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ncle_sam(网络隐士)
整理人: znevar(2003-08-07 21:57:28), 站内信件
|
中国导演拍的《拯救大兵瑞恩》
近年来,看过几部中国导演拍的战争片,唉!让我说什么呢?怎么我们的导演拍出来就这么、这么差劲呢?首先应该肯定我们的题材是好的,内容是健康的,可是,导演们却总不见提高,把一个又一个战争片里的军事部分糟蹋得乱七八糟。
想想人家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的《拯救大兵瑞恩》,我突发奇想,这个军事题材要是让我们的导演们来搞一下会是什么样呢?不妨来个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首先,从宣传上要大吹特吹,先不提意义之类的话,我们必须有场面宏大、历史巨片、明星汇集之类的形容词。再告诉观众我们动用了多少多少军队,有陆海空三军和N个军区的解放军叔叔来参加,有多少个电脑公司的高手给我们制作了如何如何高科技的特技镜头。还得在海报上鼓吹该片是如何的催人泪下云云……
其次,在演员安排上要找全国著名的大牌明星,尤其要各种硬汉。不过,无论如何也要安插一女明星,须是特别性感漂亮的。好了,下面可以开拍了。 一开场,肯定是老瑞恩率众来到墓地,他跪倒在米勒上尉的墓碑前献上威士忌酒和万宝路烟,涕泪交加用颤抖的声音说:老领导我来看你了…… 此处应该有一场誓师出征的戏,本来我们拍的是巨幅星条国旗下老领导艾森豪威尔和一群女兵给众美军斟酒壮行,多煽情!可惜不知道为什么让老斯皮尔给砍了,后来他解释说因为自影片《巴顿》之后,这成了中国导演惯用的老套子,所以忍痛放弃了。下一场戏,诺曼底海滩:要用十万军队和几十辆坦克,海里要来个舰队支援,天上数架直升飞机航拍。看看我们!那个斯皮尔太小气了他才用了几百人,连坦克都没有。对了坦克嘛,没有老式的“谢尔曼”就用我们现代的79式好了,士兵们戴中国的80式钢盔就行。至于枪支,弄点老式的(幸亏我们的电影厂还有一点存货)给镜头跟前的演员,远处的就拿56冲锋枪吧,导演认为反正观众们也不懂就不必太认真了。海滩上多埋带汽油袋的炸点,虽然不象真爆炸但红火黑烟地火爆得很,再多放烟幕弹弄得浓烟滚滚,演员们多发点空包弹,机关枪要打得象爆豆一样听不出点!开拍!拍出来的片子肯定是:绵延数里壮观的登陆场面,米勒上尉一马当先率领众美军挺身高举国旗高喊着“冲啊”登上烟火弥漫的海滩,手榴弹雨点般投向德军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当然也会有少数“烈士”倒下,不,我说错了,应该是“烈士”躺下,我们片子里的“烈士”都是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地躺在地上的(话外音:拍戏多累了能“死”真好)。然后旗手站在敌人的碉堡上挥旗示胜。
最后镜头摇向“光荣牺牲”的瑞恩兄弟,慢动作回放其牺牲过程三遍,在打字机声中推出字幕…… 第三场是我们导演看好的重头戏,先是指挥所里将军们指挥若定的场面(要多突出领导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作用)。然后是瑞恩家灵堂高搭,花圈、白幡、纸钱滚滚,瑞恩们的白发老母声嘶力竭眼泪飞扬哭个死去活来(斯皮尔老头真笨!竟不知道这场戏最感人最能赚观众眼泪,所以这场戏一定要铺开大拍特拍,哭声不要少于十分钟,多用特写镜头好让悲痛来感染观众。),瑞恩妈妈历数孩子们的往事并且表示要前仆后继、革命自有后来人死了三个儿再送一个儿,前来吊唁的领导们也对瑞恩们的英勇行为赞不绝口。 后面就更有戏了,米勒上尉领命出发,小分队里一定要有一妖艳的女报务员跟随,我们总能为女人在战争中出现想出各种办法,不然没有味精如何作菜?一路上小分队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克服困难重重(导演指示:此时要插入一段歌曲,最好用陕北民歌),女报务员则暧昧地与米勒上尉、军医、机枪手、狙击手等大搞三角四角,翻译阿朋则被刻画成丑角,阿朋在大家不断的教育下逐渐坚强起来最后成为优秀的“革命战士”。队伍里最好再安排一个暗藏的德国间谍让他搞一些破坏活动,为此小分队里大家互相猜疑:究竟谁是暗藏的阶级敌人? 一路上,众德军纷纷倒在好汉们准确的枪下,为掩护人民群众撤退不幸中弹的黑大个最后交了“入党申请书”(不知道美军应该入那一党),黑大个死后那个被救的小姑娘一定要扑在他身上故做天真地叫:叔叔醒醒我们一起去巴黎玩……军医也被洒了一身红墨水(我们就用这个做血,管他颜色对不对)准备“牺牲”了,军医还罗里罗嗦地交代后事说什么也不肯死去。殴打战俘内讧一场戏绝对要删去,应该是对敌人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以至那个德国鬼子良心发现大讲了一通中美友好,哦,应该是德美友好我们是被德国军阀逼上战场的、我是反战的等等的废话(嘛意思?为了表现敌人全是有人性的人吗?真要如此可就没法拍下去了)。对了,在小分队不打仗的时候还要多安排一些主角们与老婆孩子、恋人缠绵亲热的回忆镜头以突出他们刚中有柔的英雄形象。 小镇大战一场,德国鬼子身穿解放军的绿迷彩服拿着我们的79式冲锋枪开着苏式T34坦克杀将而来(导演语:其实我和军事顾问们都不懂武器型号,所以我以为观众也都不懂呢)。安排道具师在地上多布置点燃的破布和木头(导演语:冷兵器战争片里我们都放火了,况且是热战),墙上多安装炸点,屋子里放上大量的酒瓶和瓷器好让机关枪射个稀里哗啦。 犹太战士与党卫军肉搏一场,应该是千钧一发之际刺到喉咙的刀子松开,原来有战友赶来解围砸碎党卫军的狗头。狙击手在被敌人大炮轰掉前不能口出粗话,应该是推开战友高喊:
先生们,为了新美国……等等。另外美军肯定是英勇机智地把德军打得满镇乱跑。米勒上尉负伤后坐在桥头拔出54手枪(肯定用这种枪!所有导演都这么安排)
向敌坦克射击,一枪就击毙敌驾驶员,然后又……他“牺牲”前也要絮絮叨叨慷慨激昂一番再死去,被救的瑞恩要死命摇着他哭诉誓将反法西斯斗争进行到底!
天上我军飞机前来支援,看机型可知导演的军事水平,如果用“初教六”,可算是一级。要来“歼六”或“运五”什么的,就不好说了。改用高科技电脑制作时,没冒出F117隐形战机就算谢天谢地了!最后,老瑞恩看着一大群祖国花朵放出的白鸽说出一段富有哲理的名言,全剧终。谁能《拯救大兵瑞恩》?我想你已经心中有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