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ealer(战无不胜的电桌)
整理人: gzwangwei(2002-03-30 21:09:51), 站内信件
|
2001年已经过去,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新世纪的第一年在动漫BBS的热点话题吧
一:杭州明珠电视台播放EVA事件
轰动性:S(参照幽白的怪物等级制度,即S、A、B、C、D)
广泛性:A
事件:
2001年1月,杭州市明珠电视台(下称明视)引进了一部名为《2000天鹰战士》的日本动画片,此消息迅速传遍各大动漫BBS。这是一部于1995-96年在日本播放的动画片,原名《新世纪Evangelion》(下称EVA),在日本及国内都有为数众多的FANS。但是,由于国内的对其不和适的翻译及配音,引起了众多EVA迷的不满,一时间,明视网站的BBS挤满了EVA迷的抗议。据我个人观察,此次去人最多的应该是研究站,新浪动漫创世纪、NT也去了不少人。明显准备不足的明视斑竹最后作出了“致歉及声明”,但似乎并没有得到各FANS的谅解。最后,随着“天鹰”的结束,此事件也随之告一段落。
回忆:
2001年刚刚来到的一月份,就发生了这样一件轰动各大动漫BBS爆炸的新闻,预示着2001将不会是寂寞的一年。由于杭州明珠电视台是国内首播EVA,而EVA又是如此受关注的动画,此次事件对EVA迷的震动是不言而喻的,其“天鹰”的翻译仅仅是恶梦的开始,但当时并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由于此次的播出是在未上星的杭州电视台,收看的人其实并不多,各FANS只是凭借自己对EVA的狂热及看过的人的只言片语发表意见,所以难免有些过激的言论,甚至有人要求“中文字幕,日文原声”,其实根本无可操作性。事后看来,据说明视“天鹰”版本比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版本要好,且无该OP的劣迹。此次事件从“天鹰”开播始大约持续一个月左右。
二:各地漫展相继展开
轰动性:B
广泛性:A
事件:
2001年,各地区的漫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不仅一些传统的动漫先进地区如广州、上海等地相继召开漫展,杭州等其他的一些地区也首次举行漫展。
回忆:
关于漫展的铁子一直都是动漫BBS的热点之一,这也并不难理解,动漫迷是一群比较底调的群体,在家躲着父母,对着朋友也不会轻易透露自己的爱好,除非他也是动漫爱好者。当可以与这么多的同好交流,这种激动可想而知。四月份左右曾出现过一条轰动一时的假新闻:庵野秀明将带同其最新作《式日》参加上海暑假的漫展。可惜,小李家里和学校所在地从未举行过漫展。2001年的漫展比较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传闻:林原惠美来上海
轰动性:S
广泛性:B
事件:
2001年四五月份左右,一条新闻迅速传遍各大动漫BBS,6——8月份左右林原惠美将出访台湾、香港,还有中国的上海!
回忆:
这条新闻确实够轰动,不过可惜的是一条假新闻,据透露,此消息的发源地是台湾的BBS。当时小李也是一头热血地发帖庆祝,记得当时哪位说当江主席看到林原小姐时,一定会喜欢她的(汗^^^^^^^^^),看来江主席是没有眼福了。
四:BL与反BL,不得不说的故事
轰动性:B
广泛性:A
事件:
2001年,BL继续披褂着“耽美”的外衣大行其道,自然,也少不了反对的声音。
回忆:
动漫网络永远有说不尽的争论,这里只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各MM一再强调,在看BL漫画时,女性着重于感受两位主角之间的“情”,特别是这种有悖于常规、不容于普遍社会道德的爱情。既然这种爱的方式、爱的对象不同寻常,所面对的困难、阻隔比起两性之间的爱情来更多、更艰苦,他们冲破万难而在一起的勇气和毅力才最让女性为之欣赏。此时,是否异常的男+男的形式问题相较于其它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男同胞们对自己同性别的人如此无耻的行为娱乐MM,自然不会很爽。
五:我们是爱国的动漫爱好者!
轰动性:B
广泛性:A
事件:
在各动漫BBS上,经常有人质疑动漫迷是否爱国,并把“哈日族”与动漫迷混为一谈,并对日本动漫进行批判。
回忆:
现在的中国是没有动漫的净土,就算是在网络里。这些人或是某痛心疾首的老同志,或是自以为是的年轻人,自喻为“论坛第一爱国者”大放撅词,由此而来很多政治观点与灌水。某遍批驳日本BBS的铁子我经常在动漫BBS看到。我一直是说爱国是一定要的,可他们就是不能明白,我喜欢日漫,与爱国无关。
六:《我为歌狂》、《梦里人》中国动漫的希望?
