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滇中山色入梦来——景点游记 ◆>>昆明>>云南笔记>>云南笔记(四)

主题:云南笔记(四)
发信人: windlin(碎玻璃)
整理人: clarafire(2002-02-28 09:20:40), 站内信件

   云岭之南——丽江大研古城(下) 


   我要记下丽江的海拔,2394米,这里我开始嗅到高原的味道了。 

   我在丽江古城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只一回头,就看到背后高耸的玉龙雪山,我裂开嘴傻傻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白皑皑的雪,不管它比起东北那些地方有多么逊色。 

   我在丽江古城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经常看到身着纳西族的妇女,上至老太太下至小妹。她们上穿宽腰大袖的大褂,下穿长裤,腰系百褶围腰,脚穿船形绣花鞋,颜色来去多是蓝、白、黑。最有意思是她们身后都有一个披肩,问了后才知道那叫“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每个圈中都有一对垂穗。意为“披星戴月”,象征勤劳勇敢。 

   我在丽江古城走来走去,走来走去,怎么走的步子都比里面住的纳西族人要快。看他们的步伐,一步一步,一踱一踱,那么悠闲自得。 
   每天清晨起来,都会看到三四个老太太坐在四方街那棵大树下。有段闲聊的话甚为有意思: 
  “老太太,你们每天起来后都是坐在这里么?” 
  “是的。” 
  “坐在这里看什么呢?看人来人往的游客?” 
  “不是,烤太阳。” 
  “哈!老太太,今年多少岁了?” 
  “80。” 
  “好健康啊。” 
  “托毛主席的福!” 

   我们觉得纳西族的人生活节奏太慢,弄吃的慢,走路的慢,讨价还价也慢,可是老太太说:人生出来最终只有一个地方可去——那就是坟墓,你们吃这么快,走这么快,干嘛?赶着去死? 
   对于纳西人来说,生活的意义在于享受。 

   我在丽江古城走来走去,走去走去,不能吃辣的我也忍不了嘴,坐在大石桥旁吃黄豆面,奔老馆子里尝鸡豆凉粉,走进纳西家人喝一碗酥油茶。代价即使三天嗓子哑了也没有关系了。 

   我在丽江古城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夜晚在拥挤的大研纳西古乐门前赚到张门票,好像捡到从天掉下的金子。进去站了一个多小时,整个乐队实在是如假包换的老人,幸好他们演奏过程没有打磕睡。没有很认真听每首古曲,或者以专业的角度听,都不太专业。而印象最深刻,不是宣科一身音乐的灵气,而是他那一席口没遮拦、肆无忌惮批判讽刺旅游局长、国家领导的话。 

   我在丽江古城走来走去,走来走去,街贯巷连、石桥寂寂、流水潺潺,给人以一种明快淡雅的美感。钻进一间间土木结构的瓦屋楼房,夹溪而建,流水中穿,有昔日曾经富甲一方、显赫一时的豪门,现在房前已经长满荒草,破落的窗棂随风摇摇欲坠,放眼满目苍痍。“如此楼台岂一家,寂寂都飞灭”,老太太会感慨地说:“要守住祖先留下的老房子,还真不容易啊!” 
   岁月的流逝,使得久远曾经非常清晰的事情,到了今天都已变得不知来历了。在一家空置住宅的门楣上,我依稀看到漫漶不清的“XX大院”,旁近嶙峋怪石有些像被火烧得黝黑,旧时想必是个庭园,现已是曲径荒芜、竹蔓丛杂了。在一段断瓦颓垣里,孤零零地立着一堵残破荒废的老房子,昔日的面貌早已全非,惟独保留了异常精致的窗棂。这辞枝零落的花红,仍然葆有一份冷隽的矜持和自尊。让人在草没颓垣、烟迷旧阕之中,徒然间不由地涌动出“如何往事暗伤心、低徊欲对梅花说”的心绪。 

   这样的院子可以站立很久,这样的院子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 
   穿行古城,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隐匿心中的思念随流水缓缓荡漾,缓缓荡漾...... 

   每个夜晚,我在丽江走来走去,走来走去。鞭炮声停了,人流散去了,烟火熄灭了,刚刚还看到很灿烂的烟火,还未来得及给自己一个漂亮的借口,说散尽就散尽,路的中央残留着大大小小的烟花外壳,它们被掏空了心,破落不堪地躺在曾经灿烂的地方。 
   人们,正在休息,看电视,激烈地做爱,往小辈的枕头下塞压岁钱...... 


----
   柳供愁,花解语,总是销魂,总是销魂处.人自怜春春未去,芳草斜阳路.
   卧红茵,觞绿醑.几度相思,几度相思苦.明日重来须记取.梅子黄时,梅子黄时雨.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