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ohnye()
整理人: KGB(1998-04-25 00:19:12), 站内信件
|
转载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是偷的?
□左手人 许多人怎么能料到,他们常常哼唱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竟是一首侵权之作, 用《彝族舞曲》曲作者王惠然的话说,“《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部分旋律与《彝 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完全一致。”据悉,王惠然已经提起诉讼。为慎重起见,笔者 专门找来两首曲子,细细品鉴,发现《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不仅“前奏”与《彝族 舞曲》的主题音乐一致,而且“副歌”───“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 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开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事 湮灭”也与《彝》主题音乐一样,大大超过了四个小节。 赴滇南,《彝族舞曲》50年代问世 《彝族舞曲》作者王惠然原是济南前卫民族乐团艺术指导、指挥,退休后应珠 海市之邀来珠海组建珠海市女子中乐曲,是个颇有建树的创作人、指挥家及演奏家, 他的作品除了《彝族舞曲》外,还有柳琴曲《春到沂河》、《木棉花开》和民族管 弦乐合奏曲《黄河随想曲》、《昭君别》、《喜迎春》等。 年届60的王惠然接受电话采访,忆及创作《彝族舞曲》的经过,“1956 年5至10月,我随现在的公安军文工团到滇南地区,慰问边防部队。1957年, 我创作了苗族舞曲《月下欢舞》,反响很好。三年后,我借鉴云南民歌‘海菜腔’ 创作了琵琶曲《彝族舞曲》。这首乐曲当年即在山东公演,1965年由北京人民 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什么首先在山东公演?因为我1958年已调往济南前卫歌舞团。 “1993年,这首曲子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被评为‘20世 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琵琶曲中,它是唯一的一首建国后创作的作品。”在《彝族舞 曲》问世34年之后,即1994年,《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才由台湾“数字情歌 王子”邰正宵唱红台湾并流传大陆。当年,它收在邰正宵的个人专辑《重燃爱恋》 中,由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引进版”,并署名邰正宵作曲。 受侵权,作者本人“蒙察察” 王惠然说:“去年夏天,《人民音乐》杂志一位记者告诉我这件事,并问我为 何不起诉,我才找来《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来比照,听后觉得邰正宵这样做确实是 一种侵权行为。 “随后,我还专门在北京专门开了咨询会,征询首都音乐界的意见,看看这个 官司该不该打。后来,我委托中华律师协会的汤兆志律师对出版这首歌的台湾福茂 唱片音乐股份有限公司及邰正宵本人提出起诉,要被告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个人 损失。今年3月台湾经纬律师事务所的张静律师正式接手此案。 “邰正宵没有在署名时注明‘改编’或‘参考’、‘引用’等字样,客观上造 成了侵权”。 王惠然的儿子、广州电台音乐编辑王华透露,王惠然的不少弟子纷纷写信给王 惠然,要王打这场官司,其中台北市国立民乐团的一位徐姓弟子还寄来了邰正宵专 辑盒带。 正视听,广州流行乐界表支持 对于这场官司,流行音乐界没有不表示支持的。“歌坛剑客”张全复认为,港 台某些创作人似乎不太清楚,大陆的作品哪些是个人创作的,哪些是来自民间的, 以为大陆这些年的作品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他们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反正是他们 考古“考”出来的。或者,他们的观念真的模糊,以为把器乐曲改成流行乐就当创 作了。 写过《晚秋》、《晚霞中的红蜻蜓》等作品的许建强对此表示绝对支持,他认 为这场官司打得好的话,可成为一个样板,让海峡那边的音乐人重新认知和尊重大 陆作品及其著作权。
-- . . . . . . . . . . . . . . . . . . 在我心里你永远是那么美. . . . . . . . .丰 . .源 . . . . . . . . . .____永远的中国球迷 . . . . [email protected]. . . . . . . . . . . . . . . . .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ppp65.szptt.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