轰动性:B
广泛性:A
事件:
随着《我为歌狂》的播出,填补了我国在中学生年龄段动画的空白,大部分人都对此进行肯定态度。而《梦里人》是央视根据姚非拉的同名漫画改编,正在制作的一部动画,预计2002年中播出。
回忆:
上述两部作品我都无缘见到,但根据各地反映来看,《我为歌狂》似乎不怎么样,但不管怎么说,它们是在朝着前进的方向的,由于有了这两种不同的意见,网络上不时有人进行评点。《我为歌狂》、《梦里人》在广告方面是做的比较足的,在一些动漫质询杂志不时有它们的消息,《我为歌狂》更是搞出了公开招聘配音的把戏,也为我们这些提供了话题。
七:《海尔兄弟》登陆美国?原是小公司的骗人伎俩
轰动性:A
广泛性:B
事件:
五月份某动画制作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海尔兄弟》将登陆美国,并公布《海尔兄弟》在早期在美国的测试中表现优秀。但在年末的时候,为人踢爆为一假消息,《海尔兄弟》甚至没有制作完成,登陆美国只是此公司放的炮。此事件海尔集团并不知情,海尔集团对此事件引起的声誉受损表示愤慨。
回忆:
当初小李一看到《海尔兄弟》将登陆美国就很生气,气的是垃圾也能耀武扬威。最终的结果是让我们对中国某些人的无耻嘴脸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八:天鹰战士!正式启动
轰动性:S
广泛性:S
事件:
2001年七月份起,《天鹰战士》陆续登陆中国的各大电视台,由于此次播放的范围非常广,既改对白有給内容。所以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轰动。其主题歌“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在第一时间被搬上网,由于实在太难听,从而引发了种种揣测。此事件更是传至港台,一时被传为笑谈。
回忆:
这就是2001年动漫网络影响最为深远、谈论频率最高的事件。此事件的出现,使动漫FANS对中国电视台的“实力”进一步加以了解,在次之后,每每有人呼吁引进XXX的时候,就会有人探出个头:“你不怕XXX成为天鹰第二吗?”唱主题歌的女士神秘身份有很多说法,一说赞助商的女儿,此说法太可笑;还有说郭兰英、宋祖英的,这不可能,天鹰没那么大牌;后期有说杨千华的(杨千华是唱过“新世纪福音战士”,但她与“天鹰”没有任何联系)。上述这些说法似乎都没有事实理据。辽艺班第下的配音也托“天鹰”的福,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对了,别忘了那位精通德语的李倩。此事件也涌现了许多好文,个人最为欣赏的是弁庆君的《纪念碇真治君》,由于好文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很多并不是网虫的朋友,受到“天鹰”的刺激上网倾诉,也是“天鹰”的好处吧。最为搞怪的是《重庆晚报》的消息《“小儿科”心态要不得!动画配音惹怒“愤怒”先生!》,虽是正常的批驳“天鹰”文章,但登陆在传统媒体上也实在有黑色幽默的味道。话说回来,报上那位“年近三十”的先生不知上不上网,很想一聊。
九:传统媒体,朋友与敌人同在
轰动性:A
广泛性:S
事件:
由于网络的普及,渴望关注的的动漫迷会把一切传统媒体对动漫的评价搬上网,2001年,是敌人与朋友同在的一年。
回忆之朋友:
南方报业集团一直是新动漫的支持者(至少今年是这样),2000年12月其旗下的《南方周末》就介绍了EVA,可能是中国传统媒体首次介绍EVA。2001年2月4日《南方日报》(广东党报)的《新生代漫画广州大激斗》,介绍了广州1月20号漫展、同人志,并强调:动漫画应属于各个年龄层,对中国动漫画的评价是“3岁以下看不懂,3岁以上不屑看”。2001年对传统媒体较大的关注从2月8号的《南方周末》的动漫专题开始,本专题访问了本杰明,简略介绍了动漫在中国的情况。7月19日《羊城晚报》刊出专题《走进日本漫画》,正面介绍日漫。9月22日《南方都市报》用7个版面刊出日本动漫专题,可能是中国报纸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次对动漫的介绍,基本涵盖了日漫的精品,且一直以正面介绍。那时小李也是一头热血(好象只有我一个人在热),写了一文庆祝,得到了作者之一的广州面具馆漫画社的头头小智的回应。10月份的《艺术世界》BENJAMIN的《动漫:最卑微的艺术》,让我们看到在现在的中国做个漫画家的艰辛。12月26号《中国青年报》的《我为什么不让孩子看国产动画片》很有见地。此外,2001年还有许多如《日本动画片迷倒成年人》(11月13日《环球时报》)等此类文章。年末还有上海有线台动漫节目,牧阳上电视(据某人讲就是长的象哈利·波特的那位)的事件。
回忆之敌人:
