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zhongwen(钟文)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38:39), 站内信件
|
慈 悲 自 己
●晓云导师
“一个人要先学会慈悲自己,才真能懂得如何慈悲关照他人!”八十五年岁暮,晓云导师于《大般若经知津》法筵上如是开示大众。所谓慈悲自己,并不是指以锦衣王食来满足一己口体的需求,而是要我们善护自己的洁身慧命,养成随时观照心念与检点身、口、意三业的习惯,不轻易放过自己的毛病——如古德所云“视己之小过则大过,视己之无过则有过!”知过必改,勤行忏悔。“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若能时时觉照现前,智光开显,便可渐渐不受六大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侵扰。
“不自娆”是慈悲自己的第一步,进而努力培养善法因缘、效学菩萨六度万行;福慧双修,如法而行。身心安乐自在、心中没有罪恶感,便是对自己最大的慈悲。
知己才能知彼!当一个人能彻底观照自己的洁身慧命时,才能确切地了解别人的需求,从而给予真实的同情与妥贴的协助。儒家亦谓“人饿己饿,人溺己溺”,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情怀即是佛心的表露,而佛心是充满对一切众生平等无私的慈悲。
“莫忘记添油在你的心灯,因为别人的室内也需要光明!”唯有倾全付心力为自己生命之灯添油的人,才有充沛的能量,持续在五浊恶世中发光散热,不但温暖自己也温暖了别人!
摘自《居士林》总第4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