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ngel19th()
整理人: mingqi(2000-09-26 20:11:04), 站内信件
|
不知道我的这篇文章能否反映现在中国动漫迷的心声,或大部分动漫迷的心声
动漫杂志的品位
现在的动漫咨询杂志的确是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越办越丰富,越办越专业, 越办越上档次,越办越有格调了。而杂志本身从32开到16大开,从黑白页逐渐过 渡到全彩页,从最开始送动画音乐磁带,到送动画MTV,送原声动画,送原声动画 CD,当然,每期还少不了送一张精美的海报。这种1+N的形式让人不禁联想到超级 市场里每天为了招徕家庭主妇们,而采取的各种促销手段,虽然一份杂志加了很 多东西,外面还有一个漂亮的套套,但价格依然平易近人,从13到22元不等,有 丰富的配送方案,给人感觉是十分实惠的平民化风格。——我在这里要谈的不多 ,也就三家杂志:《动漫时代》,《动漫无限》和《梦幻总动员》,因为我也只 买过这三家的杂志。
《动漫时代》是很早前开始买的,购买的动机就只一个:看里面的EVA同人和有关 EVA的咨询。而只要《动漫时代》里哪一期没有提到EVA,则那一期我就不会买。
《动漫无限》,这本杂志我压根就没打算买过,我买它的动机也只一个:就是里 面的原声CD,最开始买《无限》是因为看到了副送的cowboy bebop的原声CD。
《梦幻总动员》,我也是没考虑过买的,买它的理由实在是因为:太无聊了!当 时无聊得发慌,身边有闲钱,所以就买了一本看,看到里面介绍一个讨论的论坛 ,很热闹很有趣,于是就上到NT论坛,渐渐的就上成习惯了。
对于以上三家杂志的“买一送N”,我只接受《动漫无限》的,因为我只想要它的 三张原声CD——Cowboy bebop 剑风 EVANGELION,所以它的杂志我也只买了三期 ;
而对于《动漫时代》送的VCD——自从它那次愚蠢的在VCD里放了《On Your Mark 》的原画设计(而不是那个真正的7分钟的动画)以后,我就发誓再也不买ACT送 的动画了;
为表示对《梦幻》的VCD里送的《银河美少女警察》和《十兵卫》那样的弱智+傻 B的动画的抗议,我也是从不卖《梦幻》的帐。
所以后来每次买杂志时,我都只买一本不送任何东西的杂志,而VCD或磁带,我都 退给老板,7元一本,一般里面送的插画我也退给老板用(即使是EVA的)——因 为那些东西只能标榜自己的幼稚,而像ACT送的动漫别册,我也退给老板——因为 我对国内那些画得乱糟糟的同人漫画不感兴趣。
现在看动漫杂志的评论文章,是件很“炫耀”的事。在2000年的上半年,最让我 得意的事就是在我的同学们中间传递动漫杂志,我的同学——那些平时压根儿就 瞧不起动漫的人,看到这样的杂志也不能说什么了,因为他们被唬住了。像ACT上 面的“从《君王论》浅谈几位漫画中的帝王”一文(我觉得这个“浅”字还应该 加重),开章就是一个大的“意”字,然后又引经据典:达芬奇、拉斐尔、罗素 ……直逼读者的后脑勺和棺材盖,再把西方政治的经典《君王论》搬出来(我敢 打赌,在中国的动漫人口中,有99%的人没有看过这本“小册子”),到这里,已 经没有人敢对之胡乱应付了。
说真的,那时我得意极了,我为在我们的动漫人群中,有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而 感到骄傲,那些平日里总认为自己学了些东西就瞧不起别人的家伙,在这样的文 章面前也不得不低头了。像他人展示这些文字,极大的满足我这样的动漫迷的虚 荣心,它在告诉外界:“动漫绝不是你们眼中的小儿科。”
的确,这样的目的是达到了,我以前曾说过,中国的动漫要发展,就要使中国社 会承认动漫,要致力于提高动漫在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品位”,这样一来,人们 才会根本的从观念上转变对这种文化的蔑视态度,进而能够读它,看它,理解它 丰富的内涵,支持它,使它真正的能够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我原来设想和 提倡的。
实际上,已经这样做了,但实际效果如何呢?
我的同学们,在看了那些杂志上的文章以后,依然没有表现出比以前有更大的兴 趣,看到我看这类东东的时候,依然是敬而远之。如果说一定有什么改变的话, 那就是对动漫这样东西,从以前的“怕受人嘲笑的敬而远之”,变成现在的“令 人不敢恭维的敬而远之”了。我有点迷茫了,我以前的那种主张难道是错误的吗 ?
