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iqisi(宁雨寒)
整理人: daiqisi(2002-02-11 01:08:17), 站内信件
|
2002年是农历壬午年,也俗称的“马年”,此时到以“马”为名的风景名胜观光游览,一定会别具情趣。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13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号称“中国第一古刹”。它建于东汉明帝年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名的白马寺六景是:清凉台、夜半钟、齐云塔、藤兰墓、断文碑、焚经台。
在白马寺山门内东侧,有碑亭。高3.50米,宽1.15米。 立于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碑额为篆书,碑文楷书。撰文者沙门文才,为我国元代著名华严大师。碑文字体潇洒工丽,丰神秀骨,堪称书法艺术优秀之作。白马寺因此享有独特的地位。
寺院外东南约200米处,有一座高24米的13层密檐式砖塔,玲珑挺拔,古雅秀丽,曰“齐云塔”,距今有800年历史。游人至此,迎塔击掌,回声婉若蛙鸣,别有一番情趣。
[马龙峰]
马龙峰在云南大理市西,为苍山主峰,海拔4122米,峰顶终年积雪不断,云海四时变幻莫测,溪水纵横陡崖深谷,尤以“苍山雪”位列大理四大胜景之首。
苍山共有十九峰,这十九峰巍峨耸立,直插云霄,前人为了便于人们记忆,编有苍山十九峰诗:“云弄沧浪洱水西,五台莲花白云迷, 鹤云共舞三阳上,兰峰之后雪人居。应乐观音中和峙,龙泉玉局马龙随,圣应佛顶兼马耳,斜阳十九永不移。” 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时隐时现,飞花点翠,装点着苍山和大理坝子,最后注入洱海。
苍山景色白以雪、云、泉、石而著称。苍山的巅顶,积雪皑皑,奇伟壮丽。苍山的云云聚云散,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苍山的泉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飞瀑叠泉,四季奔泄。苍山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用大理石制成的精美工艺品,畅销国内外。
苍山顶有洗马塘、黑龙潭等冰积湖,沿山麓西有漾濞石门关,东有大理将军洞、宝林寺、感通寺、观音堂、清碧溪、七龙女池、中和寺、无为寺、圣源寺、蝴蝶泉、天龙洞、花甸坝等景点。
[双马石]
双马石哨口位于井冈山茨坪的西北面,海拔1286米,地处下井坳,因有两块天然的麻石重叠在一起,远看好似两匹奔驰骏马,双马石由此而得名。
五大哨口是五条通往井冈山的要道,山峰陡峭,峡谷幽深,地势十分险要。它们分别是北面的黄洋界哨口,南面的八面山哨口,西南面的双马石哨口,南面的朱砂冲哨口,东西的桐木岭哨口。在这些哨口的万丈深渊中可以看到苍鹰在半山中盘旋,景象十分壮丽。
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荆竹山后经双马石进驻大井村。一九二八年冬,红军在双马石修筑了四个工事,设有三道防线和一个哨棚,以防卫从江西遂川和湖南酃县的来犯之敌。
一九二九年一月,红五军十二大队在大队长黄龙的指挥下,阻击了湖南方向敌人的进攻,当大、小五井失守后,部份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就是从此哨口向遂川方向突围的。
[马銮湾]
在福建东山县东山岛上,是一处著名的海滨胜地。这里沙滩长2500米、宽60米,东北面有三支峰为屏,东南有赤岛等小岛环卫,风景秀丽,自成格局。
