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urn4brazil({猫})
整理人: burn4brazil(2002-02-26 17:21:44), 站内信件
|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说在我开始从一个伪爵士乐迷向一个真正的爵士乐迷蜕变之前的那段日子里,我只知道CHET BAKER是吹小号的。这还是一个米国佬告诉我的,起因是有一次我和他讨论爵士乐,当他提到“CHET BAKER”这个名字时,我毫不客气的指出了他的错误,“HEY,I THINK THAT SHOULD BE CHUCK BERRY,BUDDY。BUT HE IS PLAYING ROCK&ROLL,ISN’T HE?”
直到我在电台里第一次听到CHET BAKER的歌声。那天晚上临睡前我打开音响,把旋钮调到北京音乐台。我并没指望这家以播放的港台流行歌曲和所谓的摇滚乐为主的垃圾电台能带给我什么惊喜,只是因为无聊和寂寞,想在进入梦乡之前听到点动静。很快我发现自己错了。透过电波传出来的歌声一下子把我抓住了。那个声音有点沙哑却不乏磁性,唱腔慵懒而轻柔,仿佛情人耳边低声的呢喃,我感觉身上的鸡皮疙瘩被刺激得蠢蠢欲动,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我当时就没了脾气。
还记得那首歌是《COME RAIN OR COME SHINE》,以前听过PEGGY LEE 的版本,风骚得很。也听过JUDY GARLAND的版本,热情泼辣。但是这个版本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用忧郁两字难以形容其中的滋味,简直是。。。颓废入骨。在这样的一个百无聊赖的夜里,这样一种寂寞难耐的心境下,忽然听到这样的一首歌,你还能要求什么呢?
这是何方神圣?我正兀自纳闷,电台的主持人揭开了迷底,原来是他,CHET BAKER。我禁不住笑了,这个晚上的收获不小,至少我明白两件事:第一,像北京音乐台这样一家格调低下的商业电台居然也肯播JAZZ,说明JAZZ的魅力还真是不可低估的。第二,CHET BAKER不仅仅是个小号手,还是个满不错的歌手。
这个晚上我第一次真正迷上CHET BAKER,这之前虽也听过他的小号,但总觉得不如DIZZY的出神入化,也不如MILES DAVIS的深邃悠远。可是配上他的歌声就完全不一样了,那种彻头彻尾的颓废劲儿可不是想装能装出来的。原来CHET BAKER的小号是不可以与他的歌声分开来听的,就好像喝威士忌一定要加冰一样。
关于CHET BAKER的生平,我已不必多说什么,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真正的爵士乐迷,你知道的不会比我少。就像我的朋友老董 (A.K.A.“卡拉富王子”),他也是喜欢CHET BAKER到了痴迷的地步。光那张《BAKER’S HOLIDAY》就一下子买了两张,据说是防止有人借了不还。该朋友对CHET BAKER的迷恋程度之深以及为人处世之谨慎态度实在令人钦佩。
有时看看那些电影里凶神恶煞的国民党特务觉得他们也真够苯,面对革命意志如磐石的地下党时除了严刑拷打就是美女加糖衣炮弹,简直十足的没文化。应该借鉴《银蛇谋杀案》里男主角的手法,把宁死不招的人绑在椅子上,给其戴上耳机,放上一首的《LET‘S GET LOST》或者《I FALL IN LOVE TOO EASILY》,到那时恐怕再怎么心如钢铁也要成绕指柔吧。
还好,CHET BAKER出道时已是50年代,那时正是全国山河一片红,旧社会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只是,如果当那些龟缩在台湾的前军统局头子们能够有幸听到CHET BAKER的音乐(我是说如果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感到报憾终身,就像臧天朔唱的“许多冬天的雪花,春天才落下”。。。
在我开始从一个伪爵士乐迷向一个真正的爵士乐迷蜕变的那段日子里,我知道了CHET BAKER不仅仅是个小号手,还是个满不错的歌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