而一个向来爱直话直说的朋友(他以前喜欢动漫),干脆就对我说:“我觉得你 完全就是在装腔作势。”
没错,的确是装腔作势,动漫的杂志的品位在提升,好像也有某种装腔作势的味 道——不知这样说是否冒犯了各位。诚然,现在杂志上的每篇评论文,写得都非 常的好,我自认自己永远也写不出那样高水平的文章出来——它们太完美了,完 美得没有任何瑕疵,完美得让人无法反驳,完美得让你觉得那些文章不是写出来 的,而“雕”出来的,完美得让你不能轻松的卧读,只能对其仰视“拜读”。它 的品位实在是太高了,已经“高”到让我这样的动漫迷都无法“恭维”的地步了 。
我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在连续看了《动漫时代》的第16、17两期后,我再也不敢买动漫杂志了。到现在 都没有买过任何一本,因为老板和我熟,我常常是把那些杂志翻翻就走,因为它 上面的文章让我感到深深的自卑,如果继续把杂志买下去,要么我成为这些文章 的奴隶,要么杂志就成为体面的“装饰品”。看完了上面的文章,令20岁的我— —这个受了14年的学校教育,看了10年的动漫的大学本科生,头一次觉得自己是 一个文盲,是一个傻瓜,每篇文章仿佛都在侮辱和嘲笑这位中国大学生的无知, 因为那上面的大多数的经典,包括前面提到的《君王论》还有如《瓦格纳戏剧全 集》等等,这些大作不仅我碰都没碰过,就连它的旁代提到的一些人名物名,作 者叙来,如数家珍,但在我的脑子里根本没留过什么印象,更不消说17期后面的 那首追悼声优的英文诗了(一个在国内名气不大的声优死了干我屁事?)。—— 读这样的东西,我又怎能不装腔作势?
也许我的文化层次是太低了,而写这些文章的人(似乎大都是一些从不露面的世 外高人)的文化层次可能比我高得太多;也许中国看漫画的这一支文学青年进步 神速,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了。但我实在怀疑,看这些动漫杂志的读者到底 是一些什么人?是不是都是一些和作者一样的高雅人士?像我这样看漫画长大的 人,应该是这个读者群中的最主要的一支,而这一支中有在中学念书的,有升入 大学本科的,还有专科的,还有大专、中专、职专,还有已经参加工作甚至结婚 的。我不敢称自己是这个人群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支,但我相信大部分的动漫迷 的文化水平不会高过我。
不知道动漫杂志社的编辑们是否和我一样的心态?——因为我无法得知,所以只 能揣测。——十分急切的希望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所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办杂志 。
《动漫时代》一个劲地要提高自己的品位,文章非要弄得高深难懂不可,似乎在 告诉这些看杂志的“小”读者们:“你们应该开始看点儿有格调的东西了,免得 被别人嘲笑无知。”而《动漫无限》和《梦幻总动员》则迫不及待的向自己的读 者们兜售和灌输自己已掌握的最新情报和系统的专业的动漫知识,仿佛在对读者 们说:“你们,每一个动漫迷,都应该掌握最新最全最具权威的动漫情报,使你 们在外看来要更像一个‘专业人士’,免得受别人鄙视。”虽然杂志从一定程度 上满足了动漫迷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虚荣心,但它同时也在无可奈何的向人们 暗示着:“你们确实是一群‘低’水平的家伙。”——我这里不是指杂志有意要 办成这样,这只是从社会角度来考察这种文化刊物所得出的结论,同时也不能不 说是一种自我贬低。而ACT的第17期的整体设计,则真的是对“低”水平读者们的 最好讽刺了:
在该刊的封面上,是两个穿着和服的可爱小MM,(且不评价那印得很浅的“儿童 与健康”如何如何)杂志一翻开,看到的是:[Sakura]4部门制霸,一个大幅的木 之本的画——该MM是近年来漫画动画中弱智派+滥情派+纯真派的卡通代表人物, 仿佛在告诉读者们,“这正是给我们‘低’水平的人读的呀。”而一路看下来, 看到杂志后面的那首Rogen Megough(这个名字我的都记不圆,写该文的时候还拿 杂志来看了一看)的原版英文诗时,仿佛在嘲笑“低”水平的读者们:“嘻嘻, 看不懂吧。傻瓜!”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十分恶劣的恶作剧:
在一个大教室里,一个男生手捧鲜花走到一个女生前面,当着全教室人的面把鲜 花送给她,然后全体男生起立鼓掌,弄得那个女生惊喜得不知所措,当她拿起鲜 花上的便签看到的是:“献给妳,全教室里最丑的女生”,你想想当时的那位女 生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和我当时看完该刊杂志时候的表情差不多,不同的 是,没有那么多人在旁边看着我而已。
也许说得过分了一点,太杞人忧天了,但我对国内动漫杂志的没信心的确是从那 时候开始的。
现在疑问是:我们到底配不配看这样的杂志?或杂志到底该不该做成这样?
