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gcar()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3-04 13:34:05), 站内信件
|
大洋网友 陈汉宏
广州人梁诚任中国驻美公使时,为促使美国政府退还清政府在[庚子赔款]中多赔的款项,并提出将次款用于兴学育才,从而促成1911年开办清华大学.
众所周知,成立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当时是清华留美预科学校)是由美国退回的[庚字赔款]作为经费开办的.鲜有人知,当年反复交涉,据理力争,从而使美国退回多出的赔款,并提出将次款用于兴学育才从而促成开办清华大学的,是时任中国驻美公使的广州人--梁诚!
梁诚生于1864年,1917年去世.原名丕旭,字义哀,号震东,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人.出身富商家庭,自幼好学上进.当年的黄埔一度是古港通商口岸,村民出洋留学经商多为传统.他在(1875年)为满12岁时,在家庭的资助下考取第4批留美学生.在黄埔村的码头登船,前往美国菲力学院就读.
光绪7年,他与其他留学生一起尚未毕业就被召回国.起初在总理衙门做事,不久就随张荫恒公使赴美,后任使馆参赞.从此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而当时正式大清国最腐朽孱弱的年代.
光绪27年,梁诚奉命作为醇亲王载沣为专使的首席随员赴德国"谢罪".当时德国要求我国专使行叩头礼,但梁诚不畏强权,断然拒绝这个无理要求,坚持行鞠躬礼.
1905年,梁诚得知[庚字赔款]超过了应付数额后,立即向美国当局提出退款要求.美国想耍赖,但梁诚据理力争反复交涉,并发动舆论支持.1907年,梁诚得知罗斯福总统要参加洁姆司博览会,于是也想办法参加,借机见到了总统,并当面向罗斯福总统提出退款要求,结果得到了罗斯福的应允.
随后,梁诚反复和美国政府谈判,核实退款金额.经过努力,美国终于退回多收的2792万美元.
在办理退款交涉的过程中,梁诚深感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因此他和外交部秘密商议,建议将退款用于兴学育才.美国的朝野人士也希望退款能用于支持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因此清政府用此款于1909年设立清华留美预科学校.1928年次学校更名为清华大学,成为我国迄今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转自广州日报大洋网粤语群落:
http://club.dayoo.com/forumdisplay.php?forumid=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