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aviling()
整理人: chocho.1(2003-03-12 20:55:42), 站内信件
|
《红楼梦》流传至今二百多年来,膾炙人口,然争论甚众,爱读者、研究者亟欲了解更多,以解迷梦。这可以分作三大浪潮:
第一浪潮(又称索隐派):自王梦阮《红楼梦索隐》主张书中为写清世祖顺治与董鄂妃故事说;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主张为康熙朝政治小说,以王熙凤影余国柱,乃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还有主纳兰成德家事说,以成德中进士附会宝玉中举;和珅家事说,写其侍妾有十二金钗。直至现在还有曹雪芹与其女友药杀雍正说等等。虽然其中不少穿凿附会,各有各理,但也推动了康雍乾时代的历史探索和使得《红楼梦》更广泛流播。
第二浪潮(又称自传说):以胡适《红楼梦考证》、顾颉刚、命平伯《红楼梦辨》批驳了索隐派的“猜笨谜”方式,认为是作者曹雪芹的“自叙传”,并考察了曹府家世。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对《红楼梦》一书产生前后的历史政治背景、曹家几代事迹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特别在1927年,胡星垣有《脂砚斋批红楼梦》(现称甲戌本)祗十六回向胡适求售,胡以高价购得此钞本后秘藏了三十四年,曾报告过其中一些重要资料,认为是抄于乾隆甲戌,作者尚生存,全书未完,已是重评了。脂砚斋以雪芹“同时人”和“至亲好友”所作的证言,邦助了胡适完成了他“自传说”新红学的体系。此后更不断发现带有脂批的《己卯本》、《庚辰本》等。从而认定:脂批坐实了曹寅家世;坐实了雪芹自传;并坐实了后四十回是续书。
此后,许多作家、学者有同意的和反对的,论战十分激烈。鲁迅也采用胡适说法的;而容庚仍认为不但后四十回的回目是雪芹原有,而且后四十回也是雪芹原文。1954年李希凡、蓝翎的文章还受到毛泽东的重视,批判了否定《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和典型社会的人的悲剧,不能把《红楼梦》歪曲为一部自然主义的写生作品。《红楼梦》一书远播海外,欧美、加拿大、朝韩、台湾、南洋各地研究者甚众,各地不时召开“红学研究”大会,论文极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楼梦》研究好像更注重到作者考证和版本考证,周汝昌主张真正的红学是曹学、脂学、版本学和探佚学。一时间还找何处是大观园;何处是雪芹住处,出现有许多所谓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文物”,如曹雪芹画像、脂砚斋藏砚、怡红快绿图章、曹雪芹遗著、曹雪芹书箱;曹霑墓碑等等,是真是假,至今难有确论。脂批使“自传说”比胡适初期更大为发展,从脂评的话去找“内证”、“外证”,而脂砚斋说的话比曹雪芹更为“权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