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八桂飘乡>>【八桂情怀】>>【心情故事】>>一点体会

主题:一点体会
发信人: hanxu4.2(雨夜徘徊)
整理人: wangbbbbb(2002-02-05 09:21:01), 站内信件
    非常喜欢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在初中学到这首词的时候,只是出于对伟大领袖对崇敬之情,但并未感觉到其中的内涵。也未曾体会到一个伟大领袖那颗包含广阔的心。直到渐渐长大,我才慢慢体会到这首词那愈情与景的含义。在这首词里,最欣赏的就是下阙中间的几句:“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也只有伟人才能写出这种句子。这是一个胸怀天下的智者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至少我这样认为。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首词就体现了毛主席那种纵横天下的傲气。我对毛泽东一直有一种深深的崇敬之情。他太完美了,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文学,他都是出类拔萃的。他简直就是一个神。  
  毛泽东稍大后到长沙第一师范上学,他的语文非常好,数学却很差。幸亏毛泽东的数学老师王正枢(立庵)不以偏概全,不因为毛泽东的数学不好而将他打入“差生”行列,王正枢老师知道毛泽东语文很好,于是他爱贤若渴,竟然袒护毛泽东,不管毛的考卷答的多糟,王老师都给毛打60分。后来,毛泽东每逢数学考试索性拿到卷子写上名字就交给王老师。王老师说“毛泽东,你至少也得在考场里坐一刻钟在交卷,否则我怎么给你打分?”毛泽东回答“有时间在考场里坐一刻钟,不如到考场外看一刻钟书。”后来有同学不服气找到王老师,问:“为什么我们答错了就判不及格,可毛泽东交白卷也是60分?”王老师耐心的请这些同学不要和毛泽东过不去,他说像毛泽东这样的人才,文学和历史这样好,怎么能不让他毕业呢?  
  毛主席是伟大领袖,而王先生则是伟大的老师。伟大的老师没有因为伟大领袖的某一项成绩疲软而耽误伟大领袖,伟大领袖也由于伟大老师的栽培而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现在鲜见如此伟大的老师。都说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奇怪的是社会进步了,我们的老师、我的的教育却没有进步。没有那个学生会因为单科成绩优秀而被学校破格提拔。如果哪天报纸上有“某某考生在高考中因某单科成绩极为出色被xx大学xx系破格录取,而该考生其他成绩均在50分以下。”的报道。那么社会也许是真的进步了。也许有人要说,现在要求的是素质教育,要全面发展。不错,但假设有人极为精通某项业务。为什么不能当作专门人才来对待呢?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也人为的分为多种专业吗?大学里不也是院系林立吗?如果真要追求素质教育,那么大学就应该只有一个系—综合系。培养具备多种素质的人才,计算机要精、英语要精、社会科学要精、自然科学要精。恐怕真要有如此的人才,要等n个世纪之后了。所谓“素质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说到素质教育,不能不说到大学。前些年上大学被视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大学生也被称为“天之娇子”。到了这两年,随着教育产业化和扩大内需的要求。上大学已经不再是一个梦,再加上各大学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的扩招,高考的招生率已经超过了50%.也就是说,所有想上大学的都能上。只要你有足够的钱支付高额的学费。到时,上大学需要两个条件,考试分数和银行存款。现在是家长对孩子说,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我找你算账。到那时,则是孩子对家长说,好好挣钱,上不了大学我找你算账。孩子的压力转到了大人身上。从目前看来,大多数人仍以上大学为出路,似乎只有上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而好工作的标准就是好待遇,说白了,就是挣钱多。但是上了大学之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找到了好工作能不能有好待遇呢?据某一权威金融杂志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个人收入前500名中,从没上过大学白手起家的占了不少的比例。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在个人总收入前40名中,没有上过大学的竞有20余人,这些人的个人总资产占了前500名总资产的一半以上。最刺激的还是,比尔。盖茨,这个只上过高中的全球首富。而给这些人打工的多半是高学历打工者。上过大学的没有没上过大学挣钱多,还给没上过大学的人打工挣钱,颇具童话色彩。  
  但是上大学仍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在这个竞争残酷的社会,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我这个普通人也没逃过世俗,和许多人一样去挤独木桥,也“俗”了一把。谁知道我以后会不会也去给没上过大学的人打工?会不会也去遭遇这个“童话”?天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
 美好的回忆在这里展现!
军旅生涯版斧欢迎您的光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