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vjay()
整理人: (2000-07-09 09:54:46), 站内信件
|
小人物的爵士日记〈4〉
---- it ain’t necessarily so----
以前刚开始喜欢上爵士的时候听的是astrud gilberto 的那张《jazz’roun d midnight》,所以有一天看见她的《live in new york》时,便毫不犹豫的买 下来了。但是听过之后觉得很沮丧,因为里面的节奏太快乐太即兴,没有一点忧 郁的感情。直到最近,才发现我以前买的是一张不错的唱片。
我真算是个多愁善感,喜欢无病呻吟的家伙,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宣称喜欢爵 士,只是因为chet baker 或者 gilberto 的歌声可以让我舒服地陷进忧郁而不用 自卑罢了。经常把自己的感情和回忆跟忧愁的旋律搅在一起,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虽然我们很享受这种时刻,会不自觉的这样做,如果变成习惯了,人也就难免 变得空虚寂寞。
很喜欢后来买的一张ELLA在法国的现场录音,她的即兴演唱让我的神经感受 到空气涌动的状态,那么优雅和绚丽。
自己独自起舞,对我这样只会聆听的人来说,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其时当然 要放下回忆和伤感,以及所谓的“冰冷情结”。酒吧就是这样一个场所,让我有 这种勇气。酒吧的主人,酒吧里的朋友,当然也是善解人意和乐在其中的。想象 一下,当所有人都放下回忆,排斥伤感,听着ELLA演绎的《the girl from ipan ema》在晃动身体。。。it ain’t necessarily so----to be sad all the tim es。。。
昨天刚看了麦迪文演的《THE TALENTED MR.RIPLEY》,对那种‘关在黑暗的 地下室中’度过余生的情景尤感恐惧。无论如何,生活不该日复一日地忧郁的, 至少我不觉得这样做很有趣。
其实我们的每一天,又何尝不是在‘即兴’呢?
PS:《the talented mr。ripley》中译《心计》,算是部值得看的片子,带有一 些关于爵士乐的描述。看见片中出现的《the best of chet baker sings》的黑 胶碟,呵呵,真是恨死人!
PPS:关于《爵士日记》,其实一直在写《日记》,除了时间空闲,很大程度上是 想看到大家的留言。不管将会听到什么,大家在一起有话题,无论如何也是好事 。《日记》的内容,大多还是与爵士乐本身无关的,而是听着爵士乐时在想的东 西。所以一直很怕遭到斑竹封杀。既然现在得到了大家的默许,我就先继续写着 点吧。我写的东西并没有水平可言,可能语言还算通顺而已,看的时候别抱太大 期望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