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kch1966(醉猫)
整理人: sewen163(2002-02-22 19:01:52), 站内信件
|
猎手
发表于:02年02月22日 17:33
--------------------------------------------------------------------------------
奔弛的问题在于
1、限于国外生产厂不能在中国直接销售汽车,BENZ几十年来都一直未真正重视中国市场。表现在
A、将在大陆的销售代理及维修服务代理权全部交给香港公司,德国本部只对香港而不对大陆,目前除技术问题外的所有问题都是经香港公司转达,因此真正与中国消费者找交道的是香港人,面对诉讼,BENZ中国公司完全置之于度外。
B、德国公司古板和严谨使其的一些政策缺乏灵活性,信香港人,不信大陆人,可能是所有国外大公司的通病,直接造成其在大陆市场政策的僵化。
2、由于汽车技术在机械部分在的创新与发展目前远远落后于电子信息业。BENZ作为高档车,要造出不同于其它车的口味,在近几年过多地依赖于汽车电子化。由于BENZ是将几乎所有能用于实践的技术都在汽车上最快最先使用,以满足权贵们追求新新奇及与众不同的心理。但这样的设计结果必然:汽车越变越娇贵,对使用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大陆这样的路面和油品环境下,以及国人喜欢“皮实”的汽车观念下,遇上问题不足为奇。
如投诉最多的,发动机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不适应国内环境的问题。表现在:
1)BENZ的发动机对油品要求过高,主要是近年来BENZ使用了新技术,加上欧洲油品质量很高,大大减少了保养间隔,汽油格的更换里程达到80000公里。在中国,这是绝对不可能 的。不出2万公里,汽油格内已有大量的固体物质。
2)BENZ发动机在环保上一直走在最前列,近年来其发动机在电子控制上实现了,可根据情况断缸行驶,即在小负荷或排放超标时,只有一半的缸在工作。如果油品有问题,在其电脑中会产生一系列不正常信息,从而启动许多BENZ认为的合理控制,但在中国这就是“问题”。当然,还有其它例子,如通讯设备、安全设备上。
3)从市场来讲,这肯定是厂家的问题。BENZ从去年底开始已在德国修改其电脑控制部分的内容,以适应中国市场,但作为老公司,迟滞的动作和德国人、香港人之间责任问题,是造成BENZ问题的根源。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