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cityconnor>>细节之美--青木瓜之味

主题:细节之美--青木瓜之味
发信人: cityconnor(城市角落)
整理人: znevar(2003-08-07 21:20:14), 站内信件
http://www.digitallyobsessed.com/cover_art1/scentgreenpapaya.jpg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最强烈的感觉是无法相信它竟与《三轮车夫》出自同一导演之手。看《三轮车夫》的时候,觉得陈英雄这位导演的作品实在是亚洲电影中的一个异数。暴力、疯狂、阴暗、死亡在他的片中糅合得浑然天成,电影中的越南社会处处充满了令人沮丧的颓靡气息。

然而,截然相反,《青木瓜之味》中的宁静、优美、细腻、新鲜,带着木瓜清香的画面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神清气爽。这是一部含蓄得几乎不需要台词的电影,却把故事描述得委婉动人,清新可人,从导演每个镜头的细致用心中可见陈英雄叙事的深厚功力。

记得从小老师教我们写作文时就反复强调,“细节,细节,一定要注意细节……”要讲好一个故事,就要有勇气不厌其烦地经营好细节。那些可以打动人的,感人至深的细微之处,往往是一个动人故事的灵魂。一直以来,我都在想,究竟细节的把握要到一个怎样的程度,才算炉火纯青呢?电影中的细节,通过长镜头表现是主要途径,然而到了侯孝贤的长镜头中,细节未免显得过于冗长,《海上花》这部只用39个镜头完成的电影是挑战耐性的最好代表。这样堆砌和繁冗的细节,让电影缺乏了大众性和娱乐性。然而,在《青木瓜之味》中,也随处可见细腻的视角和平凡生活中的细节,但是,这些细节却让人从中看出了生命的鲜活、情感的美好和画面的优美。与侯孝贤电影中透露出的那种悲情、沉重、寂寞与哀愁是截然不同的。

《青木瓜之味》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从小就在富人家当佣人的梅,用她天真无邪的少女的心,体会成长中生活的种种滋味。当梅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时,来到从小就暗恋的浩民少爷家做佣人。偶然的机会,他们相爱了。

一个省略了细节的故事框架,就是如此简单。因此我也能体会到为何坊间传说王家卫拍电影不用剧本了。对于简单的故事而言,画面的美,动作的美,表情的美,一颦一笑的美比起伏跌宕的情节更打动人心,看完这部电影,留在我脑海中的只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午后,满目青绿,摘下了青木瓜之后,茎上乳白色的汁液一滴滴流下宽大的绿叶上,仿佛大地母亲的头发上开出了春天第一朵白棉花。

吃饭时,梅蹲在地上,捧着饭碗,出神地注视着地上的黑色小蚂蚁。在一个八岁女孩的眼中,世界是如此美好神奇,她可以从最平凡细小的生命中看出生活的乐趣,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那清澈的眸子闪烁着春天露珠般的光芒。

木瓜被剖开后,露出一肚子晶莹洁白的籽。梅的脸上也露出了少女羞涩和惊喜的欢欣,那是一种仿佛见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珍宝般的兴奋。有一片白色的光辉,轻柔地笼罩着她的脸庞。她用手指轻轻地按下去,我们仿佛也能透过屏幕、透过她略为急促的呼吸、美丽的微笑感觉到那一颗颗木瓜籽的圆滑、细腻、轻柔,甚至可以感受到刚摘下来的木瓜那略带清冷的温度,少女的心里充满温柔的情思。

已经十八岁的梅,带着粗布衣裳的朴素之美走进浩民少爷的家。然而,再朴素的生活也无法掩盖青春美丽的色彩。影片中多次出现了梅洗手和洗脸的画面。从八岁一直到十八岁,动作没有改变,细腻、纯真、善良的内心也没有改变。就这样洗去了岁月的年华,洗去了成长的青涩,每一次看到梅洗脸,都会想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句。而当她第一次小心翼翼地涂上口红,爱情也随之意外到来的一天,这个清水一样的女孩也明白了青木瓜的滋味--那种从青涩到甜蜜的滋味。

这就是我看到的细节。一个女孩眼中的世界,是梅的,也是我的。而你,也会看出不同的细节和美丽。与其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成长故事。你和我都会经历的心情和颤动。只不过,陈英雄用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安排了其中的细节,让我们在宁静幽雅的画面中看到了浮光掠影的青春。真实的生活当然并非如此简单和美好,但,无可否认那清水一样淡泊的美丽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温了无暇的纯真年代。



----
爱到天荒地老,也不过是回忆中的浮光掠影.所有的灵魂也是寂寞的孩子.
 
城市角落:www.mymansun.com   
         cityconnor.longcity.net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