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进球--不一样的记忆
从86年开始踢球并看球。因为个小,年级联赛时被安排成后卫 (这还是照顾),能跑能撞的都上前面打前锋去了。当时和另外 仨也被组织定位为“二流”的小哥们在门前站大岗一样一字排开, 绝对是平行站位。球来了,就是一大脚,爱上哪上哪,然后哥几个 接着聊天。
看的第一场球是长城杯国家队对巴恩斯压阵的沃特福特,大人看我也 跟着扎堆凑热闹,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醒来已是0:2Game Over。 就这样开始追随中国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赢球时我大喊大叫,输 了我抽闷烟。
对中国队有过宿命的想法是源于89年外围赛最后一场对卡塔尔,马林 黄金入球后终场5分钟前(意味着中国队已经抓到了意大利90的 门把手),卡队12号曼索尔的一次反击轻推入网,之后这哥们儿 面如死灰晃动着手指头,仿佛在说:对不起,你们还差一点点, 再接再厉吧。对中国队的信心也曾接近过崩溃的边缘,那是96年亚 洲杯0:1被日本队强暴之后,我第一次对中国人是否有足够的血性 来开展这项运动产生了怀疑。然而这些都没能阻止我在下一场中国 队的比赛前早早守候在电视机旁。我也不知道这叫执着还是犯贱, “不知道是爱还是赖”。 但回忆里仍有美好的瞬间,是漫漫长夜里的几道闪电。
(86年以前的进球叙述引自一盘名为“中国足球经典战事”的录相带, 同时也得益于网友吉格斯99的帖子“中国足球战史”为我的记忆作了 素材的补充。)
第十个球: 97年在金州世界杯外围赛的第一场球,中国队开场打得士气如虹,一切 比预想的还要来电。范志毅点球首开纪录后,下半时中国队依旧得势不 饶人,连续进攻在伊朗禁区内一阵混战后,伊后卫将球开出,左侧助攻 上来的边卫(谁?)再次将球45度斜吊向远门柱一侧,后点跟进的李明 球落人到,一个老太太钻被窝,在球触地前的一刹那将球扫进网内。 李明是我喜爱的一名球员,体能技术都拿的出手,虽有时爱申请黄牌, 但不时有充满激情的演出。此粒进球可说是他在国家队服役的一个闪光 点,这样的球以前也就是在意甲里见过。当时的进球象一颗眩目的流星 照亮了金州体育场的上空,没有人知道也就此拉开了恶梦的序幕。
第九个球: 97年世界杯外围赛客场挑战科威特,临终场前三分钟,此时科威特人已被 中国队下半时的狂轰乱炸冲得稀里哗啦,仍在苦苦支撑,只等裁判吹笛。 这时下半时替换上场的浪子高峰开始发威,反击中用他独家的变速冲刺 带球法直逼科禁区,好就好在左路恪尽职守的孙继海拼尽全力火速从后赶上 增援,完成了本场比赛最漂亮的一次佯攻。孙往左侧底线猛插,面对汹汹而来的
高峰的后卫顾此失彼,不自觉地向左移了一步。此时浪子向中路一趟便撕 出了一个身位的空当,足以拔刀一击,球似出膛炮弹,碰守门员手后仍撞入 网窝。进球后孙即双膝跪地,高举双手欢呼,可能是冲刺太狠了吧。若无 他的强力边路扯动,中国队难以完成这次绝无仅有的“红色三分钟”。 这个球可以这样形容:他抬起了左手,然后右手给了你一记耳光。。。
第八个球: 还是跟科威特。与其称中国队是“西亚克星”,不如说是“科威特克星”。 从81年主场3:0开始,到后来李华筠长途奔袭,到这场92奥运外围赛,再到 94年亚运半决赛和97十强赛,说科威特有“恐中症”也不算言过其实。可 不耽误人家世界杯奥运会出线。扯远了,书归正传。 话说92年徐家军在遭遇科威特之前是一胜一负,再输就可收拾行李。国奥队 欺负科威特人个矮玩命起高球找蔡晟,可偏偏出彩的是个广东矮脚虎。国奥 高吊球入禁区,混战中科队后卫头球解围顶出,葫芦顶左侧17号胡志军插上 候个正着,不等下坠皮球落地,迎球正脚背抽射,球带着强烈的弧线偏转进大门
右上死角。一个射手应有的果断勇猛当仁不让在这一刻表现得酣畅淋漓。 胡志军拿了一届联赛最佳射手,好象是17个球,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多的, 之后就淡出人们视线了。想着诨名“辣椒”的胡志军当年场上一头黄毛的疯劲儿 , 联想到今天的李金羽。但愿历史不会惊人的相似吧。
