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ckey.wu(笑熬浆糊)
整理人: hnyjchuhong(2002-03-15 15:25:42), 站内信件
|
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思考
从MRP-II/ERP进入中国开始,业界对该类软件为企业带来的实际功效或作用的评价从未间断过。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ERP负面评价(或ERP不适合国情论)更是铺天盖地,其中以2000年6月中国经营报的《ERP成功率=0》的报道更为悲观。我想业界对该类软件的评价一定是基于实际现象和事实有感而发的,那么我们公司作为专业的ERP提供商,我们的ERP方向将怎样发展,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必须面对并必须解决的问题。借佳酿工程之际,我想针对该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目的在于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和知识共享。但由于我个人的知识水平有限,个人观点肯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不完整性,敬请各位同仁谅解。
与所有新技术或新方法一样,ERP软件的管理思想及管理理念一经引入中国,就引起了各界的急切关注并给予厚望,特别是我国政府希望通过ERP软件改变国有企业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使国有企业快速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希望ERP软件帮助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国家863计划的CMIS主题组将MRP-II作为CMIS的信息骨干来发展和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到现在为止,ERP软件在国内的推广也接近10年了,由于ERP的实施成功率较低,而且大多数企业在实施ERP时均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时间及成本,但ERP的实际应用效果又不够理想,导致现在业界对ERP软件是否适合中国企业产生了怀疑,进而产生了ERP不适合国情论。
难道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受到国外企业所青睐的ERP软件就不适合我国企业吗?造成ERP实施功效悲观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目标定位太高。
从ERP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大多数实施ERP的企业虽然还在抱怨ERP软件没有达到实施的预期目标,但大家又都不可否认ERP软件在帮助企业降低库存积压和资金沉淀、沟通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与沟通、有序组织并安排生产及辅助决策等方面还是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功效。由此我想产生ERP功效悲观论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对ERP软件报的希望太大,希望ERP能够解决企业的各种问题。从本质上来讲,ERP软件来源于管理信息系统(MIS),但她更属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化管理信息系统。所以她的定位也就在于如何及时、完整地收集企业经营动态产生的各种信息,如何有效地通过信息系统模型加工处理这些信息,为企业的动态协调和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和分析参考。总之,ERP系统是企业管理的辅助工具。所以,ERP提供商向企业推荐ERP系统或企业实施ERP系统时,一定要对ERP系统有深刻地认识和合理的定位,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对ERP的实施功效产生不客观地怀疑或否定。
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没有运用得当。
ERP系统相对于专项管理信息系统来说,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系统,ERP系统关注于企业的经营核心部分,ERP的实施和推广必定会影响到企业的各个相关方面,而且实施ERP系统本身也需要改造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所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是实施ERP系统的最佳方法。但是各个实施的企业是否在实施ERP系统前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分步实施的实施内容和粒度划分的是否得当?如果规划不合理,无法保证后续工程的实施内容与以前的实施内容顺畅沟通。同样,实施内容的粒度划分不合理也是直接影响实施效果的原因,粒度划分太大,实施难度加大,成功率较低;实施粒度划分太小,实施效果不够明显,系统连接出现问题的几率加大。总之,在实施ERP系统前,一定需要详细的需求调研和分析,把握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核心业务点,采取从核心业务点逐渐向外围扩展的方法进行规划和实施。
三、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转变,企业关注的核心从生产逐步转向市场。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企业所处的工业化社会的特征是分解再分解,成功来自把已知的整体分解为部件,而部件再分解为元件。这种社会的目标是效率,而效率的获得是通过各个元件的最优化生产,从而构成最优化的整体。企业竞争优势来自对效率的追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的注重力主要放在内部管理上,包括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库存管理与成本控制。企业管理软件无论是MRP还是不断发展后的MRPII都是围绕这种目标进行。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现实社会开始发生革命性变化,即从工业化社会开始步入合成化社会,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成化社会的根本特征正好与工业化社会相反,在合成化社会企业追求的目标就是创新,通过创新将成熟元件组合加工形成消费者满意的商品。而产品及技术创新的需求来源/动力是市场,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企业管理软件不再将追求企业生产效率作为核心,而是以市场为核心,主要表现在通过提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大企业的服务力度,争取消费者的信任度、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从而通过及时掌握消费者消费动向来进行产品或技术创新。另外,这种社会特征促使企业间只有通过更及时、更密切地合作,才能达到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并提供效率。相应地,这个时期ERP软件也应该及时从以生产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转变为以市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从只关注企业内部管理的软件转变为提供企业与合作伙伴方便沟通的管理软件,只有这样ERP系统自身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不会被市场淘汰。
四、企业对企业管理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一套封闭的内部管理系统,而是需要一套能够直接连结跨地域外部机构或合作伙伴的信息平台。
随着各国市场的开放、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企业逐步形成规模化发展并进入国际化发展空间。竞争不再受地域限制,任何企业都要承受来自国际化企业发展的竞争压力。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这个时期的企业管理软件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这使得企业适应市场与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能力增强。 第二,它将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流程看作是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同时将分布在各地所属企业的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
要提供满足当前这个时代特点要求的企业管理软件,必须采用Web技术利用Internet网络资源,才能实现企业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有机连结,才能使企业间有效合作,加强企业的灵敏性和灵活性。
综上分析,作为企业管理软件专业提供商的我们公司来说,我们应该紧紧把握Internet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尽快推出以市场为核心,能够方便连结企业内外(包括驻外机构和合作伙伴)的新的企业管理软件。
---- ############################
homepage: http://hbird.myrice.com
bbs: http://hbird.xilubbs.com
mail: [email protect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