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anccy(我很严肃)
整理人: 9905979(2002-12-16 22:15:25), 站内信件
|
正月初二,我们由成都来到了历史名城——西安
西安,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秦朝、唐朝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都在这里建都。看来是块风水宝地,不知道我们的振兴计划中有没有迁都这一考虑。随着北京的沙漠化,兴许有一天还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说不定那天老大一兴奋,迁都。不过西安的受黄土高原的影响一点不比北京差。这里也是我大学同学的又一集散地,当年我们专业有六个同学分到了西安。
走在西安的大街上,时刻感受着几千年文化的浸润。古老的城墙,随风摇曳灯笼,无时不在眩耀着那饱经沧桑的历史。孤独的钟楼耸立在那里,时刻让你从他身上解读历史。但我最讨厌历史,总认为历史不过是一群无聊的人在干无聊的事,了解历史无非就是想告诉人家我爷爷的爷爷怎么怎么的,有这功夫还不如来社区灌水。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很严肃地说“老提自已的过去的荣耀就意味着停滞不前”。
西安的人感觉嗓门特别大,让人感觉他们这里的人听力都不太好。随便拉一西安人,那声音就跟挨了打时的扯着喉咙和你说话,据说秦腔就是这味。连我们班那秀气的团支部书记也沾上这毛病,文静的外表配上粗犷的嗓门,还真不知道怎么形容。不过也终于让我有机会教育人了。不过秦人多豪爽,待人接物豪爽大方,有些象山东人。
在西安吃饭,你有时会遇上大得惊人的碗,也许叫盆更合适。据同学说以前经常见到乡下进城的人就这样捧着吃下那盆面条,完事后还咕咙咕咙的喝下那些汤水,最后一个动作就是左右开弓用衣袖擦嘴。西安最传统的就是羊肉泡漠,吃法和新疆的馕差不多。据说撕漠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体现了秦人后代的粗中有细,听起有些牵强。我更喜欢的是那葱,连店老板都感到有些惊呀。不过我们感到惊呀的是那些面条,有些象刀削面又宽又厚很有嚼头。不过要是一口咬急了就会帖着牙根烫还叫不出声。大学时一西安同学教我们偷狗时用熟透了的萝卜扔给狗咬也就是这道理。
老西安人的一些习惯简直让人有些受不了,到一同学家吃饭,进门前,他再三告诉我们,他家老爷子未落坐前我们谁也不能坐下。老爷子坐在那里大碗吃饭大声讲话,吃饭的巴嗒声盖过我们说话声,说高兴了就索性蹲在凳子上,弄得同学只好不断的说没办法,习惯了。
西安的天气灰蒙蒙的,总感觉黄土高坡的黄土尘随时漂落下来一样,街道很整齐,也很漂亮,但有些脏,看得出来因为是过节还是费了一定的功夫的。建筑物也不少,由于受了太多的拘束,总让人有一种放不开的感觉。其实西安完全可以到城外大力发展,何必非要守着那城内。到了晚上街上人就少了,不知是天冷还是其它原因。大街上外地人和老外更多,那些老外们在这里走街窜巷感觉就像是文物贩子一样,眼睛贼遛遛的。
《春游记》共分:刘氏庄园、雪山除夕夜、西安、秦始皇、杨贵妃五个部分。
作者:网易广州社区 tanccy(我很严肃) 二00二年二月
---- 你看那阳光灿烂多娇艳
就像你那粉红的脸
那么艳
那么甜
多想再看你一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