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iewg()
整理人: musician(2000-06-08 16:19:53), 站内信件
|
我以前的贴子中无数次的提到了自由,窃以为这个才是爵士的真谛,爵士乐就是
以追求自由为精髓的艺术,也可以说爵士乐是精神上的革命。牙膏提到了爵士的
历史,不错,要了解爵士乐的精髓,就要了解爵士的来龙去脉,他的文化内涵。
从19世纪开始,一艘艘的贩奴船载着无数的黑奴到了美洲大陆,他们对故土的怀
念,内心的愤怒,对自由的渴望,通过劳动时的working song来宣泄,随着又演
化成充满忧伤的Blues。再经过无数大师陆陆续续的改造,融入了不同地域的音乐
类型,产生了以切分音观念为基调,以即兴为诠释标准的爵士乐。即兴,随意,
这个才是爵士乐演变到最终的特质。作为一种音乐形式,离不开三个要素-----
形态、意识、行为,而其中的意识是最主要的。意识对音乐形态在不同的时代有
着明显的影响,在爵士的初期,忧伤,愤怒的情绪是主旋律,然而,随着社会的
发展,社会制度的发展,人们的肉体得到了解放,转而追求的是心灵的解放。单
纯的把爵士与悲哀,痛苦,等同起来,是不是太肤浅了呢?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
来形容爵士的境界,或者是爵士的生活态度,“应生无住心,应无所住而生心”
,或许有些太玄了, 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心灵的自由,也是爵士乐所要表现的
感受。
再来说主流和非主流的问题,我不觉我对主流和非主流的认识有什麽偏差。所谓
非主流只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而已,我也没认为非主流的一定是有品位的。我只
是认为非主流不一定要推广,相反,我觉得“非主流的东西是不是要推广,取决
于你是不是热爱它”这句话大有语病。如是说来,凡是你热爱的,都要去推广?
至于唐朝黑豹,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他们最早的没有在国内发行过的作品,并
不象你说的那样的商业化,在当时是相当震撼的。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在主流和
非主流上纠缠不休,对你来说,主流抑或是非主流,只是一种选择,一种对生活
方式的选择。
爵士为什麽会没落?我觉得你的理解也流于肤浅。任何一种音乐都是一种文化行
为方式,也是一种存在方式。音乐存在方式的“三要素”--形态、意识、行为,
就是通过在时空展示的、伴随诸种人类文化行为的音乐审美、立美实践活动,形
成一个不断处于运动过程中、不断处于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中完整的音乐
存在。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导致了爵士乐的音乐形态的变化,才有了现在诸多
的流派。爵士乐注定是要没落的,因为
爵士的自由是永远无法和潮流合拍的,爵士乐就是用手中的乐器,用自己的歌声
,来表达自我。在中国,爵士乐从来不曾真正流行过,因为它和中国传统的中庸
思想是针锋相对的。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文化中影响至深,几千年来
士大夫阶层的艺术追求以静泊典雅为基础,更多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这也可
以从文化的差异很好的解释为什麽MARSALIS会在北京受到冷遇,也没有什麽可以
奇怪了。
理解爵士乐,喜欢爵士乐需要有一个过程,80年代初我听的是邓丽君,张帝,而
后国内有了李古一,苏小明,然后就接触了港台流行歌曲,从谭咏麟,许冠杰,
到罗大佑,李宗盛,而后港台好的作品越来越少,于是慢慢又开始迷恋摇滚,从
Beatles开始,几乎听遍了所有的风格,但是最终,我还是厌倦了,我选择了爵士
。在爵士乐随意即兴的演奏中,我感觉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由,在这种率性而
又略带沧桑的音乐中,心灵可以挣脱桎梏,随处漫游,每一个听众都可以对乐曲
有着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同时也为乐曲注入了新的生命,以至于你可以百听不
厌,这就是爵士的风采。的确,没有一定的阅历,没有对人生的感悟,你不可能
真正理解爵士的含义。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60.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