运营商批发带宽使用。
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共享头端模式,类似集线器原理,数百上千用户共享14-37M的带宽,同城速度可达700K,出公网则不敢恭维,所谓10M是指CABLE MODEM接到PC上的端口是10M,不等于实际带宽有10M,最大的缺点是带宽是共享模式,在用户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速度将越来越没保障。鉴于同轴电缆资源主要控制在广电手里,因此在各个城市通常是有线电视台作为数据增值服务进行推广,在有其它更好选择的前提下不推荐使用;
社区以太网:
地产发展商与网络投资商共建,流行的做法是五类双绞线入户,通过月租收取陆续收回成本。属于电信市场细分的产物,这类运营商属于二级运营商,从上家(中国电信、网通、联通等)批发来带宽,比如10M或100M,供应给一个几十至几百户的社区,通过社区机房实现接入。因为从上家拿来的公网IP地址有限,必须采用NAT地址转换手段确保每个用户都能上网。这种接入方式对于一般用户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对于一些高端用户或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是肯定不够的。地址转换就造成很多需要独立公网IP的应用无法使用,对FTP数量的限制使很多软件无法下载或无法自动更新,这些问题将陆续出现,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用户愿用社区宽带网的原因。
IP地址:
IP地址这个问题是我们中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根源上就不够,怎么能指望二级运营商能获得足够的IP呢,只好采用地址转换了。目前国内IP地址最充裕的是中国电信,因此推起ADSL来游刃有余,但随着用户的增长,必然是日益紧张的。这是因为全球IP地址的分配控制在美国手里,我们中国获得的公网IP地址数还不如斯坦福大学一个学校多。因此欧洲和中国都努力致力于IPV6标准的制订,这里面除了旧IP体制满足不了要求的原因之外,还有全球IP资源重新分配的关键问题,这也是老美暗地阻碍IPV6进程的根本原因。这是题外话,各位可以参考相关文章。
选择接入方式:
以上仅是简单介绍,真的说起来没有500K的文字绝对打不住。作为个人用户,了解了基本内容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从需要出发,量体裁衣,必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接入方式。比如你如果对网络的依赖性不强,偶尔上上网,那你可以看看以往电话记录,结合时间算一下拨号费用有没超过ADSL的最低资费,如果超过,那不如装ADSL,目前最经济的做法。如果你只是上网浏览,也不玩大型对战游戏和经常下载软件,那就哪个便宜用哪个,社区宽带也好ADSL也好都行。如果你喜欢在INTERNET上鼓捣东西,你就选择有公网IP包月的接入方式。等等组合不一而足。相信了解了以上基本情况结合自身需要,你肯定可以找到满意的选择。
欢迎共同探讨:
Sunny
[email protected]
---- Sunny - The more you know me, the more you like m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