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ygp()
整理人: (2000-07-07 09:17:22), 站内信件
|
(6月20日)关于刘传对扒带看法的文章的回应 6月20日,我刚好在书店发现 刘传吉它系列教材的《吉它爱好者》第三集出版!我马上上前去鄱了鄱,突然看 到了目录写着有一篇刘传对扒带看法的文章。嘿!莫非有什么高招教我们!我马 上往那页翻。这篇文章不大,只是一页纸,大概风内容是说有位网友在刘传主页 的留言簿上写上“扒带好!扒带好?”,刘传对此作了回就而写的文章。首先, 我非常赞同刘传在书中提到的:吉它爱好者们不要以扒带为主要学习手段,应该 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音乐创作力,能编的自己动手来编编,总是拿别人扒的谱弹, 时间一长就变得依赖性强,创作能力就会大减。(对)
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还提到:如果我不是为了教学,绝不会去扒带。在我书中 的谱都是一半扒,一半编的。
你觉得他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我这次就是针对他这句话而写这文章的!
如果这句话是出自一个普通吉它爱好者,或是出自我口中或是出自一个摇滚乐队 的“狂徒”,甚至是位专业的音乐制作人中,我想这是很有指导性·!
但作为一个以吉它教学为职业,以出版吉它教材为职业的人口中,真是令人觉得 非常非常讽刺!是讽刺啊!
刘传早期的吉它书都是标榜着原版弹唱,原版谱例为“荣”嘿~~~~最近又改为原 版编配,原汗原味。在他的眼中可能是一种音乐素质的进步,然而身为一个专业 出版吉它教材的作者来说上严重的倒退。
很多学吉它,弹吉它者谁不想拿上几份“原版”的吉它谱弹弹,看看呢!能弹得 像磁带里的一样确实是一种“COOL”
无可否认现在国内吉它教材中70%是刘传吉它系列书的市场!是70%啊!可以想像 对着他出版的书而弹吉它的朋友是不计其数!但是一张两不像的吉它谱放在别人 手中是好事吗?只是让人看一些是自己来编的吉它谱,而却管这本叫原版的吉它 教材,不可笑吗?
我本人清楚地记得《吉它爱好者》第二集里曾一栏“名人访谈”,是访问我国著 名吉它手刘林的。有这本书的不妨拿出来看看,在最后刘林建议吉它自学者是这 样的:听录音,模仿和现场观摩,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学习和 借鉴先进的弹奏方法和技术,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
前面听录音等等,很多琴友可算是家常便饭了!但是说到学习,借鉴先进的弹奏 方法和技术~~~~~恐怕幸运儿没有多少!
所谓学习,借鉴先进的弹奏方法和技术就是拿来歌曲的原谱,对着谱看看精髓在 哪,那吉它SOLO是怎么弹的,吉它演奏者们是在哪个把位弹的,等等!这些是非 常有参考价值的!如果能多弹原谱,多接触到原谱,了解了近两年吉它演奏的进 之处,自自然然就会把弹奏学到的技术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了!
再回头看,每位资深的吉它手都会知道刘某某的吉它书不值得去弹,错误太多了 !和弦写出来是还可以的!但我们要的不是每一小节那个和弦哦!和弦就算是原 版中的原版,节奏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乱写上去的,这种吉它教材有什么值得我们 去学习,去借鉴呢?口口声声说要为推动全国吉它事业,现在看来只是为了多多 赚钱罢了!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能帮每一位学生解决难题,并将每 一步的运算过程写得清清楚楚,与公式相对应,这样的话学生是会在正确的解题 中得到更多的方法。可能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勤,不去努力,时间一长就会变得依 赖性增强!不过这只是一小部分的学生而已,如果你是老师的话,只给每位学生 简单两步运算,跟着就把答案放到面前。唉!这样对学生有什么用处呢!只不过 是暂时解决课堂上的要求而已。
所以希望刘老师重新正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你的吉它教材已经是国内同类中发行 量第一的!你的每一个音符出版是影响着无数吉它爱好者的基础,请不要只为了 出版而出版!
后记:
出版吉它教材的编书者应该尽可能为大家扒下原歌谱给读者参考,因为你们 是一群专业人员,不应该在时间上有什么浪费不浪费,不应在麻烦上有什么难度 大或小,不是只标出那一两个和弦就草草了事,你们出版的是面向全国无数吉它 学习者模仿的书,所以编配时一定是不能自己怎么样编就那样编,确实无法扒带 出来的就在那小节注明请大家注意,广大学习者可以在原谱中学到非常非常多的 知识。如果出版一本“编”的吉它教材,呵~~倒不如管它叫某某人弹唱吉它创作 习算了!
2000.6.20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73.2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