第七个球: 听我哥讲早年中国队里有个黄向东,八一队的,远射比南朝鲜的黄甫官具相范 还猛。后来在录相里补上了,确实值得一书。82年世界杯外围赛4:2对朝鲜, 中国队所进第三球。当时中国队右路发动攻势,地面传切企图塞入禁区,球被后 卫 破坏但未踢出多远,后排跟上的6号黄向东接球先用右脚轻轻一扣,意在闪开对方
的正面封堵和换成舒服的角度,然后左脚强力发炮,球飞行30米撞进网窝方止去 势。 真有一剑穿心的凉意!中国队当时的打法因为有了这个重炮手而有时跟后来的 南朝鲜有点相似,后来跟沙特2:0那场,无非是一个前卫带球突破佯攻禁区, 待对手收缩之际,再轻松回敲(或横敲)至禁区前沿无人地带,黄大炮要做的 就是助跑几步铆足劲抡上一脚,球就进了。
第六个球: 东北哥们儿都比较生猛,唐尧东又是中国队的东北哥们儿里的佼佼者(当然比 不上大飞脚傅玉彬,但起码要比“老炮”马林和“后起之秀”孙继海要猛)。 他的虎劲不仅可以用在冒着瞎眼的危险象堵枪眼一样死顶,也表现在敢用手 掐人家裁判脖子然后潇洒下场(不是你不让踢而是老子不玩了)。爱玩游戏的 朋友都知道要想过局技术固然重要,地形地势的选择也非常关键。一局里往往 会有处“死点”,即控制住这点,全局尽可拿下。老唐的“死点”在禁区弧 左侧2-3米处。有球为证:89年外围赛对阿联酋一场,老唐前场左侧拿球带球 径直往禁区里就闯,不过你要以为他会和小马哥一样硬来就中了他的计了,他会
在进入禁区前的一刹那突然往横里一抹,后卫随着他的一冲一顿往往会闪出1-2
米的空儿,老唐也来到了他的“点”上,然后就是一脚斜射。皮球与球网摩擦的
喜悦之声,老唐绣了一个空心篮。其后跟卡塔尔老唐照本又演了一回,这回 擦着横梁飞了,否则中国队就在意大利和德国南斯拉夫哥伦比亚一起玩了。如果
你对87年跟小日本那场球有印象,你不觉得他在进第二球之前也有往那个“点”
带的意思吗?只不过当时人太多,影响了老唐的如意计划,可能他心里一别扭: 唉, 凑合射吧。不巧碰小日本腿肚子,进了。
第五个球: 这个球是中国队最快进球纪录。92年亚洲杯半决赛对日本。开场5秒,中国 队获界外球。郝海东衔枚溜边疾走15秒,变向拐入禁区3秒,横传1秒,谢育新 “执死鸡”推射0.5秒,球进。喷火快车戛然而止,速效救心丸也不好使。 立马小日本全傻,这还是在广岛,跟扔一小号原子蛋差不多。进球之前也就 是那个把球踢出界的日本队员触了一下球,其他人连守门员在内连球毛也没 摸着。这球进的跟我们踢篮球场小门差不多,纯朴简单但要命。在中国队 屡屡错失门前良机的败笔的海洋里,这只破空而出的飞鱼显得尤其夺目而珍贵。
有诗赞曰:机会到底是什么,一时还不太清楚,可是行动已经是雷厉风行, 而且严肃。
第四个球: 张小文是一个面目和善不显山不露水的小伙子,冷不丁一瞅跟个朴实的大队 会计差不多。然而他带来了来自后卫线绝对忠诚的助攻和无限杀机。由于本人 特别爱鱼跃头球,脖子挫了之后就变成特别爱看鱼跃头球,所以我对这位同样 热爱飞行的广东后卫的印象颇深。他的空中飞人代表作是88年亚洲杯小组赛 对巴林一仗。那场球好象打得很闷,什么都忘了,只记得张小文那一道闪。 一个角球从远方飘来,旋转低平,他本能地助跑,离地升空,象暗夜里滑过 的一道光,身体已横成一条线,头锥攻门,球空中拐弯,贴横梁驶进网窝。 他迫降,着陆,一架执行完任务返回母舰的轰炸机。值得再一次慢镜回放的 是89年世界杯外围赛主场对伊朗第二球。经典右边卫朱波底线经典传中,球飞至
禁区上空此时空无一人,后排紧赶慢赶上来一位,如果他是克林斯曼或科尔, 那么他会半转身凌空抽射;如果他是巴蒂或萨拉斯,那么他会胸部一停,再去晃
守门员,但上来的是张小文,他大喝一声,一个低空俯冲,把自己变成一 柄大铁锹,往地上便戳,这样的触球方式与角度不要说守门员不好判断,可能 见都少见!皮球砸地又高弹入网,张小文就地打滚一气骨碌到底线外广告牌子那 。 这样强烈的表达令人无法抗拒!