在ACT第16期有一篇不动君的文章,那篇文章真的不错,谈到了“深度”与“伪深 度”的问题,可那篇好文章让富坚的那些近似儿童画样的封面配图给糟踏了—— 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讽刺吧,有深度的东西却偏要画得很幼稚的样子,——不管 怎么说,问题谈得越深的文章,就越不适合配卡通图,尤其是幼稚的卡通图,真 的很不伦不类,也许在动漫迷当中看来并不觉得——他们已经习惯了——但在外 人看来就十足的有小孩学伟人做演讲的滑稽,更加刺骨的反映出这个读者群的“ 低”水平和没品位。如果一个动漫杂志它的讨论层次很深,那么它就应该配些很 仿古、仿欧洲风格或现代派的或后现代的或印象派的图画做插图,或干脆用非漫 画的东西做背景。
设想一下:一个完全不接触动漫的人,奇迹般的看了一看这种杂志,它会给他留 下什么印象呢:
动漫杂志和其他的娱乐的或前卫的杂志不同,处处是幼稚的卡通贴画和稀里古怪 的背景图案,字体也是尽量希望做到歪歪扭扭,像小孩的涂鸭一般,即使最老实 的栏目也不放过,多少要耍些花样,让人无不感觉到一种天然的“童趣”,并由 此让我联想到那个电视里的“小神龙俱乐部”和“大风车”节目,而里面居然有 写得这么好的文章,真是埋没文才,糟踏了……%*&^&%&(
也许我这样的假设,会被人斥成毫无意义。因为一个完全不看动漫的人,杂志根 本没有必要照顾他们的想法。但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动漫杂志不仅是动漫迷了解 动漫的窗口,同时也是社会公众了解这一事物的窗口,因为动画漫画都已转入地 下了,能够堂而皇之摆到书摊上去的只有这些杂志。动漫到底要给公众留个什么 印象,动漫在中国将得到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动漫杂志的作用举足轻重。所 以在如何做杂志方面,请好好权量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似乎要对目前所有的这些杂志都要给予否定了。也许杂志这样 的煞费苦心正是想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吧。但事实上雅俗是永远不可能共赏 的。如果你的杂志是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那必然就要抛弃另一部分人。而现在 杂志到底要迎合的是哪部分人呢?
是中高层知识分子吗?不可能。因为那一阶层的人和动漫是几乎绝缘的,更不可 能去看无意义的卡通贴画。迎合不看动漫的广大群众吗?更不可能。因为对动漫 都不了解,又怎么会对这样的“专业性”研究文字感兴趣。那么,对于原有的这 群读者而言呢?
我想现在的动漫迷们正在中国的动漫杂志面前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一 方面,我们极需要这些体面光鲜的杂志来确立和巩固我们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 我们极需要通过此种途径来获得我们应有的尊重;而另一方面,这些杂志则正在 慢慢的和我们的文化层次和我们熟悉的文化环境脱钩,终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 被这些传媒给抛弃了,因为它们上面都是一些我们完全看不懂的东西。
中国的动漫杂志和动漫迷们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动漫杂志的读者们在问:我们 该何去何从?
杂志应该如何办?是办成高深、专业的学院期刊物?还是办成不论看不看动漫都 能有兴趣阅读的、有亲和力的大众刊物?是衣袖一卷,装成不问世情的一方清高 之士?还是放下架子,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受众?
目前,中国的动漫咨询类杂志是雨后春笋,形势喜人,不仅是ACT、《无限》、《 梦幻》这三家,其他的杂志都在纷纷上马,而这些杂志上的评论文总体上的趋势 都是越来越高深,越来越权威,而且引经据典,是“言必称希腊”,语不惊人誓 不休,越来越让人辨不清东南西北,这是在中国还是在北欧?(这还不止,在这 些高品位的文章旁边,还常常有着一些低幼的俗不可耐的动漫相关咨询,使杂志 极不相称,往往十分滑稽)而像以前的杂志上登的“对《Slam Dunk》说不”那样 不耍什么花巧,老老实实推论的可爱文章,则现在的杂志恐怕都无法看得上眼了 。
我并不是说大家都要去甘于平庸,都不去探讨哲学、戏剧、社会心理学一类的“ 高深问题”。我只希望杂志能在这方面能够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不要矫枉过正 ,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把杂志做成学术探讨性刊物,或做得像弱智人的百科全 书似的。我们需要欣赏高水平的文章,但杂志应该考量一下读者整体的接受能力 ,不要把整体水平抬得过高,高得到不但是普通大众无法接受,连我们这样的动 漫迷都无法接受,不敢接受,那时杂志可能只有走自我消亡的路了。
上面可能都是些废话,根本就是我的一家之言吧。代不代表大众也纯是胡诌。也 许在内心深处,我只想说:动画漫画,消遣而已,何必搞得那么累人,悠着点吧 。
PS:现在的动漫咨询杂志市场是一片繁荣的,前景也是很不错的,也许我在这个时 候这样的危言耸听,可能极不适宜,要引来一片骂声。不同意的人权且当成一条 疯狗在狂吠吧。
-- 春观夜樱,夏探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
此情此景,怎有美酒不好喝
若觉得不好喝,便说明自己有毛病
终有一天你也会明白这酒中的滋味,
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品尝美酒吧!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7.62.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