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爵士音乐>>艺人剪影>>U/V/W/X/Y/Z>>满嘴牙膏沫之WYNTON MARSALIS

主题:满嘴牙膏沫之WYNTON MARSALIS
发信人: burn4brazil({猫})
整理人: burn4brazil(2002-02-26 17:32:18), 站内信件
  也许你不会同意我的看法,不过有时候,欣赏爵士乐并不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尤其是当欣赏象WYNTON MARSALIS 这样具有强烈自省意识的音乐家的作品时。  
     在我刚刚接触爵士乐的时候,我可以一天写出两三个好几K的贴子,但是现在,我常常写到几百甚至几十字节就不得不痛苦的关闭文档。因为我发现,你对爵士乐了解越深,就越难于准确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能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只有半瓶子的醋才会发出声响,如果瓶子装满了,任凭怎么摇晃也不会出声的。也可能爵士乐这东西实在太深奥,没有足够的功底根本没办法把握。好比一个只会些三脚猫功夫的人应要练降龙十八掌,恐怕结局不伤了自己就是给别人徒增笑柄。有时闲来无事翻看自己以前写的一些东西,真是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那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自以为是以及信口开河简直让我不能相信这真的是自己所为。我曾写过一个介绍《THE GIRL FROM IPANEMA》的贴子,那还是在广州爵士版刚开的时候,看看我是怎么写的吧“STAN GETZ不但演奏TENOR SAX,更亲自开口与ASTRUD GILBERTO合唱,他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与ASTRUD空灵飘逸的唱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绕粱三日而余音不绝,真让人有种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感觉。”不知道JOAO GILBERTO 先生听到这样的评论会作何感想。好在那时爵士版里真正的行家里手也没有几个,所以居然让我就这样坦然的招摇过市而没有挨版砖,堪称奇迹。  
虽然作为那场著名的“THE YOUNG LION”运动中的头面人物,WYNTON MARSALIS倍受世人瞩目,但他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出道初期与ART BLAKEY领衔的JAZZ MESSENGER的合作使他得到了评论界广泛的赞誉,尤其是他对MILES DAVIS深得神韵的模仿,使他被看作未来爵士乐的可靠接班人之一。 但是到了后来,这又成为评论姐抨击他的话柄,在人们的印象中他除了模仿MILES DAVIS外似乎没有别的特长,他的才华也受到质疑。甚至一度,当评论家为他打分时,在WYNTON MARSALIS这个名字后面只有少得可怜的一颗星。(评论家们总是这样,不是吗?喜欢你的时候恨不能把你捧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而一旦决定抛弃你,立刻摆出一付火鸡嘴脸,我是指肠胃里塞满了石头的那种火鸡)  
记得李宗盛唱过“写一首皆大欢喜的好歌越来越难”,深有同感,现在写一篇自己满意又不给大伙添堵的的贴子也越来越难了。无论你怎么认为自己的东西是另辟蹊径别具一格,你都会发现原来都是别人玩剩下的了。想玩深沉么?有村上春树,他的《爵士乐群像》成了一道坎,成了盘踞在任何一个做梦都想成为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爵士乐评论家的人(譬如牙膏之流)面前难以逾越的一道天堑,有谁能像他那样用挥洒自如的文字来恰如其分的诠释爵士乐精髓的?每次我看到有的人孜孜不倦的在文章中堆砌着深夜、酒吧、压抑、无助等字眼的时候,眼前就会出现东施姑娘她那捂着胸口扮痛苦的样子(很不幸,我发现有时候自己也是这个样子)。想玩小资情调么?有王家卫,他的电影已经说明了一切,如果你认为他在电影里插入《AQUELLOS OJOS VERDES》或《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之类的歌曲只是为了作些浮华点缀的话,大概你还没有真正的理解爵士乐。 有一种说法,搞同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面前的人是不是自己的同类,无需语言或动作,只要一个眼神。同理,喜欢爵士乐的人也很容易找出自己的同好,也不需要言语和动作,只要音乐响起,你看他/她的表情就足够了。   
     在《OST :TUNE IN TOMORROW》(COLUMBIA/1989)这张专辑中,WYNTON MARSALIS终于向世人证明了自己作为一个杰出的爵士乐家所应具有的一切素质。这张个人风格强烈的专辑对那些曾刻薄的抨击过他的评论家们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击。之后的一系列作品进一步确立了他在当代爵士乐坛无人能出其右的位置,从BEBOP到NEW ORLEANS JAZZ,从SWING到CLASSIC JAZZ,他在各种风格流派之间游刃有余的穿梭徜徉。甚至在古典音乐界,WYNTON MARSALIS也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他的音乐不像BEN WEBSTER、BUD POWELL等人那样煽情,如果小资们想在红酒烛光的陪衬下寻找醉生梦死的感觉,可能WYNTON MARSALIS不是明智的选择。他的音乐带给你的不是装腔作势的忧伤而是深深的思索和反省,在他的音乐里你找不到逃避的出口,只能无奈的望着赤裸裸的自己,不管你愿不愿意。说的夸张点,欣赏他的音乐有时候还真要有点勇气才行,要看你到底敢不敢直视自己的内心。这几十分钟下来,也算是体力活儿吧。  
通过《SO THIS IS JAZZ,HUH?》这首作品,WYNTON MARSALIS一方面回答了有关爵士乐的一个类似歌德巴赫猜想式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爵士乐?“SO THIS IS JAZZ,HUH?”—WHAT IS ASKED BY THOSE WHO DON’T KNOW。BUT ONCE THEY FIND OUT,WELL,THEY NEVER FORGET。”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于音乐永无止境的探寻,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爵士乐么?  
最近我一直在反省自己,大概是听WYNTON MARSALIS听多了,说实话有点累,可还是觉得值了。原来不是所有的爵士乐都要用红酒白酒威士忌或红腊白蜡煤油灯来做佐料的,有时候,你需要的只是一双聆听的耳朵和一颗勇敢的心,这就足够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