第三个球: 个人认为是中国队历史上个人发挥的巅峰之作。一脚凌空球。中国队左边得角球 , 球发战术角球,左路传起一半高球,中路接应的前锋原地起跳,使用了一个剪式
踢法,象踢毽子一样。如果你看过藤球选手的击球动作,尽可以想像。(在进球 后 给他的特写镜头上,他的身材确也象极了那些东南亚选手,用瘦小枯干形容也不 为 过)除了这前锋,禁区内的后卫加守门员加中国队其他队员都在进球刹那保持了
高度的一致--呆若木鸡,完全是突发事件。神来之笔足以让时间停顿神经 麻痹。简单如白纸上的一道折痕,其他人能做的不过是充当闪电过后跚跚来迟的
冗长的雷声。这是82年世界杯预选赛4:2反超沙特那场中国所入第三球,15号古 广明。 (一句题外话:当年比赛转播的评论员(谁?)那激情似火甚至声嘶力竭的解说 伴着 中国队雷霆万钧的表演,发黄模糊的画面仍令我颤抖不已!)
第二个球: 如果说神来之笔需要神人合一来完成,尚令对手感到命该如此借此可为失利找点 平衡的 话,那么有意识的配合进攻就如一场酝酿成熟的谋杀,这样压倒性的打击是令 对手崩溃而绝望的:在死之前已知必死。这可谓胜负竞技中的最高境界了。 82年世界杯预选赛北京主场对科威特中国所入第二球。中国队左路获任意球,球
吊入禁区,中国队队员一起前压,球被后卫向外顶了一下,另一后卫妄图大脚破 坏 但踢空,此时科后卫线外移,中国队锋线老到地随之外移,锋线上的沈祥福截得 皮球 回敲给禁区前沿的刘利福,刘并无延缓此次进攻的连贯节奏,随即一脚轻吊向迎 面而来 的后卫线身后与守门员之间的空当,同时出现了中国队锋线最美妙的折返跑。同 一时间 坐标下,刘的触球,后卫的外移,锋线回传后的即刻反插三个场景共同构成了动 感十足 的空间。如大海潮汐般归去还复来的进攻节奏和队友间精妙默契的呼应,显示了 队伍 成熟的打法与心态。面对进攻者们组成的一个有思想的整体的运动,惊慌的后卫 们只是 亦步亦趋。但时间到了,刹那间竟有两三个中国队员直逼守门员,反插最坚决的 古广明 当然不会让球落在其他人脚下,近在咫尺的一脚劲射,球击横梁入网! 说到这份上,已是狗尾续貂。
第一个球: 写到此,该控一下球了。 这篇自慰气息严重的小贴子于我而言是自娱自乐,对大伙儿可能有舒缓紧张压力 , 促进消化防止便秘的作用,这样就好。中国足球练到今天,远不到树碑立传列 排行榜的档次。把感情投入其中的球迷们最终总象受骗上当的孩子一样委屈而愤 怒, 每隔个两三年。然而只要你说一句我是球迷我爱足球,你就会象我一样顽强地发 现 沙漠里的绿草,乌云后的阳光,昙花也曾经在夜里怒放。我正是要为这些亮色而 欢呼 而自豪而上光打蜡,也就此回应我听到的那些在中国足球又“一脚踩空身体发飘 ”时 不负责任的破罐破摔的咒骂声。 至于哪个球是No.1,我想若是中国队冲进了世界杯,那个致胜金球即使是拿屁股
顶进的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奉为首席,但现在,就这么着吧。 让我中止这喋喋不休的琐忆,换成对明天一个简单明了的期望吧,即便是再一次 。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202.103.24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