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rk7312(小马哥)
整理人: clarafire(2002-04-14 11:36:09), 站内信件
|
有那么一个雨天,我不再肆意玩闹,不再到滴水的檐下轻吟浅唱,因为在雨声里我听出了自己的长大。于是,我学会了凝视,学会在繁忙的间隙静坐雨中,体察这如雨的人生。
而雨是什么呢?
是云?是云集轻渺之后的凝重?是集天地英才的些许成熟?是云游千里飘摇无定的渴盼皈依?是灵魂归属大地后的一种表白一种泼洒和至情的渲泻?
它也一定是上天的泪。不是吗?天一但受了某种昭示,心里不快,因它是最富孩子气的童真逆反心理,很快将这种情绪涂抹在脸上——它不会隐瞒,不去克忍,更不做形象设计。因而它往往是阴晴不定,风云难测,令那些日日洞玄探微的气象学家也偶而汗颜。
当然,它在阴下面孔的无奈中感到了郁闷,郁闷又使它懊恼,这种懊恼一径迸发,那必将一吼为快,所以它又是任性的,目光凛冽,气势逼人,鸣雷闪电,横扫天地的暴风便是其威力的显示。说它像孩子它真是孩子了,它对肆情对象的默认和宽容显得失望,于是它悲它伤它觉着委屈、捆绑,它也就无望地哭了,由哽噎着小哭酿成嚎啕大哭,痛快的让人眼羡。但它偶而的停歇,就很可能是它酝酿着新的哭的感觉,蓄集为更绵密的发泻。
从另一方面来说,雨又反映了一个最为基本的道理,即生与死的轮回;情与真的回归。
譬如起初,它仅是一滴水而已。沧海虽大,它却并未发觉自个的轻渺,便经不住阳光的温柔召唤,去做了浪子。可它毕竟是浅薄的、懵懂无知的,它只想着飞,飘摇、神游、想着体验身居高位的刺激和虚荣的感受。漂流途中,蠢动的欲望日渐丰盈,使它做着有关春花朗日和风的梦。它不断幻化着身形,一个身形便如同一个梦:像自由的羊群,像小狗小猫的娇嗔,像圣人或许海盗……而遥远的飘荡使它感到了疲惫的铅沉,于是它又像绵密的忧愁。那么,它渐臻于成熟。
而这种成熟必然要带来清醒及清醒后的痛苦。
它的旋天一遭观世间千变万化,它的渐近于人性的动荡和焦虑,它俯视脚下望“无边落木萧萧下”、听雁去雁来的呛然悲鸣,它目击人世间生老病死,遂心谙万物存亡之理,便对儿时的无知有了重新的认识。于是那股潜在的惧怕和罪过的心情喷薄而出,同时滋生和蔓延了许多怅然的情绪,它为自个儿飘摇无定的行踪和被风奴役的性情而恐惧——它一眼望了下去,深刻感到了重心的失衡和高出不胜寒的苍凉。所以,地母的怀抱便是它唯一的渴望。这种回归大地的激情灼烧着它,刺痛着它,使它那般渴盼生命彻底的泼洒和归根。
于是,它真的回归了!
它化做甘霖,深情地舔着地母已很干涸的伤口润泽着地母龟裂老化的肌肤。它的回归,使大地生机勃勃,青春焕发。生命的延续在这一刻注入地母新的涌动的灵魂。而另一些潜伏的生命获得再生的契机,又跃跃然涌动地表,完成生命的轮转。
从某种意义上说,雨所经历的不正是人之一生,而雨只不过较这如雨人生而言,是少了一份芜杂,多了一份真淳;是减去了些许沉累,多些许纯粹而已。
我呢,自是苍渺人海中的一分子,有幸静坐潺潺雨声里谛听生命搏动的脉息。当思绪旋天一遭后更真切地体味到如雨人生的妙处而获得的感动。而这,已足够了。
---- 小马哥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候里出现
|
|