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如空)
整理人: cherry_1022(2002-02-25 09:03:37), 站内信件
|
四游布市
手里拿着PASSPORT才有了一种国家公民的感觉,因为有PASSPORT才能从一个国家走到另一个国家,才能够从这个国家的城市走到另一个国家的城市。
我手里的护照虽然是旅游护照,但给我的城市之旅的意义也非同一般,因为这个
护照是我们从中国的城市到外国城市的通行证,不管这个城市的历史中如何的。
中国东北部小城黑河对岸的布市(俄罗斯发音音译很不好记,因此只用第一个字
代替这个市名)就是我要去的城市。实际上,拿着中国护照到布市旅游我共去四次,有自费的,有陪同别人去的,也有别人陪同我去的,四次之行,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多,因为时间有限,只能每次都有一些片断和回忆。
第一次去布市,是个大冬天,坐汽车从黑龙江的冰面上穿过,天气阴沉沉的压抑
,人精神也很不旺,因此虽然边贸经济热,但并未给我此行有一点兴奋感。这次是自费的旅行,没有过多的经验。但是对寒冬下的衣着有着明显的不适应,因为我们穿在身上的是商品,不论是去,还是回来。第一次的布市一游就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结束了。好在没有经济损失,因为当时那里的经济很乱,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是小偷很猖撅。
第二次去布市是陪同朋友去,这次由于没有了经济因素,大家心情放松,也对布
市有了较深的印象。其中我对布市的人文景观还是比较在意的,因为布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州府所在地,是个较大的城市,是远东地区教育基地(也许我用词不当),大学较多。因此我注意街头的女孩,都有很有气质,身材还有走路的姿势,都透着吸引人的美感,当然我只是以欣赏的眼光注视,并非好色的诱惑。除了教育和女陔的高雅气质之外,对其大剧院也有较深的印象,因为这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建设项目,由于投资不到位,废弃在河边,从造型上我想如果建成之后,肯定成为布市的文化景观。但经济的不景造成了文化的废弃,这和中国的状况没什么分别。第二次回来时细雨霏霏,我们在船上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纸牌,因为在俄罗斯现行体制下的工作效率不是太高,一些协调问题无法解决,因此耽搁了行程,这们这次还是好的,记得一个朋友说过,有一次他陪朋友去布市,由于时差的问题,我们这边与对岸时间差是2小时,我们这边上午还没过,对方就已经下班了,害得朋友出不来进不去,苦苦在边检等了一个多小时。
第三次去布市,只是对前两次去的印象加深了一遍,只是个复习,这时边贸热已
降温,看着原来车水马龙的海关门可罗雀,心中的感慨油然而生:经济不发展什么都不行啊!
第四去布市我就象久违的老朋友,在市政府广场列宁像前拍照我和朋友分别做SH
OW,那并不是不敬,而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调侃,因为我想在俄罗斯生活的人们,也已习惯了无产阶级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标签,一种莫名的感慨就在老大哥国家的缔造者面前用另类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游布市,街还是从前的街,人还是从前的人,但是思想呢?思想是否也和从前
一样呢?答案是——
2000年2月16日
---- 感谢一年来各位网友对:武侠小说版、讽刺区和笑傲江湖!个人版的支持!
在这里祝各位马年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