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jfx01(梅花疯)
整理人: clarafire(2002-01-28 12:30:10), 站内信件
|
转载-------》》
平淡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在路上的日子让我们怀念,总有一些萍水相逢的人让我们惦念。这些温暖的记忆保存在心底,映照着以后的漫漫长路。
游走怒江的日子里,你不仅会记住妩媚而神秘的风景,你还会记住善良纯净的眼神。当你的目光和山民淳朴坚毅的眼神相接,当你在山村夜行的火把引领下穿越黑暗,当你聆听清越的钟声在峪谷里回响,你会敬重和怀念怒江,还有它的子民。
相对于那些穷其一生在云南进行考察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我不足10天的旅程无异于蜻蜓点水,但却是我迄今为止最引以为荣的出行。
六库
有人坚持认为,这里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
对怒江的认识始于六库。六库至贡山有200公里逆江而上的土质路。这段路路面险窄,加上细雨连绵,可能是云南最危险的公路,任何车的时速都不能超过30公里。路旁垂直而下100米左右是咆哮南下的怒江。怒江是出名的水流急,漩涡多,落差大,礁石多,据说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漂流撒野,进行所谓“征服”之举。就是在这条线上,有怒江州最好的班车。在六库车站,每天的班车性能安全检查像军令一样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车行半途,上来一群少年,其中一人高鼻深目。据说,这一带有以前西方传教士与少数民族的混血儿后代。这群精力充沛的少年上车后山歌不断,旋律单纯而优美。
下午5点,车抵贡山县城。县城依山建,街道绕山上。全县居民仅3万多,但却有傈僳、藏、怒、独龙、白、纳西、傣、汉八个民族,天主教、基督教、喇嘛教三教并存。这里民风淳朴,风景妩媚而神秘。在此之前,有人坚持认为,这里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
我神往已久的响铃马帮驻地也在贡山县城,但现已人去屋空。当地人说:“你晚来了一个月,10月份贡山至独龙江的简易公路一开通,马帮就散了,上百匹马的大马帮再也看不到啦。”
甲生村
多民族聚居的“藏族村子”,造就了无数“语言大师”
这是个位于怒江峡谷罕见开阔地的小村子。
东临怒江,周围被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所包围,风景如画。然而最有特色的是这个村是多个民族聚居地。它共有279户人家:怒族106户、傈僳族119户、藏族30户、独龙族20户,其余为汉族。
由于几百年的交往、融合,实际上已经很难找到纯粹单一民族成份的家庭。我住的房东杨瑞华是怒族,但问到他的上一辈,原来母亲是怒族,而父亲是汉族,他的老伴也是汉族。具有三四种民族成份的家庭更为多见。因此这里的居民个个都是语言大师也就不足为奇了。房东两口在家中对话经常使用藏语,有客人来,他们又使用对方的语言交谈,变化自然而流利。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也可以看到多民族相互融合的特点。我们看到不少妇女上身穿怒装,下装的围腰却是藏族的氆氇。受藏族影响,这里每家都喝酥油茶,方法和用具也同藏族一样。
澡塘会
怒江特有的迎春方式,它可以洗去一年的风尘、劳累
一到怒江,许多人都会告诉你,怒江最有特色的是春节的澡塘会。
这种准天体的澡塘会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三举行,而初二这天最为热闹。除了举行射弩、荡秋千等比赛外,还要放映电影和举行自发的对歌会。当地人认为澡塘会能洗去一年的风尘、劳累,可以消灾祛病,近些年来由于外地人春节来得多,澡堂会还变成了商品交易会。沿温泉两旁四五百米长的地方,家用电器、生活用品、农用工具,应有尽有,同时,澡堂会还是姑娘小伙子相互认识找对象的场所。他们尽情地荡秋千、唱歌跳舞,一直要持续到澡塘会结束才散去。想真正体会怒江,那么春节去参加澡塘会吧!
---- 我独自颤立在暴风雪中,有点冷,但我仰着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