马銮湾名字的来历颇有意思,当年南宋末代皇帝落荒南逃经过此地,被乞求钦赐村名,人们拦马挡道,才叫“栏马”,又改“马栏”最后定“马銮”的。
马銮湾冬无巨浪,夏无狂涛。一年四季,海水温温顺顺的。沿着海湾,岸上是一条宽阔的、绿森森的固沙防风林带。远处的苏峰山变幻莫测,有时白云笼罩,银装素裹;有时白云缠腰,仿佛若带;有时烟水一色,拥玉翠,似海上蓬莱,如天上仙山;有时白云冠顶,宛如一位婷婷少女。海天山色,给马銮湾增添了几分神奇色彩。
海面宽阔,水质清纯,蔚蓝清澈风平浪静,湾内无鲨鱼威胁,水无污染,水底无礁石障碍。在这里可以尽情地进行水浴,。水浴后,再来个沙浴,头遮一把太阳伞,又是一个日光浴,三浴过后,也可荡舟或乘游艇,登上对面的小岛摸螺钓鱼,或拾贝、野炊,体验岛上的生活情趣。
[马鞍山]
马鞍山在广西柳州市南,海拔270米,为柳州诸山之首。马鞍山东西突兀,中间凹陷,形如马鞍,因而得名。古代称天马山,因为它雄峙江畔,很像呼啸腾空的奔马,所以有“天马腾空”的美誉。
马鞍山雄峙柳江南岸,前临江流如带,后倚一山蹲居名狮子山,东与驾鹤相望,西和立鱼峰毗邻。每适雨季,云遮雾绕,遥望之犹如“天马腾空”。从山上鸟瞰,“柳江西北来, 回环若襟带”的美丽风光,柳州全城景色,可尽收眼底。
马鞍山上名胜古迹很多,相传古代八仙中的铁拐李和吕洞宾曾在此山下过棋,至今山上还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和棋盘石,成为“仙弈传情天马上”。
[良马寺]
良马寺位于洋县城西20公里的胥水乡庞家店,始建于元中统二年(1261年)。原来是一座规模宽敞、殿宇栉比的大寺院,现仅有大殿一座,名曰“党皇殿”,是目前汉中地区仅存的一座元代建筑。
党皇殿高约12米,长18米,宽15米。其建筑形式为横五竖四,明柱前二后四,歇山顶,施简瓦。殿内有一幅巨型壁画,是寺内艺术品的代表,堪与著名的永乐宫壁画相媲美。
现在,堂皇殿彩绘一新,周围树木茂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已对外向游人开放。
[马跑泉]
马跑泉位于天水县北道镇南约三公里的马跑泉镇。相传唐代尉迟敬德与番将作战,西征路过此地,天热干旱,军中苦无水,人渴马乏,将军战马前蹄跑地,一股泉水喷涌而出,故名马跑泉。当地人民为纪念尉迟将军,在泉边改建鄂公(尉迟将军的封号)祠(今圮)。
马跑泉自平地喷出,水源丰富,四季喷涌不息,旱不减、涝不增、清沏甘美,除群众食用外并可引灌附近农田。宋代诗人游师雄曾游历到此,煮茶品尝,赋诗赞泉:“清甘一脉古祠边,昨日新烹小凤团。却恨竞陵无品目,烦君精鉴为赏看”。诗中还对唐代竞陵人陆羽在《茶经》中没有写到马跑泉水而表示不平。
马跑泉南山麓建一寺院,现称晒经寺。相传唐玄奘西天取经归来,途经天水,恰遇渭水瀑涨,渡河时洪水浸湿了经卷,曾在此地晒经。后人为纪念唐僧修建了寺院,并名晒经寺。后又口传为“渗金寺”。清代顺治时秦州知州、文学家宋琬曾游历于此,赋诗称赞:“磬折秦亭路,停车有胜游。出逢秋雨霁,坐爱石泉流。髡柳迷深岸,荒蒲接远畴。吾得功梳凿,剩月鼓渔舟”。晒经寺现保存殿宇六座,为清代建造,有古柏七株,其中一株围大五米,苍劲挺拔,郁郁葱葱。
道光二年(1822年)重建,该寺数遭兵燹,屡兴屡废。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民党骑兵学校破坏了全部塑像。解放后,马跑泉与晒经寺得到了整修和保护,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峰]
白马峰在安徽霍山县城西南,为大别山中第一高峰,主峰海拔1774米,形如白马。山峰聚高、雄、险、奇于一体,壮观秀丽,尤以珍稀动植物众多而闻名。
Tony摘自TOM.COM等相关网站并编辑
---- 云卷云舒云今净,
花开花谢花日晴。
风来风去风视晚,
月圆月缺月点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