猪头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其实这句话大可不必,今后几年这句话是会一直重复的。2001年最SB的不过是《广州日报》的《恐怖漫画散落街头》,它们嘴里的“恐怖”漫画——《银河英雄传说》、《游戏王》等“腐蚀”儿童的心智,并配上了一些家长的控诉“我的儿子变得性格古怪,要养蛇”,成为一时大家的笑柄。《广州日报》虽是猪头没错,但其党报的身份(唯一不强制征订的党报)却不能不引起重视,广州一度因而没有漫画卖,甚至有人推测这是全面禁日漫的先兆,所幸此事已告一段落。8月26日《北京青年报》的《中国漫画别当伪军》,此猪一再用其非常对动漫不了解的文笔对日漫进行砰击,观点极其可笑,引起多人不满。第688期《精品购物指南》新闻版A3的《几分惊异,几分担忧,同人漫画悄然流行》,看此猪的一句话“同人?这是21世纪的一个新兴名词,一般只流行于校园里,其实就是过去大家说的同性恋,改个名字只是为了让它更容易让人接受”把“同人志”等同为BL,并在行文里有多处错误。9月22日在四川青年报上《请正视发烧漫画》,此猪严厉批判日漫,名言:“但看过日本漫画的朋友有没有想过,我们爱到了什么启发,得到了哪些收获,悟出了点什么人生的哲理……?”并认为“日本不在自己国内出版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国民受毒者,却用来高价卖给我国青少年。”希望“漫画是全人类心底最单纯的东西,任何想利用漫画来达到不良目的的国家都不会长期嚣张下去。这就需要我们正视发烧需要,向一切不良漫画说:Bye-Bye!”绝对是一个宇宙超级无敌大猪头。9月26号晚上10:00,CCTV-8播放了一场关于国产动画现状的座谈会,会上,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董X说:“动画要娱乐,但首先是教育,全世界都是这样的。”高,实在是高。蓝猫的老板说:“我们做得长是有特殊的意义的,我们要让全国所有352个频道全部播放我们这部国产动画(指蓝猫的3000集天天播),让欧美、日本的动画没有机会在电视台播放……”这句话成为蓝猫网站受攻击的原因之一,会上白严松说话倒实在,反驳了上述两种蠢话。12月13号,《广州日报》再次放炮《日本漫画假得令人烦》,此人看过几本漫画,就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对以范围广、另类著称的日漫进行归类砰击,白痴一个。
十:《千与千寻》,你来了么?
轰动性:B
广泛性:A
事件:今年7月在日本公映的《千与千寻》将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宫崎骏动画的魅力,有传闻说是宫崎骏的收山力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9月份起就不断有人询问D版碟的情况。《千与千寻》应是2001年最受关注的动画。
回忆:
自12月份《千与千寻》在香港公映后,D版碟市场已经保证货源充足,但是据说枪碟盛行。此前动画枪碟只有EVA剧场版,《千与千寻》是中国动画D版碟历史上第二张枪碟,足见宫崎骏动画的魅力,现在动漫FANS已有影响D版市场的能力了。回响方面,《千与千寻》似乎不及当年的《风只谷》、《再见萤火虫》等宫崎骏经典,但由于较完美的D版碟还没覆盖整个市场,似乎还是应该等待时间的检验。
十一:《幽游白书》改名登陆中国?
轰动性:A
广泛性:B
2002年中国电视台将引进一部动画《奇异少年侦探团》,讲述的是四名来自不同世界的少年浦饭原助、三眼断刀、仓马和上愿,在灵界组织下,为人界的和平安宁战斗的故事。本片日本原名《幽游白书》。
回忆:我对这则消息持保留意见。首先,它出台的时间很可疑,恰巧在“天鹰”之后,其次,从今年的几个事件来看,几个大事发生之前从未传出半点风声,况且是如此准确的译名,还有,幽白的名字都是汉字,从“天鹰”人名翻译来看,除了有宗教色彩的名字,是汉字的都会保留,幽白似乎没有牵涉到宗教。不过幽白登陆中国还是有可能的,毕竟空穴不会来风,传说是上海的一个电视台将在2002年播出。
十二:李小狼悬案
轰动性:A
广泛性:A
事件:
《魔卡少女樱》也要登陆中国了,现已经基本在辽艺配音完成。在众人关注的翻译问题上,因为李小狼这个角色,其「李」姓与近两年比较出名的一个国家敌人相同姓氏,而遭到被迫改名之祸,换上一个健康向上的名字——王小明。此消息更是引起了一个叫香港自主漫画业界的关注,他们写信给中国的电视台,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回忆:
此消息的来源地应该是一个叫“中国配音网”的论坛,各人说得信誓但但,非常肯定。但小李同样对于这则消息持保留意见,理由一、二同上,此事件也实在太匪夷所思,不是常人可以接受的。不过小樱登陆中国却可以肯定,早在年初,就有谣传中国某某电视台引进小樱,8月末时曾短暂出现在新浪动漫创世纪的飞鸟6612(可能是动画翻译人员)曾询问过小樱的翻译,小樱的内容在中国也是有前途的(够幼稚),虽然有人说此片是一部恋爱大全,BL、GL、正常的,前生今世,师生的都有(汗^^^^^^^^),但这些话只能是一个动漫FANS说的,引进小樱的人就不一定能看得出,一定不能出现东西的也还有中国的剪裁技术补救。
我们期待2002年将会